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7.3.清晨离开合作市,启程回京啦。</p> <p class="ql-block">尽管一路细雨蒙蒙,但云雾缭绕的群山也是很美的。</p> <p class="ql-block">过天水西收费站到达天水市。</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110号,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继天立极”牌坊和“开物成务”牌坊,在台基前当街。前者在东,后者在西,跨街而建,两厢对峙。</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天水零公里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的前身是元大德三年(1299年)所建的“三皇”庙,到明代初期已倾倒坍塌,弘治三年(1490年)在原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始称“伏羲庙”。</p> <p class="ql-block">后经明嘉靖十年、清顺治十年、乾隆五年等屡次扩建、维修,成为整肃宏伟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坐北向南,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廊庑式布局,四进四院。</p> <p class="ql-block">院中的古树格外引人注目,细看一下每棵都有千八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进伏羲功绩展看看。</p> <p class="ql-block">通过展览了解到: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三皇之首(伏羲,炎帝,皇帝)</p><p class="ql-block"> 传说伏羲与女娲结为夫妇,共同创造了人类,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p><p class="ql-block">伏羲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其形象常与“人文初祖”“三皇之首”(部分说法中)联系在一起,对后世哲学、宗教、文化等领域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分列先天殿露台东西。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创建,均呈六角攒尖顶,小巧玲珑。原来都是封闭式的,只留一面为门。现柱间的雕花窗棂已全部拆去,与亭无二致。钟楼在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十三临时教养院进驻伏羲庙后,因失火被焚毁,清代的大铁钟下落不明。现存的钟亭是1988年天水市博物馆复原重建的。民间祭祀伏羲的组织“上元会”补铸铁钟一口,悬置其中。</p> <p class="ql-block">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面阔7间计26.4米,进深5间计14.05米,重檐歇山大顶。</p> <p class="ql-block">正面明间、次间、尽间隔扇门窗雕以龙、凤、仙鹤、麋鹿等吉祥动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华丽精美。</p> <p class="ql-block">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中,灵气逼人。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相伴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p> <p class="ql-block">相传他发明了八卦,通过观察天地万物变化,以阴阳符号组合成八卦,用于占卜和解释自然规律;还教人们结网捕鱼、驯养野兽,推动了原始社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龙马雕像位于伏羲庙先天殿神龛右侧,身披鳞甲、翼展如翼,体态矫健且充满灵性。</p><p class="ql-block">它头有角,似獬豸角,背有双翼,身附鳞甲,腹部似蛇腹,下方是牛蹄子,尾为鱼尾,造型独特,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背部为龟背,四个角上方镂雕着四只蝙蝠,具有长寿、来福之意。</p> <p class="ql-block">殿内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在第三院后部正中。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上高悬沙孟海题写的“太极殿”巨匾。</p> <p class="ql-block">明代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雕刻精湛。</p> <p class="ql-block">伏羲庙内,这棵被称为“眼睛树”的古树,已有800多年了,这棵古柏的树身严重倾斜、开裂,但顶部枝叶依然挺拔茂盛,树身上的天然节疤如同眼睛,十分逼真。</p><p class="ql-block">传说触摸这“眼睛树”可以驱病免灾、心想事成,我也来摸摸看看是否灵验。</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看边拍</p> <p class="ql-block">来到天水博物馆看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展馆的展品不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看完了。</p><p class="ql-block">游览伏羲庙,对伏羲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觉来次一游还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下午入住天水古镇旁的水晶花园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休息了一下午,晚上到这家伊斯兰餐厅就餐。</p> <p class="ql-block">老蔡吃上了心心念念正宗的羊肉泡馍。</p> <p class="ql-block">点了一盘大盘鸡,没吃了,合计花了127。物价着实不高。</p> <p class="ql-block">天水古城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的明清建筑群,始建于西汉,距今21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2016年启动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2021年天水古城·西关里正式开城。展览的图片文字介绍了古城今昔的巨变。</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街道巷子修复的很不错,漫步其中,感觉到了汉风市井生活街区,这有有20多种业态展示,以天水老字号美食、特色小吃等为主。</p> <p class="ql-block">私房菜馆</p> <p class="ql-block">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p> <p class="ql-block">街上很多这样反映陕北风俗的雕塑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到处可找到消暑纳凉之地。</p> <p class="ql-block">夜晚古城内的明清古民居庭院,在灯光的勾勒下,展现出精美的建筑轮廓,青瓦白墙、门窗雕花等细节在夜色中若隐若现,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顶俯瞰古城,各色灯光交相呼应,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启程回京,我们也依依不舍的离开古城。有机会再经这里细逛吧!</p> <p class="ql-block">2025.7.4.再吃一次牛肉面,就离开甘肃啦。</p> <p class="ql-block">冒着蒙蒙细雨,离开这座干净整洁,充满烟火气,慢生活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出街亭收费站上高速了。</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隧道全长12.29千米,我们旅途中很少遇到这么长的隧道,记录一下。</p> <p class="ql-block">天色越来越好,气温也随之飙升。