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国“入世”五大石窟到访记 下篇</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大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这5大石窟是镶嵌在华夏大地上的5颗佛教艺术明珠,虽穿越千年风霜,却依然绽放耀眼的光芒。它们不仅是宗教圣地,更是中华文明包容与创造的永恒见证。</p><p class="ql-block"> 我在上篇和中篇介绍了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本篇与美友们分享一下麦积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 五. 甘肃•天水 麦积山石窟 </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距今已有1620多年的历史,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几乎跨越了整个朝代。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造像7000余身,壁画979.54平方米,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麦积山石窟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坐落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位于秦岭西端北侧,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其海拔 1742 米,山高 142 米。山体呈红褐色,为第三世纪砂砾岩构成,除西北部山腰与邻崖连接外,其余三面均为悬崖峭壁。</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点,与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0日,我来到麦积山石窟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入世”的5大石窟中,麦积山石窟是我最后一个到访的。</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车停在游客中心的停车场,游人需要换乘30元往返的区间车,到达景区入口刷身份证通过闸机。</p> <p class="ql-block"> 通过景区闸机,沿着混凝土浇筑的通往石窟游览区的上坡路再步行约20分钟。</p><p class="ql-block"> 上坡路约有900米,一侧有摆满松子山货、崖柏木雕和花花绿绿纪念品的摊位。路旁大树边间或拴着几匹矮墩墩、胖乎乎的骡马,额头上、脖子上披着大红的绸带,打着响鼻,它们的主人招呼着游人:“骑马上山喽!”</p> <p class="ql-block"> 在上坡路的中段,是观看麦积山及“西崖大佛”最佳视角。</p><p class="ql-block"> 矗立在高地之上的麦积山,果然是“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古人的描述可以说是十分准确。</p><p class="ql-block"> 山腰崖壁有红漆栈道,其间点缀着大小不一但排列整齐的窟龛。最显眼的当属西崖这组白色的三尊巨型雕像。</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天水市深度开发麦积山风景名胜资源,打造了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包括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景区、曲溪景区和街亭温泉等5大景区。</p> <p class="ql-block"> 再前行一段路程,左转上台阶就是麦积山南面山脚下的石窟广场。</p><p class="ql-block"> 广场北边有座寺庙,红墙灰瓦,古色古香,名为瑞应寺。据说寺庙建造时间与石窟开发时间基本一致,也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不巧的是,由于寺庙关闭,看不到里面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站在广场北望麦积山,可清晰的看见一整面崖壁上的栈道和洞窟布局,中部三尊大型造像叫“东崖大佛”,比刚才在路上看到的三尊佛像即“西崖大佛”形态要完整的多。</p> <p class="ql-block"> 沿着甬道前行,通过二次检票口,正式进入石窟游览区。顺着栈道参观石窟,可以与山体东侧的千年塑像对视交流了。</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的编号没有规律,它是按照当年国学大师冯国瑞先生发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的。