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距贵阳市中心城区29千米,距花溪城区12千米,为明清两代军事重镇。</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的青岩古镇,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道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一段,起着沟通贵州到广西、广东的通道作用。青岩古镇也是贵州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遍布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等众多古迹。</p> <p class="ql-block">2005年9月,青岩古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p class="ql-block">2017年2月,青岩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的南门名为定广门,是古镇四座城门中规模最大、最具历史价值的一座,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曾作为军事要塞扼守贵阳南大门。 </p> <p class="ql-block">定广门采用巨石筑于悬崖之上,融合了军事防御与建筑美学,城门主体由青石砌筑,两侧城墙延伸至山体,形成天然屏障。作为古镇的南大门,其规模和气势均超过其他三门,现存城墙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城防功能。</p> <p class="ql-block">定广门内的赵理伦百岁坊,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奉旨建造的。它是一座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的石牌坊,高9.5米,宽约9米。精心雕琢的石牌坊,在蓝天白云之中,显得空灵。正中的横额上,镌刻着道光皇帝的题额,正面是“七叶衍祥”,背面是“升平人瑞”,上端有“钦赐”二字。抱柱的四对石狮子非同寻常,不是站狮,也不是卧狮或蹲狮。八头狮子仿佛是从高山上俯冲下来,富有灵性。</p> <p class="ql-block">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是青岩古镇现存的三座清代石牌坊之一,位于古镇南城门入口处,与赵理伦百岁坊共同构成空间序列的起始点。 </p> <p class="ql-block">该牌坊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旨在表彰周朝忠的妻子王氏及儿媳刘氏的节孝事迹。王氏含辛茹苦抚养儿子,刘氏则侍奉婆婆至高龄并抚育子孙,二人事迹被皇帝嘉奖,题赠“为黔疆扶正气”以示表彰。 </p> <p class="ql-block">采用四柱三间三楼四阿顶式,高约9.5米,面北背南,四柱南北两侧配有云鼓护柱。 </p> <p class="ql-block">横梁上方雕有“二龙抢宝”图案,梁柱间饰以荷花浮雕,匾额刻有“圣旨”二字。</p> <p class="ql-block">中门对联“八十载心血频枯,绕膝含饴为我遗孤坚白璧”反映了其孝道内涵。</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石板铺地,路两边商铺林立。</p> <p class="ql-block">赵公专祠位于青岩镇南街,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3年),原为纪念青岩团务总理赵慰三(本名赵国澍)的专祠。</p> <p class="ql-block">赵国澍因咸丰年间主导抵御石达开军队、引发"青岩教案"等历史事件闻名,死后追封太常寺卿、骑都尉。专祠初期主要承担祭祀功能,至民国时期仍保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要收门票,每人50元。</p> <p class="ql-block">龙泉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修,现为青岩古镇内规模最大的寺庙,占地3500余平方米,以三进四合大院的建筑群和独特的文化历史著称。</p> <p class="ql-block">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时,龙泉寺曾作为教学基地,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要收门票,每人50元。</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北城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约137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古镇北部的军事防御与交通枢纽。作为青岩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北城门与南城门共同构成古镇的城防体系,兼具军事、交通功能。</p> <p class="ql-block">北城门采用砖石结构城楼与木结构屋顶的组合设计,整体建筑雄伟壮观,融合了明清时期南方古建筑风格。城门上方石匾刻有“青岩北门”四字,书法遒劲有力。城楼为重檐歇山顶,青灰瓦面,泥塑脊饰,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北门登城墙。</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现存城墙为明清时期军事防御体系的核心部分,采用青石砌筑,依山势绵延约2000米,现存定广门等城门及部分墙体,兼具历史价值与建筑美学特征。</p> <p class="ql-block">城墙高约6米、厚3米,设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门上建城楼用于瞭望与射击,墙体采用青石与糯米浆混合黏合剂砌筑,坚固异常。</p> <p class="ql-block">可远望城外北面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西城门下,到西街,后转南街。</p> <p class="ql-block">青岩古镇西城门与定广门(南门)、北城门等共同构成古镇防御体系,现存城门为修复后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古镇民居多为青石板铺就的狭窄街巷,房屋采用石砌结构,墙体厚实、门窗较小,具备防御功能。屋顶采用重檐悬山式设计,适应贵州多雨气候,层层叠叠的屋檐既增强防御性又丰富了建筑美感。 </p> <p class="ql-block">七律·青岩古镇南门至西门行吟</p><p class="ql-block">定广门高巨石悬,青岩古道六百年。</p><p class="ql-block">八狮俯冲赵公坊,节孝擎天周氏贤。</p><p class="ql-block">城堞依山龙泉绕,西街转角马帮连。</p><p class="ql-block">重檐悬山浙大迹,五A风光续史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