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石晴光:川西高原的星际诗篇——川西行之五

水清浅

天气异常晴朗,我终于穿越了318的沟沟壑壑,踏入了道孚八美的墨石公园。<div><br></div><div>扑面而来的是川西惯有的蓊郁青绿,再加上7月大片大片盛开的黄色油菜花,瞬间就像进入了川西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大世界。</div> 自初春伊始,直至仲夏时分,油菜花便在中华大地上绵延展开一场历时半年的大迁徙,其金黄的色彩染遍上亿亩土地。这种震撼人心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div>此时七月的阳光慷慨地洒向川西高原,晒的我的脸颊发烫,有人说:川西高原的紫外线比你前男友的良心还毒。哈哈哈哈,可真是如此,我就算戴着防晒口罩都有火辣之感。</div><div><br></div><div>当我站在墨石公园的观景台上,眼前展开的是一幅银灰与浅蓝交织的巨幅画卷。</div><div><br></div><div>晴空下的糜棱岩石林褪去了雨日的深沉,显露出清冷如月表的气质,岩壁线条在高原强光下锐利如刀锋,与远方的雅拉雪山构成一曲冷色调的交响曲。</div><div><br></div><div>这一片浩瀚的石林,群峰如最纯的18°灰皴染的巨幅山水,在3500米的高原上绵延起伏。在七月氤氲的水汽中,显露出最鬼魅的容颜——断裂带的岩层经亿万年挤压、风化,终以脆弱之躯雕琢成大地最桀骜的骨骼。</div> 石林如战舰阵列刺向苍穹,背景映衬着油菜花田与远山,构成刚柔并济的视觉诗篇。<br> 路边的尼玛堆带给人们视觉的引领与情感的伸延,这里也是信仰聚集的地方。 骑马的游客三三两两在碧绿的山坡上驰骋。 据说墨石公园很适合拍酷酷的人像,但自己并不想折腾,于是蹭拍起小姐姐来。<div><br></div><div>当我用指尖近距离轻触岩壁,浅灰色石粉簌簌落下,如同触摸时间的骨灰。但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些石林就像水泥铸就,真的让人不可思议觉得假。<br><br>而当地藏民曾误以为这是可燃烧的煤层,开采后才发现这些含钙盐的岩石竟会“呼吸”:湿度变化让它成为天然的调色板,晴日灰蓝如月岩,雨时苍黑如玄铁,这才是它最为奇妙之所在,它当之无愧成为干湿变化的晴雨表。</div> 不知名的花草将荒凉与生机在此达成神圣契约。<br> 这些祈福的装饰在风过之时就如同风铃一样发出清脆之声。 我到处寻找《鬼吹灯》中的奇幻场景,像亦或不像,我均不能确定。<br> 栈道蜿蜒深入,嶙峋怪石在烈日下投射出锐利阴影,像刀尖倒映在山体上,泛着幽兰的寒光。 当地人称墨石公园为“中国地质百慕大”,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被封存在这片5平方公里的秘境里,而我们人类不过是偶然闯入的短暂过客。 背着泉州带去的簪花基本没怎么拍,快出景区时给没见到的土拨鼠玩偶戴上拍了一张。 离园时回望,也让我心中叹息: 这些最恒久的奇迹往往最脆弱,恰似我们追寻的远方——终将消逝。而我还是很幸运的,能在有生之年与之邂逅擦肩,心中已无遗憾。<br> 我们在途中停车服务区远眺雅拉雪山,藏语中“雅拉”意为“舍得”,雪山以融雪滋养草原,石林以风化献祭美景。从雪山到石林,忽然彻悟:自然万物皆在舍与得间成就永恒。 以下为手机摄影 途中的风景都美的不要不要的,不靠车窗,身子扭曲成麻花了才用手机拍了几张可看的。 站在“异域星球”区的嶙峋怪石间,恍惚置身《星际穿越》的片场——人类对未知的向往,终在此刻与大地古老的记忆共振。 手机墨石公园全景照。 手机雅拉雪山近景照。 雅拉雪山停车服务区手机全景照。 318沿途风光真的美如画,晴天时路况都相当好,一边的溪水激流潺潺,停不了车就用视频代替眼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