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微娜谈小小说及她的小小说《风雨》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名家谈小小说(208)</p><p class="ql-block">脱微娜说:</p><p class="ql-block">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曾对小小说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小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完整地包含一篇普通短篇小说应有的情节。</p><p class="ql-block">小小说轻盈俏丽、芳香馥郁,千姿百态,却意味深长,令人遐想。在小小说创作的实践中,我深感小小说文本虽短,写好很难。近年来,小小说创作呈井喷式,越来越贴近民间生活。片段式的故事情节成为构建小小说的基石,而短小的篇幅也适应了当今快节奏生活人们的阅读。优秀的小小说往往着意于构思的新奇曲折,以意外的结局,凝聚小小说回味的焦点,给人以震撼的力量和无穷的审美享受。</p><p class="ql-block">新时期小小说写作创新很重要。克服同质化,突出陌生化:在题材、视角、结构、内容上挖掘新意,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小说保持鲜活、朝气和健康的生命力。在生活中,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好的素材,然后进行重新消化与重构,不能掠取生活的表面现象,要深入生活的底蕴,揭示生活的本质。艺术上追求情节和人物的典型性,矛盾冲突的张力。语言上要追求可读性与表现力,褒扬真善美,传播时代正能量。</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脱微娜,辽宁作家,出版小小说集《会飞的海参》等。</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风 雨</p><p class="ql-block">脱微娜</p><p class="ql-block">我的姑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她思维活跃,行事果断,不按常规出牌,令大家总也跟不上她的思维。在我们的家族中,她是有着绝对话语权的人。这也难怪,除了个性强悍外,她还有个不错的社会头衔——某知名大学资深教授。</p><p class="ql-block">这不,大年初四刚过,她突然找到我,要我帮她筹备个追思会。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大过年的也不图个吉利,给谁追思呀?但这话我没敢说出口。看我沉默不语,她似乎明白了我的顾虑,赶忙解释,追私会是私人的私,趁着春节放假,要请一些私下要好的朋友坐一坐,聊一聊,说说心里话。</p><p class="ql-block">文化人就是能整新词,我还第一次听说追私会呢,不就是要请朋友聚会吗?我放松下来。姑姑盯着我的眼睛看了一会儿,拿出一张写满名字和电话号码的名单。</p><p class="ql-block">“咋请这么多人?”</p><p class="ql-block">“要我找你干嘛,别啰嗦,一定想方设法把这些人请到,一个都不能少。”</p><p class="ql-block">“到饭店定个20人的大桌吧?”</p><p class="ql-block">“不用,就在家里办。”说完,她又把一张纸递给我,上面写着需要采购的物品,有各种干果、水果、糕点、糖块、啤酒、饮料、酸奶等。像是要召开茶话会。这可把我整糊涂了,以我对姑姑的了解,她终身未婚,也不喜欢交际,怎么会突然请这么多人,她唱的是哪一出?</p><p class="ql-block">名单上有我熟悉的名字,也有很多生僻的姓名。姑姑说,大多是她高中和大学的同学。她想念他们。我一一给他们挂了邀请电话,措辞诚恳。我屏蔽了所谓“追私”字眼,只说姑姑想大家了要一起坐坐。请客的事自然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但也有人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难得你姑姑还能想到我。”这是高兴的抱怨还是酸溜溜的喜欢?我听不明白。只有一个叫周自恒的人表达歉意说他有事。</p><p class="ql-block">姑姑听了,翻了个白眼说:“随他去。”</p><p class="ql-block">一切准备就绪。姑姑让我在客厅四周挂了几串亮亮灭灭的小红灯和彩色气球渲染气氛,她不顾我的反对,亲书了“追私会”三个醒目的大字挂在客厅的正中。她左瞧右看,满意得点点头。</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客人们陆续到齐了。男男女女都穿得新铮铮的。姑姑忽然像变了一个人,眼睛亮亮的,脸上有了红晕,话语也绵柔起来,一改平日的严肃刻板,一点不像年过花甲之人。来人和她热情相拥着,话语絮絮。看他们的亲密举止,原来姑姑的人缘好着呢。</p><p class="ql-block">得亏姑姑的大房子,大客厅坐得满满当当。大家互相打趣说笑,边吃边喝,好不热闹。我穿插其中,不断给大家端茶递酒。有人问姑姑追私会是啥意思?还问周自恒怎么没来?姑姑像卖关子笑而不语。我惊诧地发现,青春在姑姑的身上复苏了。</p><p class="ql-block">“朋友们,今天,我不无遗憾地告知大家,去年秋天我查出了肺癌,是晚期,也许明年这个时候,我就不在了。”姑姑开场这几句话,像一记重拳,一下子把大家打懵了。</p><p class="ql-block">原来是姑姑得了癌症。我只感到头顿时两个大。</p><p class="ql-block">屋里出现了短暂的沉寂。真格的,还是开玩笑?有人问。姑姑淡定地看着大家,正要开口,这时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瘦骨嶙嶙的高个子男子。人们的目光刷地一下子集中到他身上。</p><p class="ql-block">“周自恒,你可是来啦!”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姑姑呆立了一阵,迎上前。他们久久相视着,继而紧紧拥抱。姑姑的两行泪水流了下来。男人不顾大家起哄的目光,捧起她的头和自己的脸贴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众人欢呼起来。</p><p class="ql-block">我看呆了。小时候的记忆倏地跳出,莫非周自恒就是姑姑的那个初恋男友?听父亲说,他们深深彼此相爱,可不知为什么两人没能在一起,至今都还是单身。</p><p class="ql-block">姑姑拿出了医院的诊断书,给大家看。“我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今天把大家请来,因为我爱你们。我是学哲学的,早已参透生死。我不喜欢死后的追思追悼,所以趁活着追私畅谈。我想对朋友们说,你们在我的生命里很重要。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就要完成了,即将开始准备下一场未知的旅行。在这里,我向爱我的大家告别,对我爱过恨过伤害过的人道歉!”</p><p class="ql-block">现场有人唏嘘,有人感叹,有人抽泣,有人鼓起掌来。周自恒摘下眼镜低头擦眼睛,他情绪难抑,站起身来,向屋里走去。姑姑紧随其后,关上了门……</p><p class="ql-block">事情的发展颇让人出乎意料。姑姑的肺癌竟是一场荒唐的误诊。有人戏谑道,是追私会把她的癌细胞冲跑了。</p><p class="ql-block">一年后,姑姑还精神抖擞地活着。可是,周自恒却先她而去。</p><p class="ql-block">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 <p class="ql-block">脱微娜是我们的老同学,在校时是学霸,成绩优异,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多年来,她在各大报刊发表过很多作品,早年前就成为省市作家协会的会员。我曾有幸获赠一本《脱微娜短篇小说选》,经常拜读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今天这篇小小说以“追私会”作悬念,以“误诊”作反转,在轻盈的幽默与突然的悲凉之间完成了一次对“向死而生”的温柔诠释。姑姑强势、洒脱又深藏柔情,她用一场“活人的追思”为自己、也为旧友松绑:把未竟的爱情、未说的歉意、未见的故人,一次说够、一次拥抱够。最大的戏剧张力不在“误诊”本身,而在于——当死亡被提前预告,所有人都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反倒是健康的人(周自恒)先离场。作品以轻喜剧开场,以淡淡哀愁收束,留下“命运无常,唯爱可追”的余味。</p><p class="ql-block">文/王为民</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