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建国后历次战争_长空利剑《543》 1959.10--1988.

姜贵成

<p class="ql-block"><b>1962年9月9日,我国首次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b>。就中国当时的军事能力,令国际社会惊呀,在一次记者会上,有记者追问陈毅外长“你们是怎么打下来的”时,陈毅外长用他一贯的幽默风格,调侃道:“<b>我们是用竹竿捅下来的</b>”!<b>“543”这支本来就神密的部队,更被蒙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b></p> <p class="ql-block">电视连续剧《绝密543》以地空导弹二营击落美蒋U-2和RB-57D飞机的战绩为原型,介绍了这支部队秘密组建,闯荡大江南北,应用游击战,近快战法,机智巧妙地和敌人作战的发展历程<b>。在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和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b>初步对社会公众揭开了这支地空导弹部队的神密面纱。多少年来这支部队中那些当年参加战斗生活的老兵们隐姓埋名,严守机秘,居功不傲。他们守卫了祖国天窗的安全,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着你们,歌颂赞美你们。</p><p class="ql-block">我曾经也是在这支神密部队,服役了十六年的老兵,每当回忆当年南征北战的情景,热血澎拜,豪情满怀。在记录了原计划的《<b>建国后历次战争》</b>之际,增写此美篇,更为<b>献给几十年来隐姓埋名,默默在“543”部队里奉献过的战友们!</b></p> <p class="ql-block"><b>创建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决策</b></p><p class="ql-block"><b>1956年5月26日,周恩来主持会议,决定组建国防部导弹管理局和导弹研究院。</b></p><p class="ql-block"><b>1956年8月,中国政府决定从苏联引进导弹技术。</b>1957年7月20日,苏联政府同意中国派代表团去莫斯科谈判。同年9月,我国派聂荣臻、陈赓、宋任穷等率代表团赴莫斯科,谈判历时35天,<b>1957年10月15日双方达成协议:苏联将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术方面向中国提供援助。在地空导弹方面,苏联答应向中国提供5套S-75防空导弹(北约称萨姆-Ⅱ)。</b>苏方派专家组帮助中国组建地空导弹部队。</p><p class="ql-block">1958年6月,苏联专家组抵京。1958年9月29日,以保定空军第八预备学校和长春空军技术学校为基础,成立了我军第一所导弹专业学校。</p> <p class="ql-block"><b>空军地空导弹营的创建</b></p><p class="ql-block"><b>1958年10月6日,在北京清河镇,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宣布空军地空导弹第1营正式成立。</b>营长张建华,政委张思聪,参谋长崔永维。</p><p class="ql-block"><b>地空导弹代号为“543”的来历:</b></p><p class="ql-block"><b></b>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除地空导弹外,苏联还一起向我国提供了岸对舰、地对地、空对空导弹三种导弹。 <b>部队及装备定为绝密,国防科委分别规定了这四种型号导弹的代号。分别是:地对地导弹代号为541;岸对舰导弹代号为542;地对空导弹代号为543;空对空导弹代号为545。</b></p><p class="ql-block"><b>1958年12月26日,北京军区空军组建的地空导弹第2营,在大兴县高米店成立,</b>营长岳振华,政委许甫,参谋长张治国。</p><p class="ql-block"><b>1959年1月18日,南京军区空军组建的地空导弹第3营,在江苏省徐州成立。</b>营长杜先照,政委尼特,参谋长汪林。</p><p class="ql-block">之后第4营、第5营相继成立。</p><p class="ql-block"><b>1967年初,中国研制生产“红旗二号”地空导弹正式服役,从此结束了我军地空导弹部队单一使用苏联萨姆-Ⅱ地空导弹的历史。地空导弹部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b></p> <p class="ql-block"><b>建营初期的技术培训</b></p><p class="ql-block"><b>根据中苏间达的“协定”,1959年初,地空导弹第一营,开始接受以苏联专家的训练。</b>训练采用一教一方式,营长教营长,连长教连长,技师教技师,操纵员教操纵员。经苏联方面同意,二营、三营的营、连干部也参加了旁听。</p><p class="ql-block">四个月的训练期结束,苏联专家对中国学员进行了严格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取得了平均“优秀”的好成绩。<b>1959年4月19日。在苏联专家协助下,一营在宁夏某地进行实弹射击。发射三枚导弹命中靶标。</b>苏联专家得出结论:中国人已熟练掌握了萨姆-Ⅱ操作技术。于是苏联1个建制营的人员撤回国内。</p><p class="ql-block">接着我军又在甘肃鼎新县的戈壁滩上,自行组织了三个导弹营(1营、2营、3营)的实弹检验。三个营全部击落靶机。此后三个营布置在北京地区,<b>1959年国庆节前担负起保卫首都的任务。</b></p> <p class="ql-block"><b>地空导弹营实战战果大集合</b></p><p class="ql-block"><b>1、1959年10月7日,首战,地空导弹第二营使用萨姆II装备,在北京通州地区,首次击落台湾国民党RB一57D侦察机,飞行员王英钦毙命。</b></p><p class="ql-block"><b>国防部给为二营记集体二等功。