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与使用中的TDK磁带

东风

<p class="ql-block">磁带的故事要追溯到1928年。</p><p class="ql-block">1928年,德国人基于此前出现的录音磁线的想法,将带磁性的铁粉涂在纸带上用以记录声音,他将这一发明命名为磁带。意识到这个发明有利可图的他为其申请了专利,并希望以此发财。</p><p class="ql-block">他的预感没错;很快,机会就找上门来了。1930年,柏林的AEG(Allgemeine Elektrizitats gesellschaft)公司找上门来,希望能和 Pfleumer合作开发基于磁带的磁听器。双方一拍即合, Pfleumer欣然授权AEG使用自己的专利,于是磁听器的开发便开始了。</p><p class="ql-block">1932年,AEG与路德维希港旗下的化工巨头巴斯夫签署了合作协议:AEG负责开发该系统,巴斯夫负责寻找适合开发磁带的材料。巴斯夫身为拥有丰富经验的化工企业,迅速找到了适合制造的材料,并于 1934 年生产并交付了第一批 50000 米长的磁带。这款早期磁带相比 Pfleumer的实验产品高级不少,它由醋酸纤维素箔作为载体材料,涂有氧化铁漆作为磁性材料,醋酸纤维素作为粘合剂。</p> <p class="ql-block">磁带发明者-巴斯夫</p> <p class="ql-block">但是磁带真正走进公众家中还要到1962年。</p><p class="ql-block">1962年,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紧凑型磁带,而且还很好心的公开了它的专利。这款磁带和我们熟悉的,它的长为100.4mm,宽为63.8mm,厚为12mm;带宽3.81mm,带速47.5mm/s,这一规格后面成了录音卡带的行业标准。</p><p class="ql-block">1976年,先前由Ampex发明的录像带也被飞利浦简化了,家庭录像带风潮正式开始了。其实本来,各大电视广播公司对于家庭用户使用磁带录像机录制电视节目是十分反感的,他们认为这极大侵犯了他们的权利,于是他们将Ampex、索尼、飞利浦等磁带生产商告上法庭,但最后以索尼为代表的磁带厂商胜出了。由此,80年代发达国家的电视观众们才可以用录像带录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p><p class="ql-block">而到了1979年,真正让磁带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东西出现了,它就是由索尼推出WALKMAN系列随身听。Walkman的出现掀起了一场遍及全球的随身听热潮,让磁带成为了那个时期歌曲存储的标配;同时磁带的流行也深刻改变了唱片工业,磁带成了歌手们发歌专辑时的优先考虑对象。</p><p class="ql-block">但是就存储影音而言,磁带还是无法算得上真正优秀的介质,因此在光盘普及后,磁带也越来越少出现在消费者们的视野里。不过磁带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个方向继续续写自己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盒式磁带发明者-飞利浦</p> <p class="ql-block">与菲利普合作发明盒带者-索尼</p> <p class="ql-block">TDK,这家成立于1935年的公司,其名字是东京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英文缩写。在模拟音乐盛行的时代,TDK与Sony、富士公司齐名,被誉为磁带界的三大巨头。如今,让我们一同回顾TDK那些令人瞩目的经典产品。</p> <p class="ql-block">TDK D-C60磁带</p><p class="ql-block">这是1979年生产</p> <p class="ql-block">  在1966年,TDK尚未正式命名其型号,便已率先推出了两款民用磁带。首款名为“Synchro cassette”,意为“同步录音磁带”,而第二款则直接简称为“TDK Cassette”,但同样缺乏具体型号。这两款早期的产品,都采用了纸盒进行包装。</p><p class="ql-block">在TDK的早期阶段,其推出的两款磁带产品均未赋予具体型号,且采用纸盒进行简易包装。</p><p class="ql-block">1968年,TDK隆重推出了首款磁带产品——SD系列,标志着磁带技术的一大飞跃。这款以C为开头的磁带,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正式上市的音乐磁带,更将磁带的应用范围从会议讲话的记录拓展到了音乐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1969年阿波罗登月任务中,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那句著名的“我的一小步,是全人类的一大步”,便是通过SD磁带被永恒地记录下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日本生产</p> <p class="ql-block">TDK OD-C90磁带</p> <p class="ql-block">1980年又迎来了更高端的OD系列一类带的问世,该产品作为SD和AD的升级版,采用了高密度伽马氧化铁材料,虽发行量有限,却彰显了TDK在磁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而在1982年,TDK再次发力,发布了AD-X,这款次高端一类带不仅继承了AD的优良性能,更通过采用伽马氧化铁带基,使其性能接近甚至达到了二类带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美国生产</p> <p class="ql-block">SD系列磁带,作为TDK的首款产品,不仅见证了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更在磁带技术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在登月任务中,由于技术限制,录下的宇航员呼气声和背景噪音略显杂乱,但这并未掩盖其卓越的本质。在当时,SD系列磁带已然是一款令人瞩目的产品,其地位至今仍不可撼动。如今,能够拥有一盒SD磁带,已成为众多磁带爱好者的珍藏梦想。</p> <p class="ql-block">TDK D-60磁带</p> <p class="ql-block">到了1972年,TDK又推出了D系列磁带,这一系列在一类带中脱颖而出,不仅发行量最大,更因红色条纹外盒而备受瞩目。