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末,跟着泰康人寿省公司参加了山东三日游,游了大明湖和东昌湖,了解了山东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同时参观了山东泰康之家儒园,最深刻的感受是“养老”与“文化”在这里达成了奇妙的融合,儒家文化的温润底色让这份“享老”时光多了份厚重的人文温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文化的浸润,不止于形式</p><p class="ql-block"> 踏入儒园,没有刻意堆砌的符号,却处处透着儒家文化的印记:长廊里悬挂的《论语》名句书法,社区活动中开设的国学讲堂、汉服体验,甚至连膳食搭配都融入了“食不厌精”的饮食智慧。更动人的是老人们的状态——有白发长者在棋室对弈时随口吟出“君子和而不同”,有阿姨们在刺绣课上聊着《礼记》里的生活哲学,文化不再是陈列,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方式,让长辈们在熟悉的精神语境中找到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孝亲的延伸,是尊重与平等</p><p class="ql-block"> 儒家“孝”文化在这里有了新的诠释:不是单向的“被照顾”,而是双向的“共尊重”。工作人员对长辈的照护,既有“事亲以敬”的细致——比如记住每位老人的饮食禁忌、习惯偏好,又有“视己如人”的平等——会认真倾听长辈的意见,邀请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看到90岁的退休教授在“长者学堂”给年轻人讲儒家思想,70岁的阿姨组织“邻里互助小组”,便懂了这里的“孝”,是让长辈们依然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依然是生活的“主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齐鲁大地的烟火气,藏在细节里</p><p class="ql-block">作为落地山东的社区,儒园也带着这片土地的实在与热忱。膳食里少不了煎饼、杂粮粥等鲁味家常,活动会安排去附近的孔庙、泰山探访,让长辈们在熟悉的地域文化中倍感亲切。而适老化设施与这份“接地气”结合得恰到好处——既有符合北方老人生活习惯的温暖供暖、宽敞活动空间,又有儒家“大同”理念下的包容性设计,让不同身体状况的长辈都能自在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恰逢社区组织“论语共读”活动,朗朗声里,长辈们的神情专注而平和。忽然觉得,儒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为长辈们提供了一处安逸居所,更用文化的根系,让他们在岁月沉淀中依然能与传统对话、与自我和解,这份“老有所安”里,藏着中国人对晚年生活最本真的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