</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中央军委要求坚决地消灭U-2敌机</b></p><p class="ql-block">1962年1月13日,国民党少校飞行员陈怀生驾驶U-2从桃园机场起飞,首次执行对大陆西北腹地的侦察任务,近十个小时后,陈怀生安全驾机返回,之后基本上是每月固定深入大陆三次,对大陆西北、华北的大后方进行侦察活动。<b>鉴于U-2频繁地对我重要设施侦察,中央军委要求坚决地消灭敌机。</b>U-2侦察机虽然多次入侵大陆,但从没进入北京上空,怎么办?靠“守株待兔”的战法已行不通,经过研究作出决策:<b>采取我军擅长的游击战法,“1个营留守在北京,拉出去2个营机动设伏。另采取施放“诱饵”,诱敌就范的策略”。</b>根据以往我福建方向一有航空兵调动,U-2飞机就出动侦察的特点,9月7、8日,空军命令,南京起飞一个轰炸机大队空转江西的樟树机场,诱敌出动。设法将U-2飞机引入南昌我军导弹伏击阵地。果然敌人上钩了,自投罗网而来。</p> <p class="ql-block"><b>2、1962年9月9日,地空导弹第2营在江西南昌地区,首次击落台湾国民党空军一架U-2飞机,飞行员陈怀生跳伞被俘,因伤势太重,经抢救无效死亡。这是我国首次击落美制高性能的U-2,轰动了世界。</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3、1963年11月1日,地空导弹第2营在江西上饶地区又击落U-2敌侦察机1架,飞行员叶常棣被俘。</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4、1964年7月7日,地空导弹第2营又在福建漳州地区,击落U-2敌机1架。飞行员李屏南死亡。</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地空导弹第2营四次击落敌机,连连报捷。毛主席看到报告后兴奋地对周恩来说:“这个部队在哪里?我要见见他们”!周恩来总理作出安排,导弹2营从漳州赶回北京。</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1964年7月23日早晨,导弹二营全体官兵乘车来到天安门广场西侧。尔后排队进入人民大会堂,等待毛泽东接见。稍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彭真、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一起走进接见大厅,二营官兵掌声雷鸣。毛泽东抬起右手,向大家致意。毛泽东漫步来到二营官兵中间,与干部战士们亲切握手。</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与二营全体官兵合影留念。这是二营官兵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最难忘的时刻,他们理应获得这样的殊荣。国防部为二营记集体一等功。</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5、1965年1月10日,地空导弹第1营在内蒙古萨拉齐地区,击落入侵的第4架U-2飞机,飞行员张立义被俘。</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6、1967年9月8日,地空导弹第14营在浙江嘉兴地区,用国产的红旗2号装备,首次击落入侵的第5架U-2飞机。飞行员黄荣北殒命。</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7、1967年9月17日,地空导弹第3营在广西东兴地区,击落美制147H无人高空侦察机1架。</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8、1968年3月22日,地空导弹第2营在广西宁明地区,击落美制147H无人高空侦察机1架,成为我军地空导弹部队击落敌机最多的“英雄营”。</b></p><p class="ql-block"><b>在防空作战中,地空导弹第2营,荣立集体一等功两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一次。94人立一等功,102人立二等功,309人立三等功。有148人受到提前晋衔晋级的奖励,无愧“英雄营”的称号。</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9、1969年10月28日,地空导弹第6营在广西武鸣地区,击落经改进升级的美制147T型无人高空侦察机1架。</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图为地空导弹六营一连三班(干部11人,战士16人),1968年10月在广西扶绥执行防空作战时的合影。</b></p><p class="ql-block">当中的部分人员在1968年12月成立地空导弹27营时调入。 其余人员参加了1969.10.28.广西武鸣击落美帝高空无人侦察机的战斗。有些人员还立了战功。</p> <p class="ql-block"><b>广州军区空军为地空导弹6营击落无人侦察机举行祝捷大会。</b></p> <p class="ql-block"><b>10、1984年3月28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轮战中,地空导弹第50营在广西凭祥地区,击伤越南米格-21P侦察机1架,敌机返场后报废。</b></p><p class="ql-block"><b>地空导弹50营荣立集体三等功。</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11、1987年10月5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轮战中,地空导弹第97营在广西龙州地区,击落越南米格-21侦察机1架,飞行员陈尊被俘。</b></p><p class="ql-block"><b>地空导弹97营,被空军授予“神威导弹营”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图为:王海司令员陪同广州军区尤太忠司令员观看被我空军击落的越机残骸。</b></p> <p class="ql-block"><b>地空导弹营历次作战中,对应敌机的主要性能:</b></p><p class="ql-block"><b>RB-57D侦察机</b>(台湾国民党空军)</p><p class="ql-block">是美国马丁公司研制的亚音速、双发喷气式单翼高空侦察机。主要性能:最大速度930千米/时,巡航速度670千米/小时,作战半径3220千米,实用升限21336米。