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行:那拉提空中草原

清风明月

<p class="ql-block">  在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上,有个曾被成吉思汗二太子察合台西征时,命名的"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那拉提(蒙古语)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它是一片令人心醉神迷的土地 ,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天山腹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只为一睹它的绝美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既有群山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它以特有原始自然风貌,向世人展示天山深处一道宛如立体画卷般的风景长廊。</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位于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分为空中草原和河谷草原,我们游览的是空中草原,这片草原平均海拔2200多米,因而被称之为“空中草原”。</p> <p class="ql-block">  乘区间车进入景区,先沿山路爬坡,山坡最突出的印象是它的翠绿,高矮均匀的草坪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不裸露半点地皮,这种绿既养眼又养心,阳光打在道道山梁上,蜿蜒的山脉呈现出明暗交替的轮廓,让绿色显得更有层次,更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  因为一首歌而诞生的《那拉提养蜂女》塑像,屹立在路边。</p> <p class="ql-block">  景区车第一个停靠站点是天界台,天界台是河谷草原与空中草原的分水岭,取意"人间天堂入口,天上人间之界",为草原通天处;</p><p class="ql-block"> 东西两侧凸起的山坡,尤如马鞍子一般,在地理学中被称为"鞍部",站在此处犹如催马扬鞭驰骋于草原。</p> <p class="ql-block">  一下车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大型雕塑,上面写着“那拉提空中草原”。雕塑后面是随着山体走势的阶梯,沿着阶梯走上去,就是被大家认为是草原通天之处的天界台了。</p> <p class="ql-block">  天界台,是空中草原的制高点,我们沿着山脊蜿蜒的木栈道向最高观景台攀爬,栈道上挤满了密集的人流,抬头向高处仰望,前面宛若一条彩色的游龙。</p> <p class="ql-block">  上到最高平台,眼前豁然开朗,脚下是绿色如毯的山巅,正前方是开阔的空中草原腹地,草地上散落着点点毡房和成群的牛羊,再远处是幽幽的青山和洁白的雪峰,转过身就是宽阔的巩乃斯河。</p> <p class="ql-block">  天界台上人很多,都在抢位置与美景同框。站在天界台上,登高望远,此时云层虽厚,但天空透了点蓝,只见雪峰皑皑,碧草连天,一道道山峦勾勒出起伏的绿色波浪,在广袤无垠间流淌。</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巅蓝天白云、群山雪峰、草原森林、河流峡谷、游牧风情尽收眼底,就像一幅色调明快的草原风情画,让人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  这满眼的绿就像是一场极大的视觉盛宴,我第一次发现镜头已装不下它的美,无论怎么拍,都不及眼前所见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我置身在这莽莽的浓绿中,心中感叹,那拉提草原啊!不枉我不远千里万里,急匆匆到这里瞥上一眼。</p> <p class="ql-block">  区间车停的第二站是"天牧台"的草原民俗体验区,一个个白毡房是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归宿地。</p> <p class="ql-block">  天牧台是空中草原的腹地,是哈萨克牧民集中放牧的地方,草地上搭建着各式各样的毡房,有的分散孤立,有的聚成一片,附近就是成群的马牛羊,在草地上悠然吃草,这里的牧草丰盛,牲畜个个膘肥体壮,一幅岁月静好的美好画卷。</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上哈萨克民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深厚历史和草原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这块土地上,曾演绎了2000多年前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乌孙国文化的发展史,至今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哈萨克族牧民就是乌孙国人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族大多喜欢舞蹈,在天牧台有为游客表演的开放性园地,哈萨克族小伙和姑娘为游客表演。</p><p class="ql-block"> 在清脆的冬不拉伴奏下,漂亮的姑娘和小伙跳起哈萨克族风情舞蹈,在姑娘小伙的邀请下,许多游客也参入其中,起舞互动,场面热闹。</p> <p class="ql-block">  游牧人家是那拉提空中草原最后一站,2000多年前,那拉提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乌孙国所在地,哈萨克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牧民人家周边,无数毡房散落于牧区周围。</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雕塑是牧民日常生活的缩影,反映了哈萨克族的传统美德,展示出哈萨克族的智慧精髓。</p> <p class="ql-block">  游牧人家,我感觉是这里最美的地方,下车后,我们沿着草原中的木栈道行走。</p> <p class="ql-block">  木栈道在草地上四通八达,草地上分布着鲜艳的野花,有红的、白的、黄的、蓝的、紫的,蜂蝶飞舞,一派迷人景象。</p> <p class="ql-block">  草地的尽头就是道道山丘,平展的草地蔓延到山坡,山腰是一簇簇茂密黛青的冷杉林,就像是在山丘上布置的盆景,在满眼皆绿的背景下十分协调,骑着马的牧民在山坡上看护着羊群,跑上跑下姿态潇洒,为寂静的山野添加着动感。</p> <p class="ql-block">  近处的草原、山上的松林、远处的雪山,构成了一幅天然的三重合唱。</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成群的牛羊悠闲牧草,蘑菇似的白毡房内炊烟袅袅,草原上尽情追逐嬉戏的哈萨克族姑娘小伙,形成了哈萨克生活的日常图景。</p> <p class="ql-block">  此时,满地的野花,绿肥红瘦,没有桃李的芬芳,牡丹的高贵,娇羞着,柔弱着,或三五成群,或集结成片,看似平淡,却开得安然。</p> <p class="ql-block">  轻快地流淌着的溪流是这样的浅显清澈,溪边上盛开着的黄色小野花和溪水融合在一起,看上去是那样恬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是零星的毡房,在这绿草茵茵、野花遍野的草原牧场,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和哈萨克族的民俗风情,也是旅途中令人愉快的风景了。</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大草原,就像是一个遗落在人间的仙境,它的美丽和魅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无论是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是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都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在那拉提,时间过得很慢,仿佛静止了,这里不缺美景,只待你来邂逅。</p>

草原

那拉提

哈萨克族

毡房

空中

天界

草地

牧民

小伙

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