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追寻抗联英烈足迹--瞻仰长春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开心就好(彭立霖)

<p class="ql-block">在吉林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部,有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东北十四年沦陷史、重点展示东北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尤其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专题类纪念馆--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作为伪满皇宫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吉林省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我和谭跃生两人结束在哈尔滨的行程后,搭乘当日下午15.03的K1062次火车从哈尔滨西赶至长春。今天(7月6日)一早,两人在长春万达广场附近的酒店用过早餐后,即打开手机导航,步行约2公里,不到早晨八点,便赶到了设在南关区光复北路5号的伪满皇宫。此时还不到开馆时间,也许是星期天的原因,我们来时,这里的游客已经开始爆棚了,夏天长春的太阳也很火辣,让人有点难以忍受,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开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开馆了,跃生兄弟随大多数游客先去了伪满皇宫参观游览,而我怀着一颗敬畏而又沉重的心情,和为数不多的游客先来到了与伪满皇宫一墙之隔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我担心,待我游览完伪满皇宫后,蜂拥而至的游客,会影响瞻仰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的效果。我想,与我同行的游客,也有和我同样的想法吧?</p> <p class="ql-block">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于2006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75周年纪念日落成开馆,2022年9月18日经改陈升级后,重新对外开放。据资料介绍,陈列馆占地面积2.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展馆分“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罪证陈列”和“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缅怀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三个专题展馆展出,这是一座承载着沉痛历史记忆的陈列馆,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东北人民曾经的苦难与抗争,每一个展品都在诉说着那段不容忘却的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一样,走进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段沉重的历史,馆内的一切仿佛都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陈列馆的负一层与一层展示的是“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该展陈面积2049平方米。共展出照片560张、文物348件(套)、档案26份,以大量无可辩驳的史实、实物、资料,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东北沦陷的屈辱历史,运用一系列艺术语言,使用声音光电等科技手段,营造出历史真实、情感震撼的展览氛围。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在沈阳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坚守东方战场,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夺取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的伟大壮举。激励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二层是“侵华日军第100部队细菌战罪证陈列”,该展陈面积1100平方米,是又一个“九一八事变”纪念日--2022年9月18日改陈升级后,专门设立的揭露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细菌战罪行的展馆。该馆共展出历史照片320余张、文物350件(套)、档案65份、音像资料5份。在这里伴随昏暗的光线,我们可以看到侵华日军100部队及其他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和使用生化武器,进行细菌作战,甚至利用活人进行多种烈性致病细菌实验,大批国人受到极限摧残的罪证,使人不寒而栗,令人发指,这种惨无人道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禽兽不如!</p> <p class="ql-block">展馆的三层是“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缅怀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陈列”展厅,这一专题展陈面积945平方米。陈列选取了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可歌可泣的故事,展出东北抗战英烈照片120张,音视频资料303分钟,运用雕塑,油画,播放经典抗战歌曲、影视片等多种方式,再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界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国难当头,在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们挺身而出、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顽强抗击日军的侵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占东北三省,一支由原东北军部分成员、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起义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英勇部队在我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这支部队即为东北抗日联军。据有关资料统计,东北抗联高峰时期,拥有三路军下辖11个军,5.5万余人,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任一、二、三路军总指挥。在长达14年的英勇抗争中,东北抗联成功牵制了76万日军,歼灭了超过17万的日军和5万余伪军,为全国范围内的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东北抗联三路军11个军26名军一级领导人中,包括军长、政委、副军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等。其中牺牲20人,投敌3人,只有3位等到了新中国的成立,其中1位还是朝鲜的国家副主席(崔石泉,朝鲜人,1972年当选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副主席,1976年9月病逝)。牺牲的20名英烈是: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1940年牺牲;魏拯民,第一路军政委,1941年牺牲;韩仁和,第一路军参谋长,1941年牺牲;宋铁岩: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牺牲;王德泰,第二军军长,1936年牺牲;李学忠,第二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牺牲;赵尚志,第三军军长,1942年牺牲;张寿籛(李兆麟) ,第三军政治部主任,1946年3月,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延平:第四军军长,1938年牺牲;王光宇,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牺牲;黄玉清,第四军政治部主任,1940年牺牲;柴世荣,第五军副军长,1944年牺牲;胡仁,第五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失踪;夏云杰,第六军军长,1936年牺牲;冯治纲,第六军参谋长,1940 年牺牲。陈荣久,第七军军长,1937年牺牲;刘曙华,第八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牺牲;李向阳,第九军参谋长,1937年牺牲;于桢,第九军副军长,1939年牺牲;汪雅臣,第十军军长,1941年牺牲;王维宇,第十军政委,1941年牺牲;张忠喜,第十军副军长,1941年牺牲。祁致中,第十一军军长,1939年牺牲;金正国,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牺牲。</p> <p class="ql-block">杨靖宇与赵尚志等东北抗日联军将领相继英勇牺牲后,东北抗联的局势变得愈加严峻。为了保全抗联的有生力量,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人带领残余部队撤入苏联,进行整顿训练。直到1945年,他们才随苏联红军一同回到东北,发动对日本关东军的反攻。据统计,抗日战争结束时,东北抗日联军只有1000人左右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其中七人在1955大授衔时被授予共和国开国将军,第四军后任军长李延禄和第五军军长周保中建国后分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和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其他绝大多数抗联勇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的精神将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完三个专题展馆,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东北沦陷史,是一部充满血泪与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彰显中华民族不屈精神和顽强抗争的历史。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东北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统治和迫害,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反抗,始终坚守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对自由的向往。走出陈列馆,阳光依旧明媚,但我的心中却多了一份沉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伤痛,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后记:因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2025年5月20-7月30日系统性改造工程闭馆,非常遗憾,我们原计划7月8日赴该馆参观瞻仰的行程取消,全文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7.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