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威尔士偏偶于大不列颠岛的西南部,拥有丰富的文化和一系列壮丽的风景,以多样化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p><p class="ql-block">其中尤以斯诺多尼亚、彭布罗克郡海岸和布雷肯山这三大国家公园为甚,人源稀少虽显荒凉但更美丽 ,有着很多吸引人的景点。其内绵延的山脉、幽深的峡谷、清澈的湖泊,湍急的瀑布溪流 - 湖光山色予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愉悦。此外漫长的海岸线上诸多无与伦比的迷人海滩,加之随处可见的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诸多中世纪城堡(威尔士有六百多座历代城堡)遗迹,交织出一幅极富历史韵味,山水迤逦美伦美奂的自然景观,让众多旅行者心仪、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2025年英国的仲夏,气温较往年偏高,连续多日的无雨高温天气,逐生出游动念。用ChatGPT 做了一侧重自然风光的威尔士五日游计划,岂料出发前天气预报:威尔士下周皆为阴雨天。沮丧之际,一位曾在威尔士多年的老同事笑言之:频发多雨在威尔士是常态,不足为虑。</p><p class="ql-block">威尔士拥有长达1600公里的海岸线,受到大西洋暖流和海洋性气候的影响,<span style="font-size:18px;">夏季也降雨频繁,但通常多为短暂的阵雨。</span>酒店订好假也请了,箭在弦上,逐一无反顾在细雨中启程了。</p><p class="ql-block">第一天</p><p class="ql-block">接受儿子建议启程前头天到曼城他家中,次日自曼城出发仅一个半小时后便达到首站威尔士北部小城- Conwy。</p><p class="ql-block">ChatGPT设计的首站为著名的Snowdon 山的铁路乘车体检,由于提前一周也仅订到当日最后一班下午5点的车票,故而首站我们改去了康威城堡(Conwy Castle)。</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威尔士的康威城堡是1283-1287年建造的一座防御型工事。作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的据点之一,康威是作为一个有围墙的 "皇家 村庄”建立的,以安置鼓励在威尔士定居的英国商人。这些商人为国王效劳,并在威尔士人进攻时组成辅助军队。至今康威城堡和城市围墙是英国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建筑之一,尤其塔楼和炮台是被认为当年时代的杰作。康威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欧洲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建筑最佳典范之一,并将其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城堡位于康威河右岸,面朝大海。建造于数十米高的悬崖之上,俯瞰着海湾和拥有 14 世纪的城墙康威小镇。尽管阴天,但仍令人感到豪气凛然,其魅力毋庸置疑。</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武士木雕</p> <p class="ql-block">数百年风雨侵蚀城堡外墙多已破败不堪,但内壁门洞等当年坚固城堡的风貌仍可窥见一二。</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哨位和枪眼遍布整个城堡,但有些枪眼位置让人不可思议。如此图中楔形枪眼,石墙内呈近30度角两米左右的斜坡,然下方离地面高度约1.5米左右。枪手只能趴在孔内,但前端又极为狭窄,不知当年枪手怎样在如此不适的环境状态下,进行射击。或许这只是作为透光通风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齿轮带动的吊杆,应是当年城堡建筑和维修的起重器械。</p> <p class="ql-block">毗邻城堡的另一显著的地标是横跨康威河的康威悬索桥(Conwy Suspension Bridge)为一级保护建筑,建于1822-182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公路钢铁悬索桥之一。这座 99.5 米长(326 英尺)的悬索桥由著名的苏格兰土木工程师托马斯·特尔福德(Thomas Telford)一位多产的公路和相关桥梁设计师,史上被称为“道路巨人”所设计建造,它与特尔福德的另一座桥梁, 横跨梅奈海峡跨度176米的梅奈悬索桥 - 英国最早规划被称为第一座重要的现代钢铁悬索桥风格相同。