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小村

墨水

<p class="ql-block">  小村一直是萦绕在我内心最深处的眷恋。也许因为出生在那里,是第一眼看世界的地方,也是记载我从幼年到童年的一段虽已模糊但至纯至真的经历——就像是在村外原野疯跑留下的串串脚印,以及初入这个世界体验到的春夏秋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几次回村也很匆忙,没能留下照片和视频。于是跟在小村的堂姐说,让她有空拍几张发给我。也许堂姐身在其中,没能感受到小村的“美丽”,也没能领悟小村对我的意义,所以一直没把照片发来。其实我也理解,就像网上有人关于旅游的那句经典语录:“旅游就是在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花掉自己的钱,然后满身疲惫、口袋空空回到自己呆腻的地方,继续生活。”</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8日,带着父亲传承的家族责任——放假回家祭祖,我早上5点多开车从县城回村,等祭祀完毕已是10点半多。中午和两个堂哥一家,以及同车回村的老姑、妈妈、姐姐一起聚餐,之后返回县城。虽一路辛苦,但责任使然,也是一次难得的和堂哥两家和谐沟通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村收获颇多,除了见到两个堂哥及其家人,聚在一起畅聊之外,还邀请到了我的一位发小。年龄大了,更留恋亲情和友情,总会想找机会去小村看看,走一圈小村的东南西北,拍拍照、录录视频。等再回外乡,疲惫了、烦闷了,翻出来看看,让影像带自己回村,也让心灵重回宁静。心归处,便是安宁!</p> <p class="ql-block">  家乡对游子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年轻时只知道那是一份渴望,可随着岁月流淌,家乡变成了故事;再回来,家乡又成了缥缈;而如今,家乡却是我的内心安住所在。那里几乎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繁杂,没有奔波和无助,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祥和与隔绝。</p> <p class="ql-block">  我常常设想自己退休以后做什么?目标是什么?心安住于何方?寄情于谁?以及……可有些事,往往在拨云见日之时,又重新陷入沉寂。也许只有“观自在”,才会明心见性。生命需要不断燃烧才会有热望,沉寂了便会是灰暗!</p> <p class="ql-block">  走在小村的路上,踏着曾经留下自己太多足迹的地方,有感慨,有迷茫,也有说不出来的岁月变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没几个人走动的村路上,忽然有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凄凉之感!</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会问自己:七八岁离开的小村,五十多岁回村省亲祭祖,这场以时间跨度的“演出”,其主题思想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