这款产品也成为了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TDK磁带,或许能唤起您深藏的童年记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款备受瞩目的D系列磁带首版,其红色条纹外盒设计使得它在众多磁带中脱颖而出。这款产品不仅发行量巨大,更在中国市场上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这是82年发行的D系列磁带,因其巨大的发行量而广受关注。</p> <p class="ql-block">在长达42年的岁月里,日产1981版D60磁带一直被珍藏着,如今开封后依然能够完好如初地展现其魅力。这一经典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随着SD.D.AD这个大家族的不断壮大,这款磁带也成为了收藏家们争相追捧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TDK D46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D60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D90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D120磁带</p> <p class="ql-block">在1977年,TDK推出了中端一类带AD系列,作为D系列的升级产品。该系列采用了先进的线性伽马氧化铁磁性材料,显著减少了噪音,为用户带来了更加纯净的音频体验。这一创新举措,使得AD系列在市场上备受瞩目,成为了当时热门的音频产品。</p><p class="ql-block">在TDK推出中端一类带AD系列后,其首版产品便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产品不仅继承了D系列的优势,更在音频纯净度和噪音控制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其采用的线性伽马氧化铁磁性材料,使得音质更加出色,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聆听享受。首版AD的成功,为TDK在音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TDK AD60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AD60磁带</p> <p class="ql-block">在首版AD系列取得市场认可后,TDK进一步推出了平行大窗口AD系列,这一新成员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更是融入了创新设计。其平行大窗口结构,不仅提升了用户操作的便捷性,更在外观设计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这一系列的推出,无疑进一步巩固了TDK在音频领域的领先地位。</p><p class="ql-block">继平行大窗口AD系列之后,TDK又推出了大字AD系列,这一新动态在音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字AD系列在继承前代产品优秀特质的同时,通过独特的创新设计,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其大字显示特点,不仅让用户能够更轻松地获取信息,更在整体设计上彰显了简约而不失时尚的审美理念。这一系列的问世,无疑将进一步推动TDK在音频领域的持续领先。</p> <p class="ql-block">TDK AD90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AD90磁带</p> <p class="ql-block">到了1975年,TDK又推出了SA系列二类带,采用独特的钴氧化铁带基,摒弃了常规的二氧化铬材质。这一创新之举使得SA系列在低音表现上脱颖而出,超越了同时代的普通二类带。</p><p class="ql-block">在1975年,TDK继续其磁带技术的革新之旅,推出了SA系列二类带。这款磁带采用了独特的钴氧化铁带基,摒弃了传统的二氧化铬材质,从而在低音表现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这一创新使得SA系列二类带在当时的磁带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p><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提升SA系列二类带的产品品质,TDK在后续版本中引入了镀银贴纸技术。这一改进使得磁带在音质上更上一层楼,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了更为细腻、动人的听音体验。这一创新举措,无疑进一步巩固了SA系列二类带在磁带市场中的领先地位。</p><p class="ql-block">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TDK进一步推出了SA系列大窗口版二类带。这一版本在保留镀银贴纸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增大了磁带窗口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更便捷地查看和确认磁带信息,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这一改进举措,无疑进一步拓宽了SA系列二类带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p> <p class="ql-block">TDK SA-X60二类磁带</p> <p class="ql-block">在1979年,TDK推出了SA系列的升级版——SA-X,这款高端二类带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音频领域的地位。同年,TDK更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发布了首款四类带MA系列。相较于SA系列,MA系列的磁通量提升了两倍,磁能更是高达四倍。这一飞跃性的进步,使得MA系列的音质表现尤为出色,其失真率甚至超越了普通CD,为用户带来了更加纯净、细腻的听觉享受。</p> <p class="ql-block">TDK SA-X90二类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MA-R60磁带 四类带</p> <p class="ql-block">在1980年,TDK继续其创新之路,推出了MA系列的升级版——MA-R。这款磁带重量达到了普通磁带的两倍半,通过采用三层高强精度锌合金压制工艺,显著提升了音乐的动态范围,同时降低了失真率,走带稳定性也得到了增强。