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壮丽青春 永远的军旅情怀——回望军旅(八)野营拉练(上)

余忠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无 悔 的 壮 丽 青 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永 远 的 军 旅 情 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余忠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09-10-28发表于网易博客</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普通一兵数十年前军旅生涯的回顾及其心路历程的剖白。这其中函盖了少年从军的憧憬、火热的军旅岁月以及退伍以后对部队、对首长、对战友们的一往情深。</p><p class="ql-block"> 变化了的是时光的流逝,永远不变的是新中国一代军人不了的军旅情怀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拉练——野战条件下的“四会”锻炼 </p><p class="ql-block"> 胶东三面环海,仅西部与内陆连为一体,莱阳地处胶东的中心位置。从地图上看,从莱阳到城阳营房直线距离不过一二百公里,但拉练结束,我团当时行程几达近千公里。我觉得主要是为了尽快熟悉地形和为了练就部队“四会”(会吃、会住、会走、会打)进而提高我们野战的战斗力。这对于长期住营房的部队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p><p class="ql-block"> 会吃——每人带上大米、还背上炒面。在野外行军途中,我们以班为单位限时进午餐。如做米饭,大家根据分工拾柴、挖灶、架锅、打水、煮米------十分热闹。刚开始,因无经验,夹生、焦糊在所难免。经过多次,我们熟能生巧,就能吃到与炊事员做的一样的米饭了。如果是连续行军、奔袭,安排用干粮,那就不用说了。</p><p class="ql-block"> 会住——当时沿袭在根据地的老传统住到村子里。每到宿营地,全连重武器集中由连部派哨,2小时一班。到夜间,要求哨兵取隐蔽位置,到时间由带班的手提马灯叫下一个哨兵前往换哨。</p><p class="ql-block"> 住房一般以班为单位住在连里统一分配的老乡家。我们每次一放下背包,就帮老乡有的撒水扫地、有的到井边挑水(也有把水桶掉到井里的)、有的劈柴、有的访贫问苦。一天正赶上老乡盖房,我班就即行前往帮忙。</p><p class="ql-block"> 胶东为老解放区,老乡对自己的部队可好了。我们一到,他们总是让出最好的房子,马上烧水让我们烫脚,总象打架似的不要我们干活。怕我们冷,我还遇到过拿出新媳妇的被子给我们的。有一天半夜,我在炕上感到背部都热出汗来,起身一看,是一个老奶奶在烧炕。老乡对我们的情意,令我们非常感动,使我们切身领受到了毛主席“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深刻含义。</p><p class="ql-block"> 会走——此前我们从未徒步长途行军。这次我们背上武器、背包、大衣、干粮袋,每天行军少则数十里、一般百多里。</p><p class="ql-block"> 除了白天行军外,我们还经常夜间行军。时处隆冬,寒冷难当,犹以脖项处为最,我就用干毛巾围上,甚为管用;有时困了,就闭上眼半睡半醒跟着走,时有摔倒的,我也一次半夜竟让自己“出溜”到路边的沟里。</p><p class="ql-block"> 某日又夜行军,队伍由前向后练习传口令“注意,前面有沟”。大家依次听前面的、然后扭身对着下一个的耳朵小声予以重复并以手遮挡一番。小休息时,值星排长问后面的“传的什么”?答曰“前面有狗”,大家哑然失笑。一日白天,我们冒着鹅毛大雪在招远县境内的盘山路上行进,风很大,这时雪就不是飘了而是被风驱赶着迎面砸下来,遇到热烘烘的脸庞一下就化成了冰水,久而久之,面部几乎麻木。于是大家就都戴上口罩。走到一个山口,呜呜叫的风雪打得眼都睁不开,我就迷缝着眼走。因戴口罩,口中呼出的气流只能由鼻翼上端两旁的空隙而出,但气息为棉帽所阻立时化作寒气,渐觉睫毛、眉毛都冻上了,于是眨巴眨巴眼,顿感睫毛冰释,我们又一往无前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进行奔袭演练,全天行程达200多里,给我印象犹深。凌晨,开饭已毕,连长令6班长吴荣根、我和韩永年三人作全连尖兵,必须在某时前到达团调整点(各连队宿营村庄不一,要按规定时间到达某处全团调整行军序列),距离是10华里。天气奇寒,我们一路大跑带小跑,呼出的气水在棉帽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全身燥热难当,但我们丝毫不敢停下来。当我们气喘吁吁到达调整点向团参谋长报到后在该处等候连里大部队时,顿觉寒冷无比,解下背包一看,我们三人的棉衣都被汗透了,连棉被上都有好大一块汗渍。这天黎明,接着演习排进攻,由于我们基础较好,自是圆满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演习奔袭中,有跛足的、有晕倒的。我们二营的老乡王家启是步兵,单兵背负甚重,连走带跑竟然昏倒在地。我则不然,记得第二天,我们还与当地公社打了一场篮球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会打——在拉练途中,上级时常给出突发情况训练部队:</p><p class="ql-block"> 1)模拟敌机来袭进行防空演练</p><p class="ql-block"> 当连里吹响防空哨时,各班长指挥所属人员迅速离开公路,就近选择利于隐蔽的树丛、沟坎等处卧倒,手中的步枪、冲锋枪指向天空的假想目标,不配武器者也要求对空监视;所有马匹均由驭手将其脱离炮车,人、马一同卧倒。空袭警报解除,人员、马匹迅速恢复战时行军状态。</p><p class="ql-block"> 2)地面突然遭遇敌军</p><p class="ql-block"> 在步兵连队展开迎击队形之际,我们在排、班指挥下,炮车驭手即行控制马匹,一、二、三炮手协力解下炮衣,抬炮离车,弹药手从车上搬出炮弹箱,迅速在有利地形占领阵地,每发一炮即行转移阵地再行攻击下一目标。如此反复,直至演习解除。紧张而有序地告一段落后,往往汗流满面。而后收炮、还炮入车、罩上炮衣、归于行军状态。</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