</p><p class="ql-block">1958年这座桥被沿其桥边建造的新公路桥所取代, 近年仅为景观步行桥。居高眺望康威河上,带桥头堡古老状观的悬索桥居中,两侧现代公路和铁路桥分列左右,古典与现代,不同风格三桥并列,并无多少违和感,不同时代特色聚合的一幅景观。</p> <p class="ql-block">悬索桥面</p> <p class="ql-block">悬索桥侧面</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康威城附近的大奥姆(Great Orme)岬角海滩。雨后初晴,云层低垂的天空,无际的海湾/沙滩……。</p><p class="ql-block">远处沙滩,一支的彩色风筝孤独地在空中随风摇曳,试图更高更远。</p><p class="ql-block">稍近处广阔无垠的海滩上,熙和的阳光下,一对步履蹒跚的老人悠然自在、信步消遥,背景中有几位与狗嘻戏前奔后跑的遛狗之人,一幅温馨浪漫极有诗意的朦胧画面。</p> <p class="ql-block">位于威尔士北部Snowdonia国家公园拥有风景秀丽的瀑布、湖泊和村庄,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目的地,高达1,085米的威尔士最高峰Snowdon就矗立在此。</p><p class="ql-block">Snowdon Mountain Railway (斯诺登山铁路)是一条位于其境内的窄轨齿轨山地旅游铁路,从兰贝里斯(Llanberis)直达威尔士最高峰斯诺登山峰海拔1065米处,全程4.7英里(7.6公里)爬升957米。</p> <p class="ql-block">斯诺登山铁路始建于1894年12月,当时修建主要是为了促进旅游业,在当地石板产业衰落后为该地区提供新的收入来源。</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特殊的齿轨山地地路。常规铁路采用简单的附着式结构,对于轨道坡度较大山区铁路,简单的附着式结构便无能为力。解决方案是在运行轨道之间安装齿条,并在机车上安装一个齿轮。沿袭瑞士铁路工程师罗曼·阿布特博士1885年发明的这一齿条/齿轮传动系统,机车就可以爬上陡峭的坡度。</p><p class="ql-block">自1896年开通以来,这条铁路一直作为旅游景点运营,让许多人第一次登上山顶。运营超过100多年后,至今仍然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齿形车轮/轨道中央齿轨咬合的展示件</p> <p class="ql-block">齿形铁轨</p> <p class="ql-block">乘坐斯诺登山火车项目多认为是在北威尔士旅行的必做之事。有点幸运,我们俩人的座位被安排到A座,机车司机身后的第一排的座位,几乎可无遮挡大视野。</p><p class="ql-block">沿途过路桥,观瀑布,观山景……。</p> <p class="ql-block">路旁巍峨的山峰, 不乏陡壁石崖。</p><p class="ql-block">与英格兰常见的满坡草地的丘陵地貌不同,威尔士尤其北部和中部,有不少险峻的石崖山峰、幽深的峡谷河流。</p> <p class="ql-block">机车沿弯曲铁轨攀沿向上</p> <p class="ql-block">弯度大的地段,中心齿轨两侧加有护轨防止带齿车轮偏滑脱落。</p> <p class="ql-block">沿途有数个供上/下山火车避让通行的车站。</p><p class="ql-block">车行途中,坐在前面的机车司机转身自豪的向我们介绍:当年作为当地一项重大工程,因是在私人领地修建,无需涉及政府审批,总耗资63,800英镑(相当于2023年的1000多万英镑)。150名工人带着镐、铲和炸药等基夲工具,在14个月内铺设完成了近8公里的山上轨道。</p><p class="ql-block">最终司机还加一句,这不是懒惰散漫的英格人做得到的。(区域间歧视或不待见也还都是大千世界共性)</p> <p class="ql-block">Snowdon 有数条登山越野行走路线,是诸多登山爱好者钟爱之地。当天是正值每年一度Snowdon International Race ,从火车站旁Llanbris 村开始到顶峰,来回16公里。一般耗时6-8小时,但该项赛事纪彔为1h2分29秒(1985),Kenny Stuart 英格兰业余越野跑选手所创造。</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3点多钟,山下火车站旁的公路上,遇到不少从山顶返回,接近目的地的选手,许多却显疲惫不堪、筋疲力尽,可见此活动的强度不小。火车登山的沿途不时可见络绎不绝的人往山下走,此时己近下午6点,其中多数应仅是走路下山的普通民众。