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19489主要内容

甘肃 薇荷 (wsw)+魏莲花

<p class="ql-block">国标GB19489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规定了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和安全管理基本要求,适用于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具体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范围:明确标准适用范围为涉及生物因子操作的实验室,规定了不同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实验室相关基本要求。</p><p class="ql-block">2. 术语和定义:对气溶胶、事故、生物因子、危险识别、风险控制等术语进行定义。</p><p class="ql-block">3.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实验室活动涉及致病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风险评估,考虑生物因子特性、被误用风险等多方面因素。风险评估由专业人员进行,需记录过程,定期复审。应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优先消除危险源,再考虑降低风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p><p class="ql-block">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防护水平依次升高。以BSL - 1至BSL - 4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防护水平,以ABSL - 1至ABSL - 4表示包括动物活体操作的实验室防护水平。应依据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和风险评估确定防护水平。</p><p class="ql-block">5. 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实验室选址、设计和建造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考虑防火、安全保卫等要求,建筑材料和设备需合规。要控制对各类危险源的防护水平,保证工作环境安全,防止危害环境。室内环境参数应符合要求,并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动物实验室还需考虑动物相关潜在生物危险的防护。</p><p class="ql-block">6.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包括对生物安全柜、防护服、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如高压灭菌器、洗眼装置等)的要求,不同防护级别实验室有不同配置标准。</p><p class="ql-block">7. 管理体系: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方针、目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明确人员职责,制定文件控制、安全检查、事件报告等程序。</p><p class="ql-block">8. 管理要求:涉及人员培训与管理、实验室准入、标本管理、试剂和耗材管理、设备管理、废物处置等方面,要求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上岗,对实验室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审批,规范各类物品管理和废物处置流程。</p><p class="ql-block">9. 应急处置:实验室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如生物安全事故、火灾等)制定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定期进行应急演练。</p><p class="ql-block">10. 附录:包含一些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如不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实验室的检测项目示例、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为标准实施提供进一步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