</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与周围的绵绵青山完全不同,它是一座刀切般直上直下的红褐色巨石,只有山顶长一些树木,像人的头发一样。</p> <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走的这个栈道是1984年修建完成的,就这样很多人上来,双腿还是打颤。而我们的先人们,只靠凌空栈道上的木桩就直接上来了,其惊险程度可见一斑。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些崖壁上面还有很多方方正正的小孔,就是当年用来插木桩用的。</p> <p class="ql-block"> 再沿栈道而上,来到“东崖大佛”脚下。这是麦积山的第13窟,位于东崖的中部,开凿于隋代,宋代重修。立面接近方形,高有17米,宽约18米,是麦积山现存最大的一组高浮雕“石胎泥塑”造像。正中间主尊是阿弥陀佛,身高15.7米,是麦积山最大的一尊造像,佛面圆润饱满,佛形体态雍容,方面大耳,高鼻阔口,下额丰满,风格上有北周造像之遗韵。佛的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侧是大势至菩萨。整组造像悬立崖面,表情肃穆庄严的俯视着世间众生。虽经千年风雨,但佛和菩萨神情之中依旧流露出一种“观照大千”的精神气度。</p> <p class="ql-block"> 再上行,就来到开凿于北周时期(557年—581年),宋代、明代、清代均有重修的第9窟,俗称“中七佛阁”。</p> <p class="ql-block"> “中七佛阁”是麦积山三大佛阁之一,大型崖阁式建筑,前有栈阁,后壁依山开凿七大龛,龛内塑有一佛二菩萨或二弟子。</p> <p class="ql-block"> 第9窟第4龛主佛为释迦牟尼,面相丰满圆润,低平肉髻,衣饰通肩袈裟,神态雍容恬静 。</p><p class="ql-block"> 两侧弟子中,左侧迦叶为面露愁容、饱经沧桑的老者形象。右侧阿难为清代重塑的敦厚质朴青年才俊 。</p><p class="ql-block"> 此龛的壁画也值得一看,顶部张着翅膀的是迦楼罗,一旁绘有人头鸟身双童子形象的是共命鸟,造型别致。</p> <p class="ql-block"> 第9窟七尊主佛造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 由“中七佛阁”经过台阶上来,就是3号窟“千佛廊”。一个特殊的人字披顶长廊式崖阁,开凿于北周 ,宋明重修,全长36.5米。有上下两部分共200多尊佛像,被誉为千佛千面的幻境。</p><p class="ql-block"> 长廊的佛像全部用又细又密铁丝网罩住,光线暗时根本看不清佛像,拍照就更不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 沿栈道再上一层,来到麦积山石窟区的第4窟上七佛阁,俗称“散花楼”。据说因为地形的关系,气流产生对流,在栈道上将花瓣撒下花瓣,不但不会飘落,反而会上扬。这里是麦积山石窟最为宏伟壮观的一个洞窟。它横宽31.7米,通高16米,进深13米,原型为七间八柱仿木构崖阁式宫殿建筑,是北周时期秦州的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李士谦做功德而建。工匠们直接在沙岩上开凿成宫殿形状,采用高规格的建筑式屋顶设计。现在看到的只是原先的一半规模,另一半早在隋朝时期受一次地震影响已经坍塌了,实在可惜!</p> <p class="ql-block"> 七个并排的佛帐式大龛,每龛各供奉多尊佛像,或为一佛二弟子六菩萨,或为一佛八菩萨。</p> <p class="ql-block"> “散花楼”的平台两头各塑一位金刚力士,身高4米,均上身袒露,腰围战裙。一个手拄金刚杵,双目怒张,阔口大开;另一个双拳紧握,嘴唇紧闭,双目怒视。把力士塑作得刚健威猛,无所畏惧,是宋代雕塑中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 相较下面几层或大或小上了门锁的洞窟,“散花楼”筑有七间开放的佛堂,镶嵌在巨大的洞窟之内。佛堂门楣上挂着巨大的“菩提场”“西来圣人”“慧光普照”等牌匾,佛堂里均塑有佛祖、佛弟子和菩萨造像,佛堂内壁绘有壁画,褪色仍不失精美。抬头仰望高大的佛像,它们则面露微笑、俯视众生,既有神灵的威严又似乎温和可亲。</p> <p class="ql-block"> 龛外的墙壁上石胎泥塑“天龙八部”形象的浮雕,把七间佛堂连成一道无比气派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在 “散花楼” 中间佛堂,悬挂着一块著名的匾额——“是无等等”。这块匾额由明末清初的诗人、书法家王了望所书。他一生跨越明清两朝,少时饱读诗书,盼望为国效力,却因改朝换代,颠沛流离。在他年逾古稀时,回到故乡陇西,来往于寺院之间,参禅礼佛,吟诗作赋,留下许多艺术作品。当他来到麦积山,被这里静立千年的佛像和秀美风光所打动,于是提笔写下“是无等等”,以表达自己看透世间、心静如水的心灵境界。</p> <p class="ql-block"> 佛龛上方绘有飞天壁画,为麦积山特有的“薄肉塑”。