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阳光房

杨利君

<p class="ql-block">暑假为了给娃增加点乐趣,买了种植阳光房。她收到一看,向日葵开得火热,小番茄一串串惹人怜爱,迫不及待就打开包装,拿出一袋袋种子,开始了在她的小花园挖呀挖呀挖。</p> <p class="ql-block">这款种植房,除了水培区保不住水,需要额外加个保鲜膜外,其他都好用。特别是滴灌,只要在一个地方加入水,可以自动灌溉到每一个盆。娃种好了种子,还写好了标签,我看她做得有模有样,就没再去关注。</p> <p class="ql-block">十几天后,我来到阳台看娃的劳动成果,瞠目结舌!绿豆芽长得很高,在房子里乱蹿,从各个有缝的地方逃出去;向日葵没有动静,这么能沉得住气呢?薄荷瘦小,矢车菊一个独苗,空心菜弯下了腰,贴着房顶长着,小番茄们瘦瘦弱弱,歪着身子朝着一面生长。原来娃是看了包装盒,所以把六个花盆种了六个不同的种子。理想的状态是房内一片欣欣向荣,向日葵开着花,番茄结着果,绿豆夹像针般垂挂,空心菜长得茁壮,薄荷满盆,矢车菊绽放。娃还是没当过农民啊,每种作物需要的阳光、水分、温度都是不一样的,生长周期也不同,这样一股脑儿种在一起,同样浇水,同样施肥,同样光照,他们就能齐头并进的茁壮成长么?</p> <p class="ql-block">想起我这厨艺小白第一次熬八宝粥的事。洗好各种豆、米、果干后,一股脑儿放进砂锅,守着熬了半天,不但容易粘锅,熟的没熟,烂的已经粉身碎骨踪迹全无了。后来才知道,豆子要先泡先煮,果干要后面才放。无独有偶,冬瓜排骨汤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等排骨脱骨的时候,冬瓜几乎没有了。</p><p class="ql-block">思绪忍不住发散到被家长吐槽的不分层教学上。为了教育资源均衡,娃的初中采用按成绩蛇形分班,班内按成绩蛇形分组。资源确实均衡了,每个班,每个组孩子的成绩都大差不差,老师上课也是照顾大多数中间的孩子,前面的不能课内拔高,后面的听不懂错过了夯实基础的机会。这不是教育资源均衡化,这是放弃首尾的孩子,保中间的大多数,这才是中庸之道啊!要拔高的、要夯实基础的,毕竟是少数嘛,少数的孩子去参加校外培训就是了。</p><p class="ql-block">种植、熬粥、煲汤都可以根据特点分层分步操作,为啥到了教学就不能分班呢?孔子不是都说因材施教么?据说龙实分重点、次重点、平行、普通四种班,该拔高拔高,该夯实基础夯实基础,该提升提升,该按部就班就按部就班,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匹配相应的教学难度,这难道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