</p> <p class="ql-block">山腰蜿蜒弯曲的登山小经。</p> <p class="ql-block">车到山顶,真可谓一览众山小,极目所至,山峦延绵,数个湖泊镜面般散落其间,尽管天空乌云压顶,雨雾中的景致静谧祥和。如天空晴朗,蓝天白云下必然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另一番高处风光。</p> <p class="ql-block">转瞬间,雨雾宠罩整个山顶,4~5米开外就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让人忘而却步,不敢向远处走动。类似的情况在两天后的徒步登山中再现。</p> <p class="ql-block">峰顶的铜质觇标(海拔1085米)</p> <p class="ql-block">雨后天晴下山已晚上8点,下午乘车前盘算可解决晚歺的数个车站旁的酒吧歺饮竟然也都全关门了,看来人客稀少乡村歺饮经营模式与城市确不能相比。只有启程前往住宿的酒店,沿途寻找食处吧。山路狭窄弯道众多,尽管是柏油路面但也不得不谨慎向前,随时提防转弯处可能冒出的对头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落后黄昏时分,沿途两侧巍峨连绵的山峦,山体多为险峻徒峭巨大的灰色岩石,阴暗的光影下颇有几分苍凉之感。再加偏僻沉寂的山区,一路鲜有人家,更不见可覓食之处,想到即便赶到住宿地,人烟稀少乡间小镇恐也难寻仍在开业的歺饮店。心中发毛之际,突然山谷中出现一片开阔之地,路旁一停车场,与其相对有一排两层楼房的旅店。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停车进去询问,不意其内酒吧愿意给我们俩位不速之客提供晚饭。</span></p><p class="ql-block">酒吧式歺厅内混杂在一帮把酒言欢住店客人中用过晚饭后,在黑色夜幕中开车继续向住宿地进发。沿山道一路盘曲奔波终于晚上十点多钟到达了位于Llanrwst 小镇极具古朴色彩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店内大厅内武士的铠甲,也许想彰显其古老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梅奈悬索桥(Menai Suspension Bridge)照片自网络。</p><p class="ql-block">次日的一早前往安格尔西岛(Anglesey)- 威尔士西北海岸外的一个岛屿。面积为676平方公里(261平方英里),是威尔士和爱尔兰海最大的岛屿,也是英国第七大岛屿。该岛周边的几个岛屿和礁石是海鸟的栖息地,其大部分海岸线已被指定为杰出自然风景区是北威尔士著名的旅游地。。</p><p class="ql-block">驾车驶过横跨安格尔西岛和威尔士大陆之间梅奈海峡上著名的梅奈悬索桥(Menai Suspension Bridge) - 该桥由著名的苏格兰工程师托马斯特尔福德1819年设计,于 1826 年竣工, 桥梁全长417米,主跨176米。连接安格尔西岛和威尔士西北海岸,被称之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悬索桥。难以想象近二百年后,至今这古桥仍承载道路交通,为一级保护结构。</p><p class="ql-block">在威尔士还注意到一现象:所有的标示牌,包括马路地面上减速警示等都用英语和威尔士语双语标出。而且是威尔士语在前。看来维护自己语言和独立性方面,威尔士人做出不少努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格尔西岛的宣传册也称该</span>岛的威尔士语使用者比例在威尔士排名第二,达到57.2%,被认为是威尔士语的中心地带。</p> <p class="ql-block">岛上纽伯勒海滩(Newborough Beach))是安格尔西岛最棒、最受欢迎的海滩,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最美的海滩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纽伯勒国家自保护区入口,距海滩尚有约2公里。保护区内漂亮的森林草地公园,除车道外其</span>内也拥有完善的步道网络,<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直延伸到海滩边缘的停车场。由停车场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其漫长宽阔海滩。