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被查!反腐风暴刮进佛界少林寺|传说网

中国传说网

<p class="ql-block">根据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的官方通报及后续权威信息,少林寺住持释永信已被正式调查。表明反腐风暴已经刮到宗教领域。此一事件的核心进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壹|官方通报核心内容</b></p><p class="ql-block">1、涉嫌刑事犯罪</p><p class="ql-block"> 释永信被指控挪用侵占寺院项目资金及资产(如门票收入、商业投资款等),构成职务侵占罪或挪用资金罪。其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0%掌控少林寺商业体系(年收入超3亿),但财务长期未公开审计,资金流向存疑。</p><p class="ql-block">2、严重违反佛教戒律</p><p class="ql-block">官方首次确认释永信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直接违反佛教“不淫欲”根本戒律。 2015年举报其“有私生女”时,调查组称“收养弃婴”、“无实据”;此次通报彻底推翻此前结论。</p><p class="ql-block">3、宗教身份处置</p><p class="ql-block"> 中国佛教协会于7月28日公告,认定释永信行为“性质十分恶劣”,注销其戒牒(僧伽身份凭证),剥夺其教职人员资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贰|事件背景与历史争议</b></p><p class="ql-block">1、长期举报与调查包庇疑云</p><p class="ql-block">2015年弟子释延鲁(化名“释正义”)实名举报其私生活混乱、侵吞资产,但当时调查结论称“证据不足”。 </p><p class="ql-block">网传涉事女性包括韩明君(释延洁)、关某某等,部分被指育有子女(如韩某恩、刘某亚),但此前DNA鉴定称“无血缘关系”,此次通报间接否定了旧结论。</p><p class="ql-block">2、商业化争议</p><p class="ql-block">释永信执掌少林寺36年,将寺院发展为跨国商业帝国:注册700余商标,成立18家关联公司,海外分寺扩张至纽约、悉尼,2022年斥资4.52亿购郑州地块进军房地产。 </p><p class="ql-block">自称“月薪700元”,却身披16万元金丝袈裟、佩戴千万级佛珠,出行乘坐奥迪Q7,寺院名下15辆豪车引质疑。个人奢靡与寺院收入反差极大应该彻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叁|调查进展与异常迹象</b></p><p class="ql-block">1、多部门联合调查</p><p class="ql-block">消息表明,公安、宗教事务、纪检等部门已介入,调查结果将适时公布。</p><p class="ql-block">2、失联与异常动态</p><p class="ql-block">传说释永信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为2025年5月5日主持法会,此后无公开行程;而其日均更新1.5条的微博于7月24日停更,少林寺内部人员回应模糊(如“等官方消息”、“在外学习”),外联负责人称“近日没看到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肆|影响与后续关注点</b></p><p class="ql-block">1、宗教公信力重创</p><p class="ql-block">信徒质疑香火钱流向(如是否用于供养非婚家庭),少林寺门票从80元涨至180元,但财务从未透明,被批“功德香变提款机”。此类现象在诸多寺庙中类似存在,导致宗教信仰“变味”。</p><p class="ql-block">2、待解核心问题</p><p class="ql-block">私生子具体信息及DNA验证进展;挪用资金规模及是否转移至海外(如澳大利亚1248公顷土地项目)等;舆论认为,若查实历史存在包庇问题,2015年调查组是否需追责?</p><p class="ql-block">3、是否牵扯官商勾连</p><p class="ql-block">坊间质疑,释永信的坐大及之前能够躲过风波,一边发财,一边成为“政治和尚”,疑似有“高人指点”和“背后靠山”。此次被抓,或许还会牵出“大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总之</b></p><p class="ql-block">释永信已被官方确认涉嫌刑事犯罪并严重违戒,目前处于多部门联合调查中。中国佛教协会已注销其戒牒,标志着其宗教生涯终结;但也有人认为,依法治原则,未经法律判决,释永信仍是无罪之人,且也可以通过法律等途径澄清黑白,甚至可能翻案。后续需关注司法调查结果及宗教财务监管制度的整改。多数舆论认为,事件不仅暴露了宗教被资本异化的残酷现实和宗教商业化监管的深层漏洞,也将因私生子与经济犯罪的双重实锤,引发对宗教权力绝对化和宗教回归本愿的系统性反思。</p> <p class="ql-block">世界大同联盟融媒</p><p class="ql-block">传说网®️</p><p class="ql-block">口口相传 </p><p class="ql-block">人人叙说 </p><p class="ql-block">心心结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稿 大同君</p><p class="ql-block">编辑 伊 壹</p><p class="ql-block">监制 慈 智</p><p class="ql-block">出品 传说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