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瓷欣赏之明成化官窑斗彩飞马纹瑞兽天字罐

陈志敏~正阳堂古董

<p class="ql-block">笔者收藏有一件明成化官窑斗彩飞马纹(也有人称之为海马纹)瑞兽天字罐。该罐造型规整精致典雅,小口短颈丰肩鼓腹平底大圈足,从各个角度欣赏,皆感觉稳重端庄精致典雅。胎轻体薄,胎质洁白细腻,釉水匀净洁白细腻肥润如脂。该罐带盖总高约14.1、罐身高约12.5、口径约7.5、圈足约11.2厘米,盖子高约2.8、口径约8.8厘米。是很经典的成化官窑特有的小罐造型。在成化同类型的罐中,该罐体型饱满丰润,属于成化官窑罐类器型较大的一种。笔者早年收藏一件与该罐造型、纹饰同款的也是斗彩飞马纹天字罐,带盖总高才8.5厘米,也是全品精品珍品。文章后面就有附图。请读者鉴赏。“天”字罐瓷器,是业界公认以及故宫档案记载是成化皇帝御制御用的官窑器,以斗彩居多见,青花也有,是成化官窑瓷器中品级最高的,被誉为“官窑中的官窑”。此外,还有更多见的署“大明成化年制”官窑款的各式小罐。这类小罐,造型一改之前永宣和空白期的胎厚体重的普遍现象,而显得“胎薄体轻”的特点,更显得成化官窑瓷器胎釉精细、精巧灵动、如玉如脂的精湛绝伦的製造技艺。该类小罐究竟是什么用途的,笔者也不太确定。记得有一个业界大藏家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过,天字罐应该是成化皇帝与宠妃万贵妃在一起饮酒时的装酒容器。笔者认为有道理。至于其它的解释。不知诸位读者有何看法?敬请指导!谢谢</p> <p class="ql-block">该罐口沿外青花绘画双旋线,肩部以斗彩黄彩绘画一圈变形覆莲瓣纹,与罐底部的斗彩黄彩仰莲瓣纹相对应。绘画精细规整。腹部主纹饰以斗彩绘画两对四只飞马纹,腾空飞跃与波涛汹涌之上,蓝天白云之中 两两相对,互相追逐嬉戏,一组两只飞马为斗彩黄彩,一组只见青花勾勒出的飞马纹,马身失彩了空白,而只剩四只马蹄还有暗褐色的挂彩,彩料厚实粗糙,即是著名的成化官窑的“姹紫”彩料。而该飞马身上的空白处原本是什么颜色呢?笔者依据该罐盖子上矾红彩飞马纹以及笔者早年收藏一件同款的小天字罐彩料绘画特点,判定应该是矾红彩。因为成化斗彩彩料是釉上彩,且为低温彩,上彩后入窑800°即可烧成。在保存环境和长期以来流传过程中,矾红彩料是最容易脱落的。飞马之间有斗彩云纹,也有青花云纹。青花发色淡雅沉稳,勾勒平涂。显然是典型的成化官窑平等青花料。飞马纹下的海水波涛,是斗彩绿彩。侧光看到彩料周围有浓淡不一的七彩哈利光 绿彩上尤其明显。斗彩彩料老化痕迹明显自然,肉眼可见。50倍放大镜下看,彩料胎釉老化痕迹丰富,自然天成,是几百年下来的各种复杂环境下的自然氧化而成的现况。已知的公开资料显示同款飞马纹瑞兽天字罐馆藏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国立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馆藏。其它地方博物馆或许有馆藏,但公开资料没显示。青岛市博物馆馆藏有一件成化斗彩穿花螭龙纹天字罐。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有目前已知全球唯一一件飞象纹瑞兽带盖天字罐。2001年伦敦苏富比秋拍有一件缺盖及口部缺失磨平的飞马纹天字罐残器,成交价折合为人民币1130万。2025年北京保利春拍有一件缺盖穿瓜螭龙纹天字罐,成交价为1859万元人民币。</p> <p class="ql-block">该罐底部釉面侧光看微微橘皮纹,釉水细腻如脂,老化明显。圈足露胎处,修胎精细,老化痕迹明显自然,几百年长期氧化的包浆浓厚润泽,微泛火石红,爽滑细腻。该罐经最新科技仪器检测年份显示为成化十二年即公元1477作品。距今有五百多年历史。保存品相除了两个飞马的彩料磨损缺失,其它地方皆是完好原装原样,还带有原装盖子,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一件博物馆级的珍品。见者吉祥!</p> <p class="ql-block">该图为笔者早年收藏的同款天字罐,高约8.5厘米。属于小器型。科</p><p class="ql-block">技仪器检测年份显示为成化七年即公元1472年作品。全品精品珍品。</p> <p class="ql-block">该图为笔者早年收藏的同款天字罐,高约8.5厘米。属于小器型。科技仪器检测年份显示为成化七年即公元1472年作品。</p> <p class="ql-block">该图为笔者早年收藏的同款天字罐,高约8.5厘米。属于小器型。科技仪器检测年份显示为成化七年即公元1472年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阳堂主于2025.7.29.</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大藏家马先生在电视节目中展示的观复博物馆的藏品~成化官窑斗彩飞象纹瑞兽天字罐。盖子为马先生自己后配的。</p> <p class="ql-block">下图为大藏家马先生在电视节目中展示的观复博物馆的藏品~成化官窑斗彩飞象纹瑞兽天字罐。盖子为马先生自己后配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