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游记

邓永藩

<p class="ql-block">2025.7.14日,我们10位老友去江西婺源旅游。婺源我去过几次,那是去婺源的江岭,是中国四大油菜花海之一,我们就是拍油菜花去的。</p><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到的第一站是蔡关村。</p><p class="ql-block">蔡关村位于婺源县浙源乡,是一座古老的村落,由唐朝庐源先锋兵马使詹必胜之子詹之谏于唐僖宗时所建,讫今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察关村是婺源县的古老村落,被评为“中国经典景观村落”。景点不大但是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追溯到唐朝。</p><p class="ql-block">这座单孔石拱的祭酒桥,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位置,成为了婺源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巴金曾经在此修养写作。</p><p class="ql-block">古桥流水暮牛归,田园状歌短笛声。祭酒桥已经成为婺源旅游的一张经典名片,让我们感受到最美乡村的宁静和安逸。</p> <p class="ql-block">祭酒桥横跨在岚山溪上,全长42米,宽约6米,内高7米,跨径约14米。相传此桥建于南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察关村以“詹”姓为主,詹天佑的老家就在这里。</p><p class="ql-block">透过桥孔远望上游,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别有洞天。</p><p class="ql-block">从早期的《闪闪的红星》、《聊斋》、《捕蛇少年》、《暖》、《我不是潘金莲》等都在此桥上取景,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祭酒桥建于南宋中叶,距今已有800多年,后因年久损毁,由村中一寡妇四方募钱,照原样修复。桥上本有石栏,后村人念其功德,特将石栏拆除,取无栏(男)之意。所以该桥又名“寡妇桥”。时至今日,村人每逢婚嫁喜事,为图吉利,不惜绕道而行,以避“寡妇”之讳。</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隋老板找了一位老农牵着牛,背着犁,给我们作道具,我们马上都成了婺源的老农民。</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简介是指宋绍兴年间,三任金华太守生病辞官和会乡,在水口建了七间亭子和“祭酒桥”。</p> <p class="ql-block">这是文昌阁,是主管一村文脉昌盛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百二十年的老樟树。</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游览了弦高古城。</p><p class="ql-block">弦高古城是徽州传统文化中“一堂山水”之宝地。前身为南宋时期赵宗沆修砌“婺源西湖”,现经改造呈现出“推窗见流水,移步入画卷”的沉浸式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弦高古城就是现在的婺源县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初建于唐开元2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故里,现有诸多历史名胜遗迹。</p> <p class="ql-block">宋咸淳佑五年(1269),朝廷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文公”指朱熹,“文公阙里”就是朱熹的故乡,朱熹是婺源紫阳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婺源历史上曾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是被越来越多人提及的字眼,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园,地处偏僻山乡的婺源很幸运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p> <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粉墙黛瓦、飞檐戗角构成一幅幅恬静自如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茶楼窗阁透出暖色光影;小巷深处飘来叫卖声声;勾勒出游人沉醉夜色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灯火交织处,藏着古城最鲜美的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正在拍摄照片的古装美女。</p> <p class="ql-block">正在做直播购物的现代美女。</p> <p class="ql-block">正在游历古城夜景的时髦美女。</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下榻在大觉山国际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我们向这次旅游的重点景区“大觉岩寺”出发。</p> <p class="ql-block">古寺晨钟荡远空,清音袅袅入云中。</p> <p class="ql-block">先乘坐索道上山。</p> <p class="ql-block">大觉山的索道是可以坐八个人的,正好有几个浙江金华的女孩和我们同一个厢柜上山。女孩是做自媒体的,上山旅游还带着自带音响的话筒。索道一开始上升就开始放声歌唱,一直唱到索道到顶才结束。</p> <p class="ql-block">出了索道口就进入了大觉山独有的悬崖动车,这是我国首例悬崖动车。</p> <p class="ql-block">悬崖动车运行在海拔1200米的山峰之上,线路总长11.8公里。整个线路跌宕起伏,将青山苍翠、云卷云舒的绝美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下了悬崖动车,我们到了大觉岩寺,它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四大金刚守着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觉岩寺在一个深69米、宽99米、高19米极为罕见的花岗岩洞中,似一只巨狮张着大口,所以叫狮子岩,后得名为大觉岩寺。</p><p class="ql-block">建筑面积有1600多平方米,塑有40尊圣像。</p> <p class="ql-block">大觉岩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大觉岩寺的建造与唐代高僧杭州灵隐寺的大觉禅师密切相关。相传大觉禅师在云游四海时,来到此地修行弘法,发现这里的自然景观和清幽环境非常适合修行,因此决定在此兴建寺庙,并将狮子岩更名为“大觉岩寺”。</p> <p class="ql-block">寺内设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殿、祖师殿等四大殿以及禅室厢房等,可供僧尼诵经念佛。</p> <p class="ql-block">大觉岩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损毁,最后一次毁于文革。1985年经批准重建,成为最早开放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大觉岩寺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宗教场所,也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还有武圣关羽的牌位。</p> <p class="ql-block">僧侣们读书、参悟的读书洞。</p> <p class="ql-block">在朝拜了各路神仙后,我们走在下山途中。</p><p class="ql-block">参观大觉岩寺后的感觉,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及灵魂的回归。</p><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宗教文化的庄严与神秘,尤其是在大雄宝殿、地藏王殿、观音殿、祖师殿等四大殿中,梵音袅袅,香烟缭绕,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令人感到“心旷神怡,尘世喧嚣杳然”,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远离了都市的喧嚣与烦躁。</p> <p class="ql-block">旅游不仅是放松自己,还能丰富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世界更多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