其独特的全透明外观设计,不仅展示了磁带的美学价值,更将其推至了一个新的高度。值得一提的是,MA-R堪称TDK的代表作,广受赞誉。随后,在1985年和1990年,TDK又相继推出了MA-XG和MA-XG Fermo等改款型号,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p> <p class="ql-block">TDK AE46磁带</p> <p class="ql-block">继1985年推出的中端二类带SF系列后,TDK在1986年再接再厉,推出了AE系列。这一系列产品,如同D和AD系列一样,成为TDK音频领域的主力普及一类带。与D系列相比,AE系列的档次略高,但稍逊于AD系列。其全部采用透明外壳设计,发行量颇为可观,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与选择。</p><p class="ql-block">AE系列:TDK的畅销之作</p><p class="ql-block">1987年,TDK再度引领潮流,推出了AR-X磁带。这款产品被誉为TDK一类带中的佼佼者,其采用了Avilny磁性材料,并经过深度优化,显著提升了矫顽力和残余磁化量。这使得AR-X在全频段范围内,都能展现出卓越的音乐表现,与二类带不相上下。</p><p class="ql-block">AR-X不仅代表着TDK一类带的最高水准,更是公司全体研发力量的集结之作。自AR-X之后,TDK再未推出过更高水准的一类带产品。因此,这款凝聚了公司心血与智慧的产品,无疑成为了顶级音频领域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TDK AR60磁带</p> <p class="ql-block">在1984年,AD-X的升级版AR系列应运而生。这款高端一类带采用了超细NP氧化铁作为带基,延续了TDK系列的卓越品质。其出现填补了市场空白,让那些不具备二类使用功能的随身听也能欣赏到高品质音乐。</p><p class="ql-block">在1984年,AR系列作为AD-X的升级版问世,标志着高端一类带的崭新篇章。这款产品以超细NP氧化铁为带基,不仅继承了TDK系列的卓越品质,更在市场上独树一帜,让那些追求高品质音乐的随身听用户有了新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TDK SR70二类磁带</p> <p class="ql-block">在1988年,TDK继续其音频领域的创新之旅,推出了二类带CUE系列。这款产品作为SF系列的升级版,以其全透明外壳设计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了SF系列的姐妹款。同年,公司还推出了SF系列的进一步升级版——SR系列,标志着TDK在音频技术上的持续进步。</p><p class="ql-block">到了1989年,TDK再次提升了其磁带产品的性能,推出了SR系列的升级款——SR-X。这两款磁带产品,SR和SR-X,无疑成为了TDK在中期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展现了公司在音频领域的实力与影响力。</p><p class="ql-block">SR与SR-X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在TDK的音频产品历程中,SR和SR-X系列磁带堪称中后期的核心产品。这两款二类带不仅延续了TDK在音频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品质,成为了当时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随着数字音乐在90年代的崛起,TDK逐渐减少了模拟设备音乐磁带的研发与生产。然而,这并不妨碍其在CDing、Super Cding以及Dj系列等产品上的持续创新。这些成熟产品的再版发行,不仅延续了TDK在音频领域的卓越地位,更彰显了其深厚的研发实力与市场洞察力。</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进步,TDK在音频产品的研发上也不断推陈出新。进入90年代后期,其推出的产品主要以彩带为主,其中半透明带设计更是成为了一大亮点,不仅时尚感十足,更在实用性上有了显著的提升。</p><p class="ql-block">在90年代后期至2002年的这段时间里,TDK的产品设计风格持续受到卡通文化的影响。到了2002年,随着宠物主题的二类带DS2的推出,TDK的产品设计风格逐渐发生了转变。这款产品成为了TDK在后期产品设计中的绝唱,标志着其设计风格的新旧交替。</p><p class="ql-block">在2002年之后,随着宠物主题二类带DS2的推出,TDK的产品设计风格迎来了新的篇章。而在这个新阶段,CDing和Super CDing成为了设计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他们以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设计技巧,为TDK带来了新的设计风貌。</p> <p class="ql-block">TDK CDing-II 80二类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CDing-II 80一类磁带</p> <p class="ql-block">TDK DJ.2 64一类磁带</p> <p class="ql-block">上海牌SH-I 60型磁带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空白录音磁带,主要用于音频录制,现已成为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上海牌S-AD60磁带</p> <p class="ql-block">随着磁带模拟音乐和卡座及随身听的流行热潮逐渐退却,一个时代似乎已经落幕。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在短短20年后,模拟音乐又重新崛起,再次向数字音乐发起挑战。这世间的变化,真是难以预料……</p> <p class="ql-block">磁带的历史是一个必然中的巧合,飞利浦盒式磁带的发明者ttens先生被认为是磁带的发明者,但实际上磁带的想法并非他一人所创,而是经过多年努力由多个团队共同开发的。磁带的开发受到了之前类似产品的启发,例如RCA录音卡带和3M的磁带。飞利浦的磁带机在1963年发布,采用了八分之一英寸宽的磁带,并具有自动翻带和优质音质等特点。然而,磁带的初期并不成功,价格高昂且市场定位不准确,但飞利浦通过与索尼的合作,成功推出了更便宜、更易用的磁带录音机,最终使磁带成为一种流行的媒体格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