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贾秀梅老师,笔者还是通过著名集邮活动家、黄河集邮研究会展庆堂会长发起并组织成立的《任怀平邮品设计图录》(简称《图录》)编委会授命出任主编时,由副主编、《齐鲁集邮》主编杨涛老师赠送笔者的那部21万字《悠悠岁月 旱码头》一书得知其芳名的(图1)。 与贾秀梅老师开始交际,还得感谢《图录》编委会副主任、齐鲁集邮研究会方军会长。今年3月25日,在《图录》书样面世之际,为保证《图录》成书早日高标准、高品质出版发行,在济南召开了《图录》编委会专题会议。编辑部在会上提出了增加校对人员,加快审校《图录》书样,以推进《图录》成书进程的建议。展庆堂会长推荐了《图录》宣传组组长任善昆老师、方军会长推荐了《齐鲁集邮》审校贾秀梅老师。自此,开始与贾老师有了较为密切的交流。 <h5> <font color="#ed2308">图1</font></h5> <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一、仅用4天校对了《图录》书样邮品资料</b></font></h1> 经与杨涛老师沟通,专题会议结束后,3月29日便将《图录》书样中封片戳资料电子版,包括邮品图和邮品文字介绍171页,发给了贾老师。四天之后的4月3日,贾老师将校对情况,以六张Excel表格形式做了详细汇总返回。该表格按照序号、地市、邮品类别、邮品编号、简称、邮品实际情况、《图录》记载情况、备注(建议)等顺序,对《图录》书样中的183枚封、325枚戳,校对出314处错误,并对出现的失误逐一在“备注”中做了说明(图2)。<div><br><div> 翻阅着这张张校对表格,感到了贾老师的校对水平相当专业,邮识底蕴十分丰厚,眼明手快心细,远远超出了笔者的预期!期间,任善昆老师也提前圆满完成了《图录》书样的文稿校对。这些校对成果,为《图录》成书编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div><div><br> 为此,《图录》编辑部于4月13日向编委会提出,拟将任善昆老师、贾秀梅老师以及前期做了大量编辑工作的孟庆松老师聘为编辑的报告,并获得了编委会的同意。</div></div> <h5> <font color="#ed2308"> 图2</font></h5> <h1><b><font color="#ed2308">二、利用5天“五一”小长假比对了近6000枚邮品</font></b></h1> 根据《图录》责任编辑、《黄河集邮》主编马立强老师的建议,为避免遗漏,编辑部欲将各地主报人员报送的980枚封片上的戳图(纪念邮戳、新邮戳、宣传戳、邮资机戳、RHP戳),与已经收录的3540 枚戳图做一个比对,将各地报送时遗漏裁剪的戳图做一个补充收录,以便将《图录》邮品尽可能的收集齐全一些(图3)。<div><br> 此项工作,原计划在5月9日编辑部迎庆《图录》编委会成立一周年工作会议时做安排。可贾老师在4月30日晚,收到杨涛老师发送的上述资料,再加上各地近期添补的百余枚邮品,以及任怀平先生全家上阵,翻箱倒柜找出近千枚封片,计有1221枚封片资料后,连夜便进入了工作状态。</div> <h5> <font color="#ed2308">图3</font></h5> “五一”小长假的5天的时间,贾老师用980+1221枚封片上的戳图,与已收录的3540枚戳图进行比对,从这近6000枚的邮品中,筛选出409枚可以补入《图录》的邮戳图,以每天比对1000枚邮品的速度提前圆满完成了任务!<div><br> 5月6日一早,当收到杨涛老师转发来的资料后,笔者惊呆了!贾老师“五一”节期间没有社会活动吗?这几天贾老师没有家务事要做吗?这几天贾老师一直都坐在电脑前吗?这几天贾老师就不与老公、孩子唠个家常吗?贾老师的精力就是如此充沛吗?贾老师......? 笔者把这数个问题,通过微信电话向杨涛老师频频抛了过去(图4)。</div> <h1><font color="#ed2308"><b>三、60天完成了《图录》5245枚邮戳的文字编辑</b></font></h1> 根据5月9日《图录》编辑部工作会议的安排,贾老师配合编辑搭档,整理编辑《图录》中山东17地市及省外邮戳的说明文字。贾老师接受任务后,立即投入了工作。在6月23日完成了济南(除纪念邮戳)1255枚资料编辑后,6月26日完成了莱芜262枚资料编辑,6月28日完成了淄博62枚资料编辑,7月1日完成了东营11枚、烟台162枚资料编辑,7月2日完成了青岛197枚、潍坊81枚资料编辑,7月3日完成了枣庄42枚、济宁240枚资料编辑......<div><br><div> 截止到7月9日,整整60天!贾老师依据《图录》规范化要求,参照《图录》样书的范本,顺利地将《图录》中山东17地市及省外总计5245枚邮戳说明文字编辑完成。以平均每天整理编辑87枚邮戳资料的速度,创造出继孟庆松老师“青岛速度”之后一个新的贾秀梅“莱芜速度”(图5)!</div></div> <h5> <font color="#ed2308"> 图4</font></h5> 回顾着贾老师加入编辑部后的经历,笔者不由自主地翻开了贾老师的《悠悠岁月 旱码头》文著。再次品读着杨涛老师撰写的序言《为集邮守候》,从对贾老师赞誉有加的字里行间,展现了她对大千事物的独特视角,对万象邮识的广泛吸纳,对集邮大观的炙热追求。在《图录》编辑过程中,贾老师把莱钢人所具有的“实干作风、争创一流“的莱钢精神,在集邮文化活动中得到了传承。由是,贾老师的邮坛“巾帼”形象,在笔者眼前丰满且鲜活了起来。<br> <h5><font color="#ed2308"> 图5</font></h5> 在《图录》资料征集杀青,开始进入《图录》成书编辑的时候,《图录》编委会主任段瑞成局长说过:大家的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铭记;大家的每一次努力,都铸就了《图录》的辉煌。<div><br><div>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在编委会既定目标统领下,高质量地完成《图录》的出版工作,为邮品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图6)!</div></div> <h5> <font color="#ed2308"> 图6</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背景链接</b></font></h3> <h5> 贾秀梅(女),在山东莱芜钢铁总厂履职的三十多年中,一直从事技术工作,现已内退。到莱钢工作后不久,便认识了集邮家李中民老师。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学习集邮知识,参加集邮活动,加入莱钢集邮协会等集邮组织。现为齐鲁集邮研究会、黄河集邮研究会等多家集邮组织会员。主集新中国邮品,专题为青铜器、花卉、民俗、上海民居等。</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