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景迈山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边陲,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境内,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中旬春节过后,我们跟随大侠旅游团去了一趟景迈山,印象美好而深刻。从景洪市到景迈山大约一百三十多公里的路程,景迈山属于山区,上山的路不平坦,七拐八拐的,很容易导致晕车。快到景迈山时,有一段大约三十多分钟颠簸路,全是由巴掌大的石块铺成,网友们称为“搓板路”。为什么要修这种石板路呢?据说一方面石头路的承重能力和防滑性更强,能适应崎岖的山地环境,相比柏油路等更耐用,也能减少雨水冲刷带来的路面损坏。另一方面不铺柏油路是为了保护景迈山的古茶林不被沥青污染。</p><p class="ql-block">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总面积大约19万公顷。是保存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的典型代表。在景迈山,古茶林与原始森林共生,形成林下茶生态系统,上层乔木为茶树遮阴,落叶腐殖层为土壤提供养分。茶树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即可自然生长。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种茶,吃茶,饮茶 ,祭茶,护茶为生活哲学和生活信仰。</p><p class="ql-block"> 景迈山古茶林的茶叶种植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是全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之一,这里有面积较大,年代久远,保存较为完整的人工栽培的古茶林。约公元十世纪到十四世纪,布朗族和傣族的先民到此培育茶树。从元代起,景迈山古茶园的茶叶就是孟连土司敬献皇帝的贡品,还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2017年景迈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到了翁基古寨,住在一户布朗族村民的民宿里。他家楼上楼下共有八间客房。他们靠着祖上留下来的古茶树而生活,采茶,制茶,卖茶。寨子里大部分人家都是这样。翁基古寨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海拔1700米,完整保存着布朗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建筑围绕寨心沿等高线错落布局,均为干栏式传统民居。</p> <p class="ql-block">布朗族姑娘的服饰</p> <p class="ql-block">和布朗族老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和弟妹穿上布朗族服饰秀一下</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到了糯干古寨,这个寨子以傣族为主,完整保留着傣族的原始语言、信仰和传统生活方式,是傣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他们的房屋建筑以传统傣族杆栏式民居建筑为主,底层架空,用于圈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二层有前廊、堂屋、晒台等,用于起居生活。传统民居比例达100%,屋顶挂瓦古朴整齐,形成独特天际线。沿着寨子的古街道走一走,随便走到哪一家都可以进去歇一歇,免费喝茶。和店主聊天,聊一聊寨子里的现况,聊一聊茶叶 ,如果喜欢就买一些。</p> <p class="ql-block">在观景上平台看落日余晖</p> <p class="ql-block">本地特色美食—烤奶</p> <p class="ql-block"> 顺着糯干古寨边上有一条山路走上去,可以看到整个寨子的全貌,古寨的青灰色房顶很有特色,是这片古村落最鲜明的底色。它们多由层层叠叠的青瓦铺就,瓦片边缘带着经年累月的磨损,有的地方泛着温润的哑光,有的则因雨水冲刷显出深浅不一的灰,像被时光晕染过的墨色。阳光好的时候,青瓦会反射出淡淡的光泽,不刺眼,反倒透着股沉静的古意;阴雨天里,整面屋顶又像浸在水雾里,灰得朦胧而温柔,透着岁月沉淀的安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