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精神万岁(32)

山外山(张凤山)

<p class="ql-block"> 陆军第 199 师 596 团云南老山地区</p><p class="ql-block"> 对越防御作战 40 周年纪念活动系列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何时再相逢</p><p class="ql-block"> 政治处宣传股长 赵国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有云:“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是啊,正如《圆梦赋》所感慨的那样,为纪念陆军第 199 师 596 团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四十周年,当年从炮火硝烟、弹雨战纷飞战场上走过来的战友,终于在鲜花盛开的五月,相聚齐鲁大地邹城, 在我们民族儒家思想文化的诞生地,盼来了梦圆时刻。无论是亲临活动现场,还是从一幅幅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视频画面, 抑或从一篇篇饱醮激情的文字中, 我们都强烈感受到了这次活动的巨大成功。 从与会人员风尘仆仆从祖国各地乘坐高铁或自驾赶往邹城报到与接站, 到脸上刻满沧桑却依然保持军姿, 满怀兴奋地走进孟苑酒店;从久别重逢的热情相拥,到步入大厅接待人员如鲜花绽放的笑脸; 从陈伟坚将军、 朱志仁大校领着战友往烈士陵园敬献花篮, 在纪念碑前轻轻摆上象征高洁和寄托哀思的黄菊花, 到在烈士陵墓前举手行壮严的军礼; 从在巨幅宣传牌前拍下一张张兴高采烈的照片, 到参观烈士遗物和从战场上捡回并保存的弹孔累累的军用头盔, 到一起回忆在大小 39 个阵地在 1072 阵地的顽强坚守,“12.2” 拔点作战的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从纪念大会开始全体起立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 《战友之歌》 ,到秩序井然的会场上,首长们相继上台讲话,过兴南战友致辞, 到一个个文艺节目的精彩表演, 尤其是东道主徐士峰的一对孙儿孙女满怀对参战爷爷们的无限敬仰在灯光舞台上的童声诗朗诵, 仿佛让战友们又回到当年战场, 看着眼前的第三代虽然小小年纪竟如此有才华, 白发苍苍的老兵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喜悦的泪水,欣慰的泪水,是信心满满的泪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望,祖国与军队的更加强大会在我们孙辈的继往开来中实现! “嘿,老伙计呀,当年的浴血疆场值了,看今天国之强盛,山河无恙,此生无憾矣! ”当满怀虔诚地从首长手中接过一本本精美的《碧血老山》纪念册,用手轻轻地摩挲着,轻轻打开它,全神贯注地阅读每一页, 到一桌桌丰盛酒宴上的举杯畅饮,到活动落下维幕,你送我、我送你,依依惜别,不忍分别的身影。这场从筹划、报到,到送别的全景式的每一项活动都饱含战友深情,意义蕴涵深刻,精彩纷呈,也都定格为了永恒,谱写了我团团史新的辉煌乐章,新的豪迈诗篇, 也开所有参战部队以团级规模组织开展老山地区防御作战纪念活动之先河。“咱们 596 团就是棒,就是不一样,就是有范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之河,如滚滚长江东逝水;茫茫人海,五百年方修得一回眸。我们这些战友,从青涩少年戴上红帽徽红领章集合在八一军旗下,一同在军营奉献青春芳华,一同义无反顾地踏上战场,以中华民族“马革裹尸而还”的豪迈,用热血、生命保卫祖国边疆领土、捍卫祖国尊严,结下了甘苦与共、生死相依、 以命相托的可感天地可照日月的深厚战友情。今天,又相聚邹城上演了一场缅怀老山岁月,不忘牺牲烈士,宏扬老山精神的激情澎湃的活剧。这样的情缘,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不是家人胜似家人。是兄弟就要时常相聚,是家人就要常常在一起。我们又怎舍得分手?又怎不期待着何时再相逢?看, 当八十二岁高龄的刘安民老团长坐到了车上,陈伟坚将军、朱志仁大校不停挥手致意,目送车子缓缓离去。当八十高龄的刘克诚副政委要离开时, 战友们紧紧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放。 大家走向陈将军和朱志仁政委,向他们敬上告别的军礼!战友们互嘱珍重,再次相拥而泣,真是相见时难别也难!此时, 不知哪位战友的手机响起 《难忘今宵》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p><p class="ql-block"> 无论天涯和海角,</p><p class="ql-block"> 神州万里同怀抱,</p><p class="ql-block"> 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p><p class="ql-block"> 告别今宵,告别今宵。</p><p class="ql-block"> 无论旧友和新交,</p><p class="ql-block"> 明年春来再相邀,</p><p class="ql-block"> 青山在、人未老 、人未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