</p> <p class="ql-block">通过芝川收费站,到达渭南市。</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渭南市,感觉不错。</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韩城古城附近的文渊阁酒店,这里环境极好,320含早餐,老蔡十分满意。</p> <p class="ql-block">晚餐荤素搭配,外加主食和绿豆汤,合计消费45元。,不愧是便民食堂的饭菜呀。</p> <p class="ql-block">韩城古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是司马迁的故乡,拥有3000多年历史,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突出。</p> <p class="ql-block">金城老街、文庙、城隍庙等,明清商业大街贯穿南北千米,保留了传统青砖灰瓦坡面顶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西周时期:这里曾是周宣王为表彰大臣韩侯功绩而分封的“韩国”封地,这是“韩”字在此地最早的记载。秦汉至隋唐:先后设夏阳县、韩城县等,“韩城”作为县名逐渐固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韩城虽行政区划有调整,但名称一直沿用,且因其在军事、经济上的重要地位,“韩城”的名号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由于突然刮风下雨,没能把整个城池看完,留下遗憾,以后路过再来此游览吧!</p> <p class="ql-block">2025.7.5.清晨在酒店用餐,品种多,吃得舒服且有营养。</p> <p class="ql-block">离开渭南市出韩城收费站上高速,前往石家庄。</p> <p class="ql-block">出陕西,进入山西地界,蓝天白云下的梯田绿油油的,看着舒服。</p> <p class="ql-block">快到石家庄啦</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达石家庄鹿泉南收费站</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石家庄电视塔吧!</p> <p class="ql-block">入住石家庄博物馆附近的喆啡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7.6.吃过早餐,前往河北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藏品总数为100674件,其中一级文物340(件/套),二级文物1926(件/套),三级文物17383(件/套)。另有藏书5万册。精品文物有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等。</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白鸽吸引了众多儿童投喂,嬉戏。</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涵盖历史与艺术专题,包括《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等10个主题展厅,通过5000余件文物展示河北从史前到近现代的历史脉络。</p> <p class="ql-block">可看的文物太多了,不能一一细看,重点看到了这里的镇馆之宝,还是十分满意的。</p> <p class="ql-block">刘胜金缕玉衣: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是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质葬衣。由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498块,金丝重约1100克,为研究西汉葬制、玉石金工艺提供了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透雕龙凤纹铜辅首:1966年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是燕国宫门构件。长74.5厘米,是我国迄今发现战国时期最大的青铜辅首。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铸造工艺,纹饰华丽。</p> <p class="ql-block">西汉错金博山炉: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造型宛如多峰之山,分为炉座、炉盘、炉盖三部分,炉盘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金丝和金片错出的云气纹装饰山峦,熏香时仿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长信宫灯: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发现。青铜制造,通体鎏金,外形为跪地执灯的宫女。构造精巧,部件可灵活拆卸,灯罩可调节开合角度控制明暗,宫女右臂是烟道,可保持室内清洁,被誉为“中华第一灯”</p> <p class="ql-block">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为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造型为老虎捕食小鹿的瞬间,生动地勾勒出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画面,反映出战国中山国古朴奔放的游牧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同样出土于河北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时案面已朽,仅存案座。此案座造型复杂,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是商周以来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集大成者。</p> <p class="ql-block">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1964年出土于河北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元代青花釉里红存世作品极为罕见,此盖罐集绘画、浮雕、贴塑等多种技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顶级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彩绘石散乐浮雕:1995年出土于河北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以汉白玉石精雕细刻而成。图中有人物15人,表现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真实再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乐舞场面,展现出五代时期曲阳石雕的艺术风采。</p> <p class="ql-block">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1989年出土于河北磁县湾漳村高洋墓,长37米,最深处8米,面积约32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型的北朝时期墓葬壁画。表现高洋皇帝出行场景,对研究北朝绘画艺术、仪仗制度、服饰发展等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中山王铁足大铜鼎: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是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469字长篇铭文,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是银首人佣铜灯,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它展现了古人的工艺智慧,人佣造型、灯的结构等都有研究价值,能帮我们了解当时的礼仪、生活等,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启程回京啦,至此十八天的甘南之行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甘南之美,是青藏高原的瑰丽画卷,既有草原的辽阔、寺庙的庄严,更有四季流转的诗意与色彩碰撞的视觉盛宴,这的美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