</p><p class="ql-block"><b>该机1959年10月7日被我空军地空导弹2营击落。</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U-2侦察机(国民党空军黑猫中队执飞)</b></p><p class="ql-block">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美国空军和中央情报局用来侦察敌后方战略目标。主要性能:可连续飞行15小时,巡航高度达22555米,高精度相机使其可以分辨地面10厘米的大小物体。</p><p class="ql-block"><b>该机1962.9-1967.9年被我空军地空导弹营共击落5架(1营击落1架、2营击落3架,14营击落1架)。</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BQM-147H型无人高空侦察机</b></p><p class="ql-block">是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研制的高空侦察机,主要性能‌:最大飞行速度1138公里/小时,实用升限21000米,续航时间4小时25分。 ‌侦察覆盖范围达40公里×2000公里。</p><p class="ql-block"><b>该机在1967.9-1969.10被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共击落3架(2营、3营、6营各1架)。</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SR-71侦察机(绰号:黑鸟)</b>,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共生产32架。1966年服役,1998年永久退役,是美国空军一型喷气式远程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钛结构,该机是第一种成功突破热障的实用型喷气式飞机,实战记录中未曾被击落过。主要性能:飞行高度:26600米,飞行速度:3.2马赫(1088米/秒),航程4830千米。</p><p class="ql-block"><b>该机曾多次侵入我国侦察,奉中央军委命令,1971-1972年,地空导弹27营改进装备,在广东硇洲岛设伏作战,最终未获导弹射击条件。</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米格-21侦察机</b></p><p class="ql-block">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在1960年开发的战术侦察机型,主要用于对敌方战役战术纵深目标快速侦察,并具备一定自卫空战能力。主要性能:通过光学电子侦察设备实现快速侦察,包含昼夜间照相机、无线电侦察设备等。可挂载副油箱或空空导弹,兼顾侦察与自卫需求。</p><p class="ql-block"><b>该机在1984.3-1987.10被我地空导弹部队50营击伤1架、97营击落1架。</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红旗2号地空导弹系统:</b></p><p class="ql-block">是我军1967年起装备部队,全天候、中高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担负要地防空任务,用于对付敌歼击轰炸机和侦察机等。在国土防空和边境作战中屡建奇功。<b>主要性能:两级推进系统‌:一级采用固体燃料推进器实现8马赫加速,二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续航飞行。‌‌最大射程35公里,有效射高27公里(可覆盖当时所有高空侦察机)。战斗部为威力195公斤高爆弹头。</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2022年7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原地空导弹二营)“模范地空导弹营” 荣誉称号。中央军委号召全军学习其坚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强化练兵备战和作风建设。</b></p><p class="ql-block">该营换装新型装备后,传承“思想红、技术精、作风硬” 的传统。创新战法、训法,探索体系练兵模式,建立"全营一杆枪” 向 “体系一张网” 转型的作战标准。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对抗演练,各项工作走在全军前列。</p> <p class="ql-block"><b>*地空导弹装备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随着飞机性能的提升,未来战争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得。继红旗-2号之后,装备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型号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b>红旗-9号:</b>为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具备拦截飞机、导弹和无人机等目标的能力,射程达260公里,具备高机动性和远程拦截优势。 ‌</p><p class="ql-block"><b>红旗-16:</b>中程防空导弹,采用高精度制导和隐身技术,可快速反应并精确打击目标,射程160公里,具备反舰能力。 ‌</p><p class="ql-block">红旗-22: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承担区域防空任务,与红旗-9B协同构成多层次防空体系。 ‌</p><p class="ql-block"><b>红旗-12:</b>在红旗-2基础上改进的中程防空导弹,具备抗干扰能力, ‌射程42公里。</p><p class="ql-block"><b>红旗-17:</b>近程防空导弹,射程15公里,具备行进间发射能力,为野战部队提供实时防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