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六月六,是民勤老家农妇最忙碌的的日子。这一天,是做糟子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压曲子的日子,这一天还是拨薄荷颜子的日子。写下这三件事,感觉像极了那句话的结构,要……也要……还要。这和贪心没关系,而是这一天农家妇女必须要做的,对她们来说,就跟她吃饭睡觉一样简单。</p><p class="ql-block">农历六月六,正值大节气,又是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算计着这天的到来,早早起来,把糟子用温热水泡上,赶下午要搅七次,第八次的时候揉好节成线陀大小的剂子,凉干了放起来,以后做馍馍发面就用温热水泡上,做出来的馍馍好吃。做糟子的关键决定了做的馍馍好不好吃,有的人做出来的馍馍总是发酸是与糟子有直接关系的,听着糟子做不好了发的面有股脚粪臭味。</p><p class="ql-block">中午,骄阳似火,热得人汗流夹背,却是做粬子的好时候。找来一些干净的麦杆,用现挑来的井水,将麸皮拌湿,抓在手里攥不出水来为宜,一半压一升或者二升麸子的曲子,压曲子的多少要看当年办醋的多少而定,人口多的人家,自然压粬子多些。将麦杆铺一层在小簸箕里,再将湿水的麸皮放进去包好,放在墙角处,等几个月过去,到了秋天拌醋的时候,粬子便压好了,掰开压得像石头一样硬的粬子,里面长满了黑毛绿毛,这期间一般是不能动的。到了煮醋的时候,掰碎了放在缸底上发酵用,它是做醋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说六月六这天,是拨薄荷颜子的日子,这天拨的薄荷颜子味道最长。小时候,乡间田地里,地埂上,沟沿上,到处有野生的薄荷颜。空闲时间拨,一会儿一大抱,抱回家扎成小把,荫干,等做馍馍的时候用手弄碎,最好带点杆子,用盐窝子榷上,滴几滴香油(麻籽油),油绿油绿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儿。薄荷颜子,跟陕西的薄荷长相大体像,味道不一样,是绿色的,大约一尺多高,开白色满小花,和香豆子一个角色,是民勤人做馍馍必须的调味品,它和胡麻盐,姜黄,红曲将民勤人辛苦的日子装扮得有滋味有味, 色香味俱全,民勤人做馍馍,少不了薄荷颜子,做扇子,月饼,炸油饼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娶儿嫁女的喜事蒸的大花卷子,端午节蒸的扇子,油饼子,八月十五的月饼,过年的卷糕子,一想起来,总会让人流口水。</span>是许多在外的民勤人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颜色和味道。薄荷颜子油饼子用麻籽油炸,那是绝配。薄荷颜子在民勤众多食材中并不起眼,可是却非常重要,过年过节的馍馍中不能少了它。少了它,令我民勤馍馍无颜色。</p><p class="ql-block">薄荷颜子那独物的香味儿,只有民勤的水土才能生长出来的味儿,附近的金川的永昌,双湾,宁远的薄荷颜看着是一个长相,却没那个味,有草腥味,武威不知道有没有,他们大多用香豆子。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成就一方特色美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