沙质细腻的海滩上,随海水退潮冲刷形成凸出一排排沙脊优雅壮观,奇特的景致</span>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纽伯勒海滩右侧的尽头有一的离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兰德温岛(Llanddwyn Idland)</span>,这是一个伸入海中的小岬角,涨潮时才为岛屿。落潮时则可步行上岛,从海滩出发,有一条小路穿过草木茂盛的山丘,通往岛上的自然保护区(Ynys Llanddwyn)。</p> <p class="ql-block">岛上一座古教堂的遗迹,一座灯塔和其它一些历史建筑为其该岛增添几分历史的魅力,也成为每日游客的热门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按介绍该海滩是冲浪的热门之地,当日天气预报仅在上午10点后有数小时的无雨空窗期,正好我们赶上了。但海滩上人极少,仅有少数在浅水处戏水之人。</p> <p class="ql-block">在退潮后的礁石堆上</p> <p class="ql-block">离岛岩石上的一抹綠色</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海滩时,承蒙天公眷顾,薄云晴天。但远处周边,尤其隔海对面威尔士大陆斯诺登山区一带乌云压顶,雨雾濛濛。而且阴云笼罩,大雨磅礴的地段随风沿对面威尔士大陆的海岸线不断移动。虽隔海相望,在风云多变的的威尔士实难以料定雨雾何时会移向我们这片海滩。</p><p class="ql-block">走过3.5英里宽的海滩,到其右侧达兰德温岛边,估摸时间不够上岛。且有远处有雨云已从背后向我们头顶移动,逐急往回奔走。刚至停车场,瓢泼大雨劈头盖脸就下来了。透过车窗,茫茫一片雨帘,三五成群浑身湿透,雨水中蹣跚行走的游客,庆幸我们能够及时赶回。</p> <p class="ql-block">当晚住宿在威尔士中部的港口小城 Aberystwyth 的海滨酒店。海水不断冲刷海堤旁是该镇最高点城堡山。</p> <p class="ql-block">山顶爱德华一世于1227年修建的城堡遗迹,是该城的主要景点。小城也是以城堡为中心向周边集散建成的的城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威尔士以其城堡数量众多而闻名,大约有600多座</span>城堡,属世界上城堡密度最高的地区。这些城堡的类型各不相同,包括中世纪城堡、防御工事和后来的庄园式城堡。一些城堡保存完好,至今仍在使用,而另一些则已成为遗址,但仍吸引着众多游客。这些城堡是威尔士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该地区漫长而动荡的历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处可见的城堡确是威尔士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城堡旁两次世界大战纪念塔,塔座上有该城战争中恓性者人名单。</p> <p class="ql-block">第三日,难得的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山清水秀,清纯古朴的乡村点缀其间 。一组让人神清气爽、赏心悅目的威尔士乡村系列景致。</p> <p class="ql-block">今日首站 埃兰谷(Elan Valley )水库。这是在威尔士中部埃兰谷内的埃兰河和克拉文河上筑坝而形成的的一系列人工水库,水坝和73英里长的输水管道工程始于1983年,由伯明翰市政水务部门建造,旨在为伯明翰以及威尔士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p> <p class="ql-block">选择伊兰谷作为该项目的地点有几个因素:</p><ul><li>该地年平均降雨量为1830毫米(72英寸)。</li><li>在狭窄的山谷中建造水坝非常容易。</li><li>山谷基岩不透水。</li><li> 伊兰谷比伯明翰高出52米(171英尺),水可以通过重力流动,无需泵送。</li></ul><p class="ql-block">伊兰水库系列共有六座水坝,其中五座已经完工。</p> <p class="ql-block">伊兰谷中乡村当年以其美丽和野性而闻名,1892 年至 1903 年间,这些村庄为建造四个水库而沉没。然而,这些水库周边亦然异常美丽 ,一系列水坝/水库形成了一条水项链,周围环绕着松树林和苔藓林,营造出一种迷人山间水畔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作为游览区,库区内有不少徒步旅行者。</p><p class="ql-block">目前所有五座已建成的大坝也可驾车前往,每个大坝旁都设有小型停车场. 尽管道路狭窄,没有路标,穿过山谷的道路沿着水库和大坝蜿蜒而行,伴以路旁瀑布小溪,山花林木及独特的动物系列木雕等,依然是一条风景如画值得行走的车道。