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一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重要法律,涵盖生物安全的定义、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各领域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内容,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2024年4月26日进行了修正 ,以下为你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旨在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适用于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与动植物疫情、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微生物耐药、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以及其他相关活动。</p><p class="ql-block">2. 生物安全工作原则与体制</p><p class="ql-block">- 工作原则: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秉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原则。</p><p class="ql-block">- 领导体制: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并指导实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与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工作,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建立相应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本区域生物安全工作 。</p><p class="ql-block">- 协调机制构成: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由国务院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科学技术、外交等主管部门和有关军事机关组成,分析研判形势,组织协调相关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成员单位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职责分工开展工作。</p><p class="ql-block">- 专家支撑:设立专家委员会,为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研究、政策制定及实施提供决策咨询;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相关领域、行业的生物安全技术咨询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撑。</p><p class="ql-block">3. 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机制</p><p class="ql-block">- 风险监测预警:组织建立国家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及时察觉潜在风险。</p><p class="ql-block">- 调查评估:依据风险监测数据等,定期组织开展风险调查评估;在特定情形下,如发现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风险、制定或调整相关名录清单、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时,及时开展调查评估并采取防控措施。</p><p class="ql-block">- 信息共享与发布:建立统一的国家生物安全信息平台,实现生物安全数据、资料等信息共享;明确重大生物安全信息和其他生物安全信息的发布主体,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散布虚假信息。</p><p class="ql-block">- 名录清单与标准制度: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制定、公布并动态调整生物安全相关的名录或清单;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物安全领域标准,加强不同领域标准的协调和衔接,构建标准体系。</p><p class="ql-block">- 审查制度:对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生物领域重大事项和活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进行生物安全审查,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p><p class="ql-block">- 应急制度:建立统一领导、协同联动、有序高效的应急制度,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处置、救援和事后恢复等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按命令依法参与。</p><p class="ql-block">- 调查溯源制度:发生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生物安全事件时,组织开展调查溯源,确定事件性质,全面评估影响并提出意见建议。</p><p class="ql-block">- 国家准入制度:建立首次进境或者暂停后恢复进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高风险生物因子国家准入制度 ,严格把控外来生物风险。</p><p class="ql-block">4. 各领域生物安全管理</p><p class="ql-block">- 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及时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发生疫情时,迅速采取隔离、扑杀、消毒等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p><p class="ql-block">- 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实行分类管理,鼓励安全、有效的研究开发应用活动,同时要求严格遵守伦理原则和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确保研究开发应用过程安全可控。</p><p class="ql-block">-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安全评估制度;明确实验室设立单位的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实验室从事实验活动的安全要求,包括实验人员资质审核、实验操作严格规范、菌(毒)种和样本妥善管理等,防止病原微生物泄漏和扩散。</p><p class="ql-block">- 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国家加强对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对人类遗传资源的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