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在苏州文化人孔维坤的安排下,来到了桃花坞唐寅祠,总经理王尊先生接待了我们一行,北美中国文化艺术协会柳海会长、无锡文化名人郜峰、张文,苏州作家张建平听取了王总的介绍,参观了全园。</p><p class="ql-block"> 在江南那如烟如雾的细雨里,苏州桃花坞就像一个藏着秘密的宝盒,里面装着和“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有关的故事。这一片1.84平方公里的地方,不仅连着古城的文脉,还是咱们后人追寻唐寅足迹、感受吴地风雅的好地方。沿着廖家巷前新街往前走,老远就瞧见1800年建成的唐寅祠那飞檐翘角,现在是两路四进的格局。东路有祠堂、天章阁、才子亭,西路大殿的木构架和山墙,透着浙派建筑的古朴劲儿。走进祠里,能看到唐寅书画的复刻作品,还有桃花坞木版年画体验店、炉缘阁这些文化空间,游客能亲手感受吴地非遗的魅力。去年唐寅故居文化区开街,唐寅祠成了又能展示又能互动的文旅地标,和旁边清重建的文昌阁凑一块儿,像一幅有文化根脉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 从唐寅祠西向北沿亚朵宾馆向东走,就到了唐寅故居遗址。在明弘治十六年,也就是1503年,唐寅在这儿建了“桃花庵”,还写下了“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么有名的句子。现在这遗址以“学圃堂”“寤歌斋”为中心,把《桃花庵歌》里的田园风光给复原了。东路双荷花池上有石板小桥,池子周围堆着湖石,种着桃树;西路水阁“寤歌斋”挨着池子建,墙上题着“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唐寅的手迹,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他隐居时“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的悠闲样儿。故居里连厨房、书房这些生活场景都复原了,学圃堂里《十才子图》屏风,把唐寅和文征明、祝枝山他们诗酒唱和的热闹场面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桃花坞可有意思了,老宅子和新玩意儿碰出了不一样的活力。唐寅故居遗址里有评弹咖啡馆、非遗旗袍体验店,亚朵酒店试运营让旅游的事儿更丰富了,正在修的美术馆以后能让文化活动更多。在这儿溜达,既能在唐寅祠感受“修旧如旧”的用心,又能在桃林里听评弹小调,还能自己动手印一幅木版年画。就像唐寅说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现在的桃花坞稳稳当当的,让六百年前的诗意在今天接着流传,成了苏州古城里一颗“吴韵悠长”的文化明珠。</p><p class="ql-block"> 王总今天非常忙,忙碌中在唐寅亲笔书写的“珍馐录”百年老面馆给我们安排了中餐,我从小在苏州长大,吃面走遍了苏州的小街大巷,这碗面可能也是首届一指了,色、香味十足。</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