</p> <p class="ql-block">当天中午抵达Pen y Fan 山,南威尔士的最高峰,海拔886米,位于布雷肯比斯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这座山峰有一条贯穿山体东西的长距离步道-比肯斯步道(Beacons Way)以登顶为主要目标。其中有两条路线可分别从斯托里臂(Storey Arms)和蓬塔尔达夫(Pont ar Daf)出发,有修建良好、坡度均匀的步道。到此登山是寻访威尔士众多游客的不二的选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山峰及其周边地区现归 National Trust 所有,National Trust</span> 近年在持续维护这条步道以及山上的其他步道,以减少每年数十万徒步者造成的山体侵蚀。</p><p class="ql-block">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National Trust</span>新修的停车场,受惠于停车场的便利设施和工作人员的热情指引。临登山前工作人员还为我们留下一合影,谓 登山出发纪念。</p> <p class="ql-block">跨过乱石堆积溪水,开始登山。</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该山由泥盆纪时期沉积的古老红砂岩层构成。山体的下坡由森尼组的砂岩和泥岩构成,而上坡则由褐石组的砂岩和泥岩构成。顶峰原高原层则由的耐磨砂岩构成。</p><p class="ql-block">登山路径刚上山有一小段为石块路面,其余多以砂石铺就维护良好,坡度也能接受,不是很陡。两侧都有完好排水渠,即便多雨时,路面不易积水,形成泥泞路面。野外荒山做到如此,National Trust 确做了不少工作。</p><p class="ql-block">因该峰有多条登山途径和多个峰顶,英国军方将这座山峰作为特种部队人员选拔程序的场地。2013年7月,三名士兵在参加名为“点对点”(Point-to-Point)的测试行军时晕倒在地,不幸身亡,当时他们正在接受英国特别空勤团(Special Air Service)的选拔。</p> <p class="ql-block">漫漫登山路……</p> <p class="ql-block">山顶在即!</p> <p class="ql-block">从山顶往下看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距顶峰仅有数个台阶之遥,山顶风已愈来愈大。</p> <p class="ql-block">突然狂风大作、转瞬之间雨雾㳽漫周边,山顶上数米之外难见它物。暴风骤雨、视线不佳,为安全计,逐赶快从峰顶冒雨往下走。</p> <p class="ql-block">雨雾中行走 - 劈头盖脸的雨水中,再次体验到威尔士诡异多变气候的暴虐。</p> <p class="ql-block">往山下行走十多分钟,感觉无雨了,脚下路面也干燥。回头一望山顶仍是乌云压顶、暴雨肆虐。表明刚才所经历的风雨袭击,仅是在山顶高处, 低矮处仍是另一番天地。</p> <p class="ql-block">下得山来,抖落雨水溪畔小憇 。</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p><p class="ql-block">启程赶往威尔士南部戈尔半岛(Gower Peninsula)最西端的罗西里海湾(Rhossili Bay)。</p><p class="ql-block">罗西里海滩是每年威尔士十大最佳海滩中的常客,并多次荣登榜首。2021年起曾连续两年获Trip Advisor旅行者之选奖。</p> <p class="ql-block">罗西里湾是一处标志性的目的地,拥有壮丽的全景视野和绝佳的步行体验。3英里长的沙滩面对戈尔半岛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沃尔姆斯黑德角(Worms Head)。</p><p class="ql-block">海湾里大西洋汹涌澎湃,令人叹为观止。得益于大西洋的涌浪,这里也是戈尔半岛最稳定的冲浪海滩,为水上运动,尤其是冲浪运动者所钟爱。</p> <p class="ql-block">由于无救生员设施,海内除冲浪和浅岸戏水者外,不允许游泳。</p> <p class="ql-block">由停车场沿海湾一侧崖岸上草地的小路向西,步行约20分钟可到达戈尔半岛的尽头,罗西里海湾的地标 - 罗沃姆斯黑德(Worms Head)角,一英里长的蛇形海岬伸入大海。</p> <p class="ql-block">沃姆斯黑德(Worms Head)是位于罗西里海湾旁一处岬角。其名字源于古英语单词“wyrm”,意为“海蛇”。这座石灰岩岬角由三个岛屿组成:内岬、中岬(其中有一个坍塌的海蚀洞,被称为魔鬼桥)和外岬。