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60后的三伏天】——懂你

佳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称:佳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195520836</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懂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佳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董懂,女,上海人,六零后,退休医生,美篇平台阳光帕友文学社的管理员。这是阳光帕友文学社管理员董懂的背景资料,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然而,再向纵深处挖掘,发现遇到矿了:人家是美篇平台上海60后交流圈、上海现代诗诗友会两个话题圈的主持人,这是两个大话题圈,两个圈的成员接近一万人,这董懂也算是名主持了,而她为什么愿意放下身段,屈居于不足三百人的阳光帕友文学社的管理员的位置?似乎让人弄不懂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阳光帕友文学社是2022年的6月3日成立的。我是话题主持人。设立的初衷是想让帕金森病友有一个说话的地方,因为都是病友,很多方面要求不是太严格,美篇平台对待我们也是做了最大化的理解和包容。从开始到现在,话题圈成员接近三百人都是实实在在的自己主动加人的粉丝,没有任何水份。这样纯粹,也少了很多烦恼。这与我个人的性情有关。帕金森病变幻莫测的特点决定了帕金森人不会有太长远的前景期盼。我也只能以不变应万变,随遇而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董懂是经另外一名志愿者三月风老师引荐到帕友文学社做管理员的。我开玩笑地问她,侬是来自上海,上海人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从不用俯视的姿态看世界,到我们这老少边穷的地区来,是体察民情来了?她诚恳地说自己是医生出身,喜欢写作。退休后能够成为两个圈的话题主持人,她无比满足。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一个人能够将爱好变成职业,那她是幸福的。也是文学社的作品打动了她。作为医生和话题主持人,她非常理解我们的不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合作开始后,她那种上海小资的挑剔和细致就显露无疑,她总是问我,你们两百多人的微信群投稿的人为什么只有20个人左右啦?对于文章格式,她要求严格,她的意见是:作品的格式是以上海二圈的标准设置的呀。与她沟通交流后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一,不能以你所在圈的“大家闺秀”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小家碧玉”,而是以“一国两制”的制度来对待。其二,.一个三百人不到的病友微信群写作成员就有20人,这个比例放在全国范围之内,那中国该有多少作家?她嘿嘿嘿地笑了,是充满了童真的那种声音。之后,她就很少提问题,一直挤时间为阳光帕友文学社服务,审稿,点评,双精作品推荐,事无巨细,尽心尽责。在她的带动之下,大家齐心协力,美篇平台也给予了高度支持和人文关怀,文学社的作品双精推荐连续几个月均为满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借此机会,给投稿阳光帕友文学社的美友说几句话:感谢各位对文学社的支持和厚爱。没</span>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span style="font-size:20px;">请记住有一个不折不扣的志愿者默默地在背后支持着我们,她接过了我们病躯肩头的重担,为的是让我们轻装上阵,潜心创作。请投稿的作者尽量按照她在您的作品后的留言要求去做,这不仅是为了规范管理,提升作品自身的价值,也是期望文学社再上升一个高度。她的名字叫董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董懂说过这样一段话:面对帕金森群体,虽难感同身受,但求将心比心。作为一名志愿者,有时候,仅仅是一腔热血不够,还需要理性、直觉、智慧,尤其是在不可掌控、医疗方式尚无定论的这种环境下,一名志愿者,即便是医生出身,从治疗层面来说,能够给予这个群体的帮助实际上是很有限的。自己参与其中能够提供的价值在哪里?以不曾泯灭的医者仁心,文以载道的初衷托底,从精神层面上给予最大的助力。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么高大上,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是在做假慈善。我帮不上多大的忙,至少我不会给大家带来伤害,因为这个群体太让人痛心疾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圣手仁心,体恤千般病苦 。生花妙笔,消融百虑阴霾。这是我送给董懂的一幅对联。董懂老师,喜欢你的带着“的呀”尾音的上海话,我们身心同暖,甘苦共渡。一个“懂”字胜却千言万语,人间无数。人生海海,爱且期待。愿这个世界如你一般有善意,施善举的爱心人士多多涌现,如此,世间便平添许多美好,减轻无数病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帕金森群体,渴望懂得,呼唤理解,期待包容,祈愿改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