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7月24日,我观看《南京照相馆》点映,整个观影过程,我被影片深深震撼,数次落泪。</b></p> <p class="ql-block"><b>影片故事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一群生活在南京的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为了尽可能的多活一日,他们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冲印出了能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他们原本只想在大屠杀中保命活下去,面对日军在南京城内的暴行,他们决定让这些底片留存下来……</b></p><p class="ql-block"><b>有朝一日“传出去的底片,会让全世界都会看到地狱的样子”</b></p> <p class="ql-block"><b>《南京照相馆》摒弃了宏大叙事,以平民视角出发,通过照片这一细微切口,以小见大地展现乱世浮生。而所触及的平民,每一个都被塑造和演绎得有血有肉,展现出了其自身作为普通人的复杂性,没有脸谱刻板化。</b></p> <p class="ql-block"><b>影片中,主角们是挣扎求生的普通人,他们是送信的邮差、跑龙套的小演员、开照相馆的老板....他们畏惧死亡,在夹缝中生,但亲眼看到那些记录同胞受难的底片时,内心的良知被彻底点燃!</b></p> <p class="ql-block"><b>镜头切到了小人物和老百姓身上。他们为了活下来,要么不得不跟日 军合作,要么躲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这些段落拍得很真实。在极端境遇下,人的尊严也被折损着。而当机遇出现,他们随之有了目标,保存下了敌人的罪行铁证。这个主线拍得格外精彩,事件本身很有冲击力。影片也张弛有度,把这群小人物的勇气、智慧,以及中国人不可折辱的尊严,刻画得入木三分。</b></p> <p class="ql-block"><b>导演申奥的设计灵感和创意想法:不以血腥和屠杀当作电影噱头不去贩卖情怀,认认真真用端正的历史观去呈现这一段历史!</b></p> <p class="ql-block"><b>申奥没有用千军万马的战争大场面来博眼球,而是用“照相馆”这个细微的切口,以小见大。暗房里,罪证照片一张张浮现,就像历史的伤口被一点点撕开。</b></p> <p class="ql-block"><b>刘昊然演的苏柳昌,一个普通邮局职工,胸前工牌上的编号是1213——是南京沦陷的日子,更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数字。</b></p> <p class="ql-block"><b>电影中的“吉祥照相馆”,在历史上叫做“华东照相馆”,坐落在城南的估衣廊。</b></p> <p class="ql-block"><b>1938年1月,15岁的罗瑾还是华东照相馆的小学徒。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他被照片上日军的暴行震惊了。年纪尚小的罗瑾,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偷多冲洗了30多张照片,然后把其中记录屠杀暴行的16张照片做成相册。后来相册不翼而飞,罗瑾担心事情暴露,只能远走他乡,逃离南京。</b></p> <p class="ql-block"><b>他在相册封面画了一幅图:</b></p><p class="ql-block"><b>左边是两颗滴血的心脏,右下方有一把刺向心脏的匕首,右上角写了一个巨大的“耻”字。</b></p><p class="ql-block"><b>在日伪政府的统治下,私藏反日物品就是死罪,而罗瑾一直秘密保藏了两年多。</b></p> <p class="ql-block"><b>1941年,正在毗卢寺参加培训的通讯队学员吴旋偶然发现了这本相册。吴旋将相册藏在寺内佛像的腹中。</b></p><p class="ql-block"><b>1946年,吴旋终于等到了正义的曙光。当时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征集证据,吴旋向当时的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呈献这本用生命守护的相册。</b></p><p class="ql-block"><b>守护罗瑾冒死冲洗的16张罪证照片的青年吴旋,在上交相册的同时,还有一篇呈文。</b></p><p class="ql-block"><b>他在文中写道:“经无数困苦,始终未忍遗弃。”</b></p><p class="ql-block"><b>这部分照片被称为“京字第一号证据”</b></p><p class="ql-block"><b>现陈列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三展厅</b></p> <p class="ql-block"><b>毗卢寺:侵华日军屠城罪证相册秘藏遗址</b></p> <p class="ql-block"><b>整部电影的剧情让观众心碎又震撼,这不是编剧精巧的安排,而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b></p> <p class="ql-block"><b>那些被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百人斩竞赛”的狰狞合影、江边集体屠杀的惨烈画面、街头巷尾的尸横遍野,每一幕都像重锤一样砸在心上,让人忍不住落泪。</b></p><p class="ql-block"><b>电影剧照</b></p> <p class="ql-block">《南京照相馆》里的日本军官伊藤秀夫,喂流浪狗时像绅士,转头就能把中国婴儿挑在刺刀上。这种分裂正是日本民族的底色:表面鞠躬如仪,骨子里只认拳头。</p> <p class="ql-block"><b>《南京照相馆》创作者团队搜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许多镜头都进行了几乎1:1的复刻和还原,真实远比电影中呈现出的画面更令人发指,也远比电影中呈现出的还要残酷的多。</b></p> <p class="ql-block"><b>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南京大屠杀的重现,更是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在生死存亡面前,有的人选择了懦弱,有的人却爆发出惊人的勇气 ,在至暗时刻,他们的觉醒和抗争,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b></p> <p class="ql-block"><b>苏柳昌(刘昊然)嘶吼着:“教敷营,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我们中国人不许可你们这么糟蹋!” 此时他对生死的恐惧已经无影无踪。</b></p> <p class="ql-block"><b>龙套演员林毓秀(高叶)毅然决然说出:“我从小学戏,唱的是梁红玉穆桂英,这些民族大义,我也懂的”,她把民族气节的戏文唱进了自己的生命。</b></p> <p class="ql-block"><b>照相馆老板金承宗(王骁)在最后时刻为活着的人拍照留念。他一次次拉下照相馆的背景幕布,北平故宫、天津劝业场、杭州柳浪闻莺、上海城隍庙、武汉黄鹤楼……直至万里长城在幕布上磅礴展开。</b></p> <p class="ql-block"><b>拍摄过程,演职人员数度流泪、情绪崩溃</b></p> <p class="ql-block"><b>《南京照相馆》拍摄原址,参观者络绎不绝</b></p> <p class="ql-block"><b>《南京照相馆》片尾曲</b></p><p class="ql-block"><b>心上的人儿</b></p><p class="ql-block"><b>演唱:黄琪珊</b></p> <p class="ql-block"><b>片尾字幕升起时,全场鸦雀无声,这种沉默,比声音更有力量!</b></p> <p class="ql-block"><b>走出影院,已是万家灯火,孩子们在儿童乐园的木马上快乐地旋转,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风是温柔的,空气是香甜的,和平多好,珍惜!</b></p> 感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