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石无林木不是山</p><p class="ql-block"> 雁无羽绒难御寒</p><p class="ql-block"> 家中若有吉祥物</p><p class="ql-block"> 生财镇宅保平安</p><p class="ql-block"> 一九0一年的冬天,一个大雪风飞的午夜。隶属海洲辖区的一个偏远乡村(今沭阳县西圩乡郝庄村)。</p><p class="ql-block"> 两间简陋的毛草屋里,一个哇哇啼叫的男婴,来到了这个世界,那宏亮的声音,让其父石玉洲及母亲深感惊讶。结生婆经过一翻简单的包扎,便让父亲将孩子的衣包,埋到了屋后的榆树根下。</p><p class="ql-block"> 几天后,母亲说:当家的,你给娃起个名字吧。父亲望了望眼前熟睡的儿子说:这个就叫家栋吧,下胎再生个家梁,让他们长大后,成为我们石家的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 自从小家栋出生以后,父母就感觉家里什么事都顺风顺水,生活也越来越好,就连邻居都觉得莫名其妙,自己无论如何勤奋和努力,一年终结都没有他家好过。</p><p class="ql-block"> 小家栋六七岁时,渐渐和同龄孩子有了明显的区别,他非常的聪明和机灵,智慧超常,周围邻居的孩子中,虽然有年龄比他大的、辈分比他长的,但都喜欢和他一起玩,而且喜欢听他的话。</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春天,家里的房子倒了,石玉洲就准备重新盖,于是就请来了风水先生,看看家里的宅基地。</p><p class="ql-block"> 这位风水大师,身着长袍,头戴妮壳帽,只见他嘴含烟袋,手捧锣盘,东瞧瞧西望望,然后走到石玉洲家的榆树北三十米处,摆下锣盘说:</p><p class="ql-block"> 西有港河水运——财源滚滚。</p><p class="ql-block"> 东有万亩良田——不富亦红。</p><p class="ql-block"> 外有君子贵人——伸手相助。</p><p class="ql-block"> 家有榆树龙衣——宝宅兴隆。</p><p class="ql-block"> 福地啊福地!好运不请自来,玉洲啊!你一定要保护好这棵榆树,它就是你们石家的吉祥物,也是你们石家的《镇宅之宝》。你府将来儿孙不做官必发财,真是少有的一块宝宅啊!</p><p class="ql-block"> 此时石玉洲的心里深感惊讶:这个老头,大榆树下埋有我儿子的衣包,你怎么知晓的,难道我儿子的衣包是龙的衣包?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带着一些不解和疑问,石玉洲心里暗想,难道儿子家栋以后真的能出人头第?</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一四年的夏天,经娘舅家远房亲戚的介绍,十四岁的小家栋来到新浦海州,在一对夫妇俩开的商铺做徒工(徒工是没有工资的)。这对夫妻老板年龄都五十多岁,没有儿女,但脑子灵活,会做生意。</p><p class="ql-block"> 由于小家栋的手脚麻利,头脑灵活,对待客户特别的热情与负责,什么事都心领神会,再加他那副流利的口才,很快就赢得了师傅和众多商户的认可与喜欢。别看他年龄小,身材可不小,时间长了客户都愿意和他打交道。</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这个老板商人的身体出现了异样,因此,他对这个日渐成熟的小家栋,就产生了一种特有的信任和依赖。同时在师傅的亲口传教下,商铺的经营规则与一些门道,小家栋也基本掌握,在他的精心管理与巧妙经营下,老板的生意不但没有减少,还是蒸蒸日上,日进斗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之时。正当这个商行的生意日渐兴旺时,海洲府当地的几个黑帮,找到了这位老板夫妇,让他们上缴一大笔“治安费”,否则必须关门。</p><p class="ql-block"> 几个月后的一天,这对老板夫妻把石家栋叫到自己的房间里,脸色沉重的说:家栋啊!现在我的身体不太好,当地的一些黑帮又缠着我不放,你这几年虽然帮我赚了不少钱,但是这个生意你也领不下去。所以我打算不做了,反正我还有积蓄,养老也不是问题,我们夫妻俩,要多少钱又有什么用呢?再说你也成人了,该成家了。干脆回家找个媳妇过日子吧!接下来这段时间,你把我店里的货处理一下就行了。</p><p class="ql-block"> 石家栋听后,两眼含着泪珠幼稚的说:师傅我帮你,有我在一切都会好的。老板摇摇头说道:不行不行,你是扛不住的,好吧!就这样定吧……</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老板拿出了一些旧物品和两个破箱子说:家栋啊!你在我这里三年了,现在我也不留你了,箱子里是我们老俩口给你的旧衣等物品,这些东西你拿回去或许能得用上。海洲这地方比较复杂,你就不要久等了,明天回家去吧……。另外你还有什么要求,可以向我说。</p><p class="ql-block"> 师傅:我在这里已经三年时间了,你教我学会了做人与做事的很多道理,我什么也不要。再说我是一名徒工,你管我吃住就是对我最大的恩慧。我终身都不会忘记你的。</p><p class="ql-block"> 笫二天午更时分,石家栋双手抱着老板,心里极不情愿的与他们夫妻俩道了别。然后挑着老板给的一些旧衣物和几块窝窝头,不舍的离开了老板夫妇。独自一人返回了阔别三年的父母。</p><p class="ql-block"> (续集待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