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Day7/2025.5.14. 巴嘎乡-札达县纪行:自巴嘎乡启程,一路穿行于札达土林的磅礴地貌间,尔后转道探访神秘的古格王国遗址,饱览尽兴后折返,最后抵扎达县,夜宿独具特色的札达土林城堡酒店。行程为270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巴嗄乡启程前往札达县的路况不错,还翻越了一个海拔5160米的垭口。这段路程,让我们得以饱览一段堪称漫长的喜马拉雅山脉风光,雪山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即便早已习惯了高原的壮阔,此刻依旧被这份磅礴震撼得说不出话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经过约四个小时的翻山越岭之后,直到车子猛地拐过一道山梁,札达土林便猝不及防地撞进眼帘,那一瞬间,被这地质奇观惊呆了。这里的土林形态万千,有的似城堡,有的似宫殿,有的似佛塔,还有的似人物、动物和器物……更多的是纵横交错的沟壑,被风雨雕出层层叠叠的褶皱,远看像凝固的巨浪,正欲席卷天地,仿佛带你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这里哪是什么"土林",分明是大地镌刻了百万年的诗,每一粒尘埃都藏着时光的韵脚。</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注:札达土林是札达县的地貌风光区。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其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是海拔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i>形态多样的土林,参差嵯峨,仪态万千,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无论是形态还是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i></p> <p class="ql-block"><i>远远望去,土林层峦叠嶂,跌宕起伏,波澜壮阔。</i></p> <p class="ql-block"><i>站在土林之巅,索性敞开双臂。风裹着沙砾掠过指尖,带着百万年的沉厚气息。仰头时,天是泼翻的靛蓝,仿佛伸手就能触到。脚下哪是什么平平无奇的土?分明是造山运动以雷霆之力托起的大地筋骨,经流水凿刻、风沙研磨,才把松散的尘泥焐成了磅礴的史诗。</i></p> <p class="ql-block"><i>土峰拔地而起,俨然一座巍峨宫殿。</i></p> <p class="ql-block"><i>土柱孤绝而立,恰似历经千年的佛塔。</i></p> <p class="ql-block"><i>那些土丘像是被时光用手指层层堆叠起来,每一道纹路都浮出清晰的轮廓,仿佛能顺着这些褶皱,触摸到远古河湖的潮汐、风沙掠过的轨迹,连空气里都飘着沉淀了亿万年的厚重感。</i></p> <p class="ql-block"><i>札达土林岁月镌刻的奇观,荒野间的梦幻地质画卷。这样的地方,值得狠狠点个赞!</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札达土林作为喀斯特地貌,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被誉为“中国的唯一,世界的典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午游览古格王国遗址。古格王国遗址,这座建于公元十世纪的神秘古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雨,最终于三百多年前神秘消失,只留下这满是残垣断壁的遗址,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当我走进了这片神秘的区域,眼前的景象让我震撼不已。遗址最核心的城堡建在一座三百多米高,近乎于垂直陡峭的黄土山上,站在山脚仰望,只觉山势险峻,山顶的宫殿仿佛与天相连,让人不禁感叹古代藏族人民的智慧与勇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沿着山脚向上,途中密布着人工开凿的洞穴,星罗棋布地嵌在黄土岩壁间。它们大小错落,形态各异:有的幽深静谧,曾是僧侣潜心修行的禅房;有的低矮朴素,留存着平民生活的烟火痕迹;还有的扼守要道,显然是当年警卫轮岗的哨卡。这些洞穴如同凝固的时光胶囊,默默诉说着古格王国曾经的市井喧嚣与信仰虔诚。</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注:古格王国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古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古国。古格王国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象泉河畔。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由吐蕃王室后裔所创于公元10世纪前后创立,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藏传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国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i>远远望去,那座耸立在黄土山上的古老城堡,气势恢宏,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它曾经的君临天下。</i></p> <p class="ql-block"><i>遗址占地72万平方米,分上(王宫)、中(寺庙)、下(民居)三层,现存房屋洞窟600余座、佛塔28座、寺庙5座。</i></p> <p class="ql-block"><i>这些洞穴多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i></p> <p class="ql-block"><i>坛城殿位于土山顶部,是山顶唯一保存有屋顶的建筑,修建于15世纪。它是一座胜乐金刚坛城殿,专为王室举行佛教仪式而建。</i></p> <p class="ql-block"><i>遗址被密集的土林地貌环绕,城堡建筑与土林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荒漠景观。</i></p> <p class="ql-block"><i>与古格王国遗址相对的寺庙是托林寺。</i></p> <p class="ql-block"><i>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王国第一代国王德祖衮的长子拉喇嘛益西沃创建,是古格王室的皇家寺院,也是阿里地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高反的缘故,我只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便不得不停下脚步。好在陈先生和索朗一直陪着我,缓缓走到山下的景区咖啡室。点上一杯拿铁,指尖触到杯壁的暖意时,抬眼便是窗外壮阔的遗址风光,断壁残垣在阳光下静静矗立,风里仿佛还飘着远古的回响,倒也算是另一种别样的体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古格王国的无尽遐想,离开了这片神秘的土地,古格王国遗址这座神秘的古城,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所留下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却永远不会被磨灭。它就像一部无言的史书,等待着后人去解读,去发现它背后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返程札达县城,办妥入住稍作歇息后,索朗特意带我们绕到县城旁的小山坡。站在坡顶眺望,“日落金山”的盛景正铺陈开来:前景是烟火渐起的小城轮廓,背景是层叠起伏的土林被夕阳染成一片金红。天地间的光影在此刻达成了最微妙的平衡,每一寸都美得恰到好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随后来到托林广场,这里视野开阔,却又透着几分恰到好处的静谧。不远处,成群的佛塔静静矗立,砖石的轮廓在天光下勾勒出沉稳的线条。历经漫长岁月的沉淀,塔身透着淡淡的庄严与祥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流转千年的人文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到广场的另一侧,象泉河缓缓流淌,为这片高原小城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佛塔的静穆与河水的流动在此交织,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高原风光画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注:象泉河,藏语称为“朗钦藏布”。它发源于冈底斯山南坡,流经札达盆地,穿越喜马拉雅山后汇入印度萨特季河。象泉河是札达县的母亲河,也是西藏西部重要的古代文明发祥地,象雄文明、古格王国都在其流域范围内。在札达县境内,象泉河长度为385公里,流域面积达26022平方公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