这些飞天壁画均为北周原作,五块壁画约30平方米,它们两两相对,或手执阮、笛、鼓,或手捧鲜果、香薰自由自在地飞旋于鲜花与祥云之中。</p><p class="ql-block"> “薄肉塑”飞天就是飞天面部等可见部位用细泥塑出,而飞天的衣饰及壁画中的其他形象则是彩绘而成。</p> <p class="ql-block"> 窟顶残余壁画上有幅《车马出行图》,据说采取透视方法,让观赏者站在不同方向仰视红马,这匹红马也会朝着不同的方向行走。</p><p class="ql-block"> 我在现场左看右看,都没有体会到讲解所说的这种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 穿过仅容一人低头通过的“小有洞天”,来到第5窟,为隋代开凿、初唐竣工的崖阁式窟,前出三间四柱长廊,柱头斗拱承檐,仿木石雕比例精准,气势宏大。佛龛内主佛丰润俊美,清俊慈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不断的攀高,不断的看到崖壁洞窟佛像的脚步中,已站到了石窟的最高处。</p><p class="ql-block"> 站在离地面垂直距离80多米的栈道上,视野极佳。当天天气晴朗,抬头是蓝天白云,俯视远处秦岭山脉,层峦叠嶂,满眼翠绿,让人心旷神怡!山风一吹,瞬间觉得自己就是武侠中的主角。</p><p class="ql-block"> 1600多年来,窟中诸佛就在此默默注视着滚滚红尘、人间万象。</p> <p class="ql-block"> 如果再往前走,就到麦积山的西崖了。我们没有继续参观,因为还要赶往下一个景点~天水伏羲庙,所以麦积山石窟就观赏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沿着栈道一路下行,意犹未尽地离开石窟区。</p> <p class="ql-block"> 连去带回2个小时的时间,只走马观花参观了东大崖的一些普窟。也没有时间买特窟票参观特级保护洞窟。</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真的很美!普窟也很漂亮!请一定不要错过它!</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是石窟艺术爱好者,建议你选择自由行,尽量在淡季、非节假日去,在麦积山呆上一天或两天,放慢脚步仔细观赏。</p> <p class="ql-block"> 能在麦积山的绝壁上开窟造像,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攀爬栈道观看窟龛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若能遇到麦积烟雨或许又是一番别致风景。</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的泥塑造型呈现出民族化、人格化、世俗化和形神兼备、动静相生的独特风格。虽是佛国的神,却像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型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隔着密密的铁丝网看洞窟佛像,有几分雾里看花、浮光掠影的感觉。再比如,有很多特窟需要另外单独购票才能参观,票价从100到180元不等。若将特窟全部参观完,大概需要2000多元钱。平民百姓只能望窟止步了。</p>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不同时期的塑像、壁画、彩绘各有风格,绝大多数窟龛开凿在悬崖峭壁上,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即使没有见到特窟中的精品,即使部分造像要隔着细密的铁丝网观瞻,即使在悬空步梯上心惊腿颤气喘吁吁,但却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中国5大石窟之旅, 不仅是一次次参观游览, 更是一次次文化朝圣。</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 从大漠孤烟的河西走廊到繁华千年的中原腹地,从晋北高原的武周山麓到巴山蜀水的隐秘岩崖,中国5大石窟如同一部部镌刻在石头上的文明史书,记录着佛教东传的足迹、民族融合的脉络与艺术创新的巅峰。这些石窟不仅是中国古代宗教、艺术与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千年石窟中观览, 你会理解什么叫“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作家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中在《莫高窟》篇有这样一段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这些凝固的文明,仍在岁月中静静生长,具有鲜活生命力,等待着与每一位来访者对话。</p><p class="ql-block"> 收拾行囊,出发吧!去亲眼目睹跨越千年的立体艺术史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