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临水而居的第三个年头,母亲河的波光早已将我的视网膜镀上一层流动的亮色。退休后的晨昏,总是不自觉地被那蜿蜒的河道牵引——五百吨货轮犁开绸缎般的水面,白鹭在桅杆间写意地穿插,而最摄人心魄的,当属夏日傍晚那场永不重复的光影盛宴。</b></p> <p class="ql-block"><b> 暮色通常在十八时三十分准时启幕。此刻的运河畔,散步者的身影被拉长成抒情诗的韵脚。我携着手机穿行其间,实则是在进行一场虔诚的朝圣:朝圣云霞的瞬息万变,朝圣光线的魔法演绎。那些被夕照点亮的鹭鸟,羽翼浸染着金红,在靛蓝天幕上勾勒出但丁式的神曲乐章。</b></p> <p class="ql-block"><b> 天穹这位永恒的画师,每日都在颠覆自己的创作法则,创新是它永恒的主题。某些黄昏,它突然倾倒整桶熔融的琥珀,将云絮染成透明的火;转瞬又可能挥毫泼墨,在电离层勾勒出哥特式的暗黑城堡。偶尔,它玩出新花样,突然挤出一道道神秘梦幻的光路。</b></p> <p class="ql-block"><b> 最难忘某个暴雨初歇的傍晚,积云突然裂开一道炽白的缝隙,夕照如液态的岩浆喷涌而出,将整条运河浇筑成流动的光河——这分明是梵高《星月夜》里的笔触,却以每秒四百公里(地球自转速度)的速度在现实中绽放。</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镜头更眷恋人间的诗意。遛狗老者银白的发梢跃动着光斑,孩童追逐的气泡里囚禁着微型彩虹,就连捕渔者甩出的鱼网,都在空中划出带光的弧线。当暮色为每个行人镀上金边,整条河岸便成了流动的镶嵌画,而我们都是画布里跃动的马赛克。</b></p> <p class="ql-block"><b> 云霞的哲学正在于此:它既是宇宙的即兴表演,又是严谨的生命隐喻。那些燃烧的云朵在沉入地平线前,总要将最后的光热锻造成金箔,轻轻覆在观者的眼睑上。这让我想起麦积山石窟壁画里飞天的飘带,或是歌德《浮士德》里那句"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飞升"——只不过引领我们的,是光本身。</b></p> <p class="ql-block"><b> 某个微风沉醉的傍晚,我忽然参透了暮色的密码:最美的燃烧从来不必永恒。就像此刻正在西天谢幕的晚霞,它选择在最浓烈时隐退,将未燃尽的余晖储存在我们的视网膜里。明日它必会以新的形态归来,或许是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的《睡莲》,或许是透纳(英国浪漫主义画家)的《海上暴风雪》,但永远保持初见时的惊艳。</b></p> <p class="ql-block"><b> 运河的水纹里藏着时光的密钥。当最后一道金线被暮色收卷,我知道这不是终结,而是光与影在天地间设定的优雅契约——正如我们终将老去,却永远可以在某个七月的黄昏,与二十岁的自己隔空相认。</b></p> <p class="ql-block"><b> 谢谢观看,欢迎指正!</b></p><p class="ql-block"><b> 文字、拍摄:四明山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