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根朗诵的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我与朗诵这门艺术的相识相知相恋,话就长了。我最初接触朗诵,是在初中,到现在,有三十年了。那时好像是学校里排演节目(忘了是六一,还是别的节日),我们班的一个女生参与其中,她的节目就是朗诵,我至今还记得她朗诵的是《你,浪花里的一滴水》。多少年了,那个女生朗诵的声音,还不时在我耳边响起:“在这里,我要歌唱一个人,他不是将军,却立下了无数功勋;他不是文豪,却写下了不朽的诗文……他呀,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有时,艺术这东西(这个女生的朗诵,大概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只能说有艺术的形式),是很奇怪的,不知不觉地就会闯进你的世界。当艺术冲击到一个人的心灵,任凭时光流转,岁月变迁,还是难以抹平心里的痕迹。</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知道从此我就有了一根朗诵的弦。</p><p class="ql-block">按一般常理,一个人喜欢朗诵,就会搜集美的诗文,就会张嘴锤炼,直至吐出珠玉之声。这才是朗诵之途,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声音的路。我却不践行,只有少年的一些意绪,在记忆上影影绰绰。现在想想,喜欢与爱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走上文学之路,就是超越喜欢的爱。虽然开始有很多艰难,但是却能一步步克服,一步步走出来。文学与朗诵是两条路,一个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是声音的艺术。两条路,很近,有时还有交集——朗诵是在文学基础上的第二次创作。这是让我欣慰的。</p><p class="ql-block">脑里有一根朗诵的弦,并非时时放在心上。但一遇到有朗诵,就敏感起来,就念起旧梦。记得那是在大学,一个五月,学校里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名为“五月的鲜花”的朗诵大赛,每个系都出有节目。不记得有个人朗诵,都是集体朗诵,配有专门的服饰,青春响亮的声音,不但有声势,还有气势。确实很来劲,只是我不在朗诵者之中。</p><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我从事教育,教语文,与朗诵还是有些关联。在乡村,学生的读书,问题确实不小。好多学生习惯于一个腔调把一篇课文读下来,全然不管声音的抑扬顿挫,情感的起承转合。声音仅仅是声音吗?声音把握的怎样,代表着对作者思想与感情的理解与体悟的深浅。读不好,诵也就没有什么味道。当然,在我从教的这些年,也有学校组织文艺节目的时候,当学生拙于舞,羞于演,怯于唱时,我就推荐他们报个朗诵。别管怎么说,对朗诵,我还有所了解,还有年少时的一点情热与根底,总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吧。</p><p class="ql-block">从高中起,在文学上,我走了二十多年。其间,与朗诵还有交集。比如,这几年,有数位朗诵者朗诵过我的作品,让我感念。第一位是李昌莉老师,我与并不熟识,她从网上看到我的诗,朗诵后,发给我音频,首次用声音鼓励了我的写作;第二位是胡保玲老师,她曾在广播电台工作,她朗诵过我的《你不怕落入凡尘》、《美丽的相遇》、《短诗一组》(她录制音频时,还在感冒中);第三位是邓凤霞老师,她是朗诵我作品最多的朋友,陆续朗诵过我的《心向往之的地方》、《写作时刻》等7篇诗文;第四位是济宁朗诵协会会长晓方老师,她朗诵过我的《又见到她》、《难以忘情》;第五位是济宁朗诵协会副会长邢建文老师,她朗诵过我的《今夜心花怒放》、《今夜无眠》。几位老师以优美的音色,丰沛的情感,让我薄浅的作品,增光添彩,也给我以鼓舞,督促我今后努力写出更多美的诗文。</p><p class="ql-block">忘了哪一年,看过中央台的新年新诗会,不是从头至尾地看,而是看了其中一部分。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还有一些文艺界名人,每个人都朗诵一首现当代的经典新诗。配乐朗诵,光线明暗转换,再加上朗诵者的表情、腔调、肢体动作,绝对是一场朗诵的盛宴。听朗诵(当然还有视觉),真是一种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近几年,还听过一些朗诵家的精彩朗诵,印象深的是徐涛,他朗诵的《美哉,诗经》,那个范,还有朗诵时的激情,就感染了我。让我这个对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并不十分熟悉的人,也通过朗诵,体验到了《诗经》的美,且对它产生了阅读的向往。为此,我还写了一篇相关的短文。这就是朗诵的力量。几分钟,就让你想走近一本书。</p><p class="ql-block">今年五月二十七日,我有幸应济宁市朗诵协会之邀,去作了一个《人生要有诗与远方》的讲座。很高兴,在现扬,见到了济宁朗诵界很多喜欢朗诵的朋友。很开心,在现场,还听到很多声情并茂的朗诵。参加这个活动,远比我参加别的活动,要激动,要兴奋。</p><p class="ql-block">一根朗诵的弦,一段段朗诵的情景,让我萌生了文学与朗诵结合的想法。文学与朗诵是姊妹艺术,结合是顺理成章的。两者可以互相助力,还可以构建立体的艺术传播力。</p><p class="ql-block">几年前,我与朋友创办了鲁地文艺平台,我们致力于作家作品的推介,致力于文学爱好者的助力,致力于读写结合的推广。在此之外,尝试文学与朗诵共同的发展与成长,将能进一步丰富鲁地文艺平台的内涵。三、四年前,我们做过一些这方面的努力,只是限于精力与人力有限,而没能持续进行。</p><p class="ql-block">后来,与鲁地文艺编辑部的朋友们聊谈、酝酿了很久,今天写了一则举办"文学书锦绣,朗诵绽芳华"诗文朗诵活动的通知,邀集喜欢朗诵的文友、书友、诵友,从鲁地文艺平台上选取诗文朗诵。希望这个阶段性的活动,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为将来文学与朗诵持续结合,做好铺垫。期待着文字与声音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更多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