岬甲总长约一英里。内岬宽度可达200码。周边许多不同鸟类在悬崖上筑巢,从而是观鸟爱好者的最爱。按介绍运气好时,还可看到晒太阳的海豹。</p><p class="ql-block">沃姆斯黑德在退潮前后两小时 ,可陡步登岛。 近旁有一海岸警卫队值班站,发布当日涨潮和登岛时段告示。并警示当前往的堤道被海水淹没时,试图涉水或游泳前往将是致命的!近年曾有数起年轻游客被潮水隔断,求救于海岸救生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前往岬角的崖岸草地上,逗留时间过长,到达时己错过允许的登岛时间。</p> <p class="ql-block">海湾周边的罗西里丘陵(Rohossili Downs)耸立在绵延三英里的广阔海滩之上,低处涌浪翻滚海天一色;高处数十米高的崖岸上,青草依依,移动的白羊点缀其间,静动之间视野中景色让人心神旷怡。</p><p class="ql-block">当日有一对新人家庭数十口人在一崖顶聚会。 风和日丽、环境赏心悦目,在此地家庭聚会,确实一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更高处有一滑翔伞娱乐处,一只只色彩各异单人滑翔伞由山坡高处飞起,蓝天白云间在山坡和海湾上空盘旋。</p> <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前往海滩有数百米距离,临近海滩时有一小段较为陡峭的路。当日在这段陡峭之处,遇到一位滑翔伞操作失败后落入海水的伞者,周身湿透正抱着沉重的伞具费力往上爬。我们家领导看到头盔下竟是一女子,忍不住夸了一句:Well done。一反英国人的习惯,女子竟无应答,低头匆匆从我们面前走过。半晌领导才反应过来:别人是失败落水,众目睽睽下在海水中挣扎努力多时,方得登岸,落汤鸡般已自感不堪……。</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腾比( Tenby)威尔士南部著名的海滨小镇。我们入住酒店高居于海岸悬崖之上。小镇吸引人的是绵延三英里的细沙滩和彭布罗克郡海岸小径、13世纪的中世纪城墙,包括五拱门瓮城门楼(Five Arches Tower)。</p> <p class="ql-block">Tenby 沙雕,此处有救生站可下海游泳。</p> <p class="ql-block">滕比中世纪城墙- 英国保存最完好、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墙之一,被誉为中世纪城墙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依托古城墙堡顺形就势建造的酒店,外观简朴,内部可是豪华星级酒店水准。</p> <p class="ql-block">离岸不远的圣凯瑟琳岛受潮汐影响,低潮时通过城堡海滩与滕比相连。岛上有一座建于19世纪的帕默斯顿堡。</p><p class="ql-block">威尔士真是古堡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第五天 圣戴兹(St. Davids)城</p><p class="ql-block">位于威尔士西部的圣戴维斯是英国最小的城市,小城以圣戴维斯大教堂 (St Davids Cathedral)闻名于世,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教徒的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圣戴维斯是一名优秀的传教士被尊称为威尔士圣徒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据说他曾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并从那里带回了一块石头,公元六世纪选择这片荒野而美丽的土地作为他修道院的所在地。 其后该处作为他的圣陵在整个中世纪都是一个受欢迎的朝圣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人不断对其尊称崇拜</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1</span>2世纪后人在这块古老宗教建筑的圣地修建了这座暗紫色砂岩建成的教堂, <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那块石头现仍安放在圣大卫大教堂的祭坛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123年,当时的教皇授予 St. Davids 教皇特权,便</span>其成为西方世界的朝圣中心。教皇言称:“两次圣戴维斯朝圣相当于一次罗马朝圣,三次朝圣相当于一次耶路撒冷朝圣”。