<p class="ql-block">凌晨五点半,窗帘缝里漏进一丝微光。打开台灯,写拼音,找到孩子要学的英语词汇,计划今日宝宝作业,放下笔,我想想还是算了,让他自己学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昨天在和心理疏导师聊的时候,他的一句话让我清醒,“你真的很辛苦,像一个项目经理,把孩子的和老公的空余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自己也无时无刻不在吊着一只警报栓,怕时间溜走,是啊,我真的很紧张,我也很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多的妈妈们像我一样在争当“全能项目经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天都在想着孩子该学什么了,什么学不会?该上什么课了,中午吃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孩子会说:“你们怎么没有要完成的作业,而我有一大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他想跳舞的时候,我说把字写完了,</p><p class="ql-block">当他像搭积木的时候,我说把英语背了</p><p class="ql-block">当他想出去玩的时候,我说把拼音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一份作业摆在我面前的时候,突然发现:我把孩子当成了需要校准的零件,却忘了他们本来就有自己的齿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到底要怎么做?我要学会 “退一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u>退一步的挣扎,比冲锋陷阵更难</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决定“退位”那天,我把时间表撕了。撕完又捡起来拼,拼到一半又揉成团——脑子里全是“他们肯定搞砸”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孩子回来了,任由他在玩,就像像我野马一样,没人管了,他还问我妈妈,你真的让我玩吗?,我说我只轻轻的说了一句,“你先自己管好你自己,想玩也好,想学习也好,时间是你的,你要把它安排好.” 就这样,他玩了一个晚上,没有任何学习的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的行动是向樊登老师说的,要让自己活好,要自己去学习,去健身,去学会用礼貌用语说话,其实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而我发现做一个榜样真的很难,我自己也会很懒散的躺在那里,孩子是有样学样,难怪樊登老师说要让自己更好,赶紧读书吧,我又看了《玫瑰的故事》,里面说的那句话:“学会了学习,你就自由了。我持续学习,读书。</p><p class="ql-block">真的在我没有管理的情况下,孩子自己去学习了,他从画画开始,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后来他想玩文字闪卡游戏,加我陪她,我我们两个,找词,组词组,玩多一笔少一笔的游戏,他还觉得挺好玩,对写字不那么恐惧了,开始认真的识字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u>夸出来的“小大人”,藏着意外的甜</u></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每天都是我在吼着孩子,“你今天要学什么,学什么,学什么,” 然后每天都是我给下班了给孩子打一个电话,“你有没有在学习?今天的作业是什么什么?” 就在我放手的这两天,孩子主动给我打电话了,在我开车回家的路上,宝宝打电话给我问 “妈妈,我今天的作业是不是……?”我说:“对的。”</p><p class="ql-block">我看见了宝宝的成长,也看见了宝宝的开始自律自主的去做事情了,于是我就郑重的夸了他:“哇,你真的很棒,今天可以主动的去学习,为你的改变点赞,你发现了完成了学习之后,自己能轻轻松松的去玩,一件很快乐的事,对吧?这就说明你开始成长的耶,加油,宝宝,妈妈相信你,你是一个自律的好孩子,说完了之后,我也感觉到很欣慰,心里透着一丝丝的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u>妈妈学会“留白”,给家里的透透气</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不再想着一定要每个人按时按点的完成每件事情的时候,也是给自己透口气,给家里透口气的时候,其实不必每件事都跟着时间走,不必把它安排的非常紧密,要给孩子和老公留下他们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才能找到家的感觉,家就是我们停靠的港湾,在这里可以不用再听任何要求,不受外界约束,你真的能自由自在的待着,那才是家,如果你在家里也被人训斥,被人要求做这做那,那么家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我,我也不想回这个家,现在想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u>在我们家里还真有一个,不是我也不是孩子爸爸的人站出来严声厉色的说,:“赶快吃饭,学点数学,天天看你学语文,到时间了,你怎么还不洗澡?人家xx都是9:30上床,看看你,都几点了,你还在外面玩</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他是谁给孩子一点喘息的空间好吗?</p><p class="ql-block">孩子有自己的节奏,总是要求孩子学习,太过于约束,是这个家庭不像个家的样子,一定要给孩子和家人透口气的时间和空间,这让他们感觉到家的自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最该学的,不是把家变成精准运转的机器,而是给每个人留一块“自己折腾”的地方。就像园丁不会替花儿开花,只会松松土、浇浇水;教练不会替球员进球,只会在中场休息时递瓶水、说句“你刚才那脚射门帅呆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妈妈退一步,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把“你应该”换成“你试试”;把“我来安排”变成“你觉得呢”。当家里少了个挥着指挥棒的项目经理,反而多了三个愿意主动奔跑的人——而我,才能笑着站在路边,给他们喊加油了。</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 </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家:我们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光,又因为彼此的光,走得更稳、更远。</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