</p><p class="ql-block">当年大教堂以其建筑风格而闻名,现仍存圣大卫圣殿、主教宫殿遗址以及各种小教堂、陵墓和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毗邻大教堂的主教宫殿遗址,当年在高尔主教(1328-1347)的领导下,大教堂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建,修建了圣坛屏风和主教宫 - 旨在永久纪念他的主教生涯。</p><p class="ql-block">如今,主教宫已成为废墟,但在管理者的打理下,其内干净整洁,青草依依背景衬映下,仍是一道景致。</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建于圣大卫修道院的遗址上,因其存在而被视为朝圣之地。圣殿是朝圣者的聚集地,内有描绘重要人物的圣像。</p> <p class="ql-block">气势宠大么教堂大厅中殿</p><p class="ql-block">大教尝建筑风格引人注目,大教堂的每个礼拜堂都有精美华丽的天花板。最古老的部分是中殿。头顶上方是独一无二的木质中殿天花板(<span style="font-size:18px;">Nave Ceiling)尤其引入注目</span>。建于1530年代,装饰华丽堪称雕刻杰作,是英国独一无二的大教堂天花板。</p><p class="ql-block">它主采用威尔士橡木制成,下方悬挂着22个华丽的雕花吊坠,每个吊坠高1.5米,宽略超过1米。中殿屋顶的侧面和角落也装饰着半吊坠和四分之一吊坠。</p> <p class="ql-block">玫瑰窗 (Rose window)</p><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以满足新的需求和风格。位于西南角的中殿,一圆形的“玫瑰”窗。让其闻名的奇特之处,在于它拥有三个不同的窗框,分别代表了大教堂历史的不同阶段。</p><p class="ql-block">最矮的封闭窗框可追溯到12世纪。14世纪,高尔主教希望获得更多的室内采光,于是建造了更大的窗户,从更大的弧形窗框中可以看出这一点。19世纪再次翻修窗户时,为留下这扇窗户的历史, 特意保留了原先两次窗框。</p><p class="ql-block">现今窗玻璃是威廉·莫里斯公司20世纪的彩色玻璃。</p> <p class="ql-block">1611年《日内瓦》英文版圣经</p><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宝库收藏了一系列珍贵文物,包括中世纪手稿、礼仪用品和橡木雕刻件,展现了圣戴维斯教堂的基督教崇拜和学术历史。</p><p class="ql-block">教堂图书馆还有首部威尔士语的圣经,及早期基于希伯来文和希腊原文翻译过来的英文版圣经。</p> <p class="ql-block">微雕花的圣水盆 - <span style="font-size:18px;">制作于12世纪</span>,基督徒在这里通过洗礼开启他们的信仰之旅,通过水的洗礼“重生”,加入教会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之际,投币点烛,虽不是信徒但仅以此表示敬意。 留意到烛台旁有几句关于点蜡烛的短语, 极有哲理,此中可理解为何信徒多宅心仁厚。</p><p class="ql-block">下为泽文大意:</p><p class="ql-block">点燃蜡烛是一种祈祷:即使我们熄灭,它依然燃烧,在他人心中点燃我们已献上的祈祷。</p><p class="ql-block">点燃蜡烛是一个寓言:即使自身燃尽,它也能照亮他人。基督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生活,使我们在世上闪耀光芒。</p><p class="ql-block">点燃蜡烛象征:爱与希望。耶稣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但凡信我者,便不在黑暗里。”</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走出,己是午后。考虑到当天返回伦敦尚有5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便未在小城做更多逗留,启程返回。</p><p class="ql-block">此次出游,蜻蜓点水般从威尔士北部,中部到南部转了一圈 , 领略了威尔士的山水风貌,印像颇佳。我们应当还会再来, 但会换一种方式,选择一小城或村镇,一地多日充分体验威尔士的乡村风貌。</p><p class="ql-block">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