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 湖北省神农架林区 离开神农坛,我们驾车前往神农架第二站——天生桥。天生桥景区位于神农架南部的老君山北麓,海拔1800米左右,应该比神农坛高。在神农坛,我们并没有感受到期待中的神农架夏凉,依旧很热很晒,但是来到天生桥,立刻进入了一个清凉的秘世界。 踏入景区,右侧,映入眼帘的是潺潺流淌的蜿蜒小溪,左侧,飞入耳中的是哗哗作响的飞珠溅玉。哗哗声伴着潺潺声,犹如嘈嘈琵琶声里伴着悠扬的长笛,这大自然最纯净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 略走几步,高处,流水如同千百条珍珠项链从岩隙中散落,那哗哗的飞珠溅玉声便化身白练垂空,倾泻而下,汇成那条蜿蜒的溪流。 将目光从岩隙飞瀑挪开,望向右侧,天生桥豁然出现在眼前。 天生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并非人工雕琢,而是由山体岩石经过亿万年水流侵蚀,形成的一个天生穿洞,山泉穿洞而下,山泉上侧山体依旧连接,宛如天际架起的一座桥梁,故名“天生桥”。 从桥洞而出的泉流,急奔而下,如花飞溅,如鼓似笋,交融两岸的鸟语声,宛如一部峡谷奏鸣曲。 我们沿着蜿蜒的木栈道攀登到桥洞,一侧是峭壁万仞,另一侧是幽谷深深,令人既惊又喜。 极目远眺,两侧洞口化作我们的眼帘,包裹着连绵的群山和缭绕的云雾,仿佛置身仙境。 穿过天生桥,沿着木栈道继续前行,仿佛步入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绿色世界,时间可以带走一切,唯独留下了天生桥及它身后的世界。四周群峰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掩饰,那从远方而来的汩汩溪水穿林破石,奔向天生桥外的世界,只有溪流中大小不一、杂乱无章的石头上长满的绿色苔藓,才能证明这里亦是岁月沧桑。 偶有几个贪玩的大孩小孩,越过木栏杆,走入溪流,感受秘境生长的清凉、岁月沉淀的温柔。 <p class="ql-block"> 溪流河床较深处聚水成潭,名曰“羊潭”、“虎潭”,二潭一个位于上游,一个位于下游,呈现出清澈的碧绿色,犹如这片碧谷的两只眼眸。当水层厚度超过3米时,由于光的折射和反射作用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同时水中还有些水藻、微生物,故呈现出碧绿色。</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片幽谷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深吸一口,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这里,没有尘埃,亦能带走人心的尘埃。</p> 天生桥景区是神农架老君山的一部分,老君山,因传说古时太上老君常在此炼丹而得名。而心舟石的形成传说与太上老君相关,相传山体即将倒塌时,太上老君用指甲卡住巨石以稳定山体,使其成为游客祈福的象征物。 景区不大,走完最后一小段“财路”,便到了路的尽头。然而,路并没有“尽头”,通过一座石桥,绕到溪流的另一边,便是回头路。突然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叫财路,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空空而来,为财生为财死,“回归”的时候,又空空而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不看看风景,体验本真的人生。 我特别喜欢拍水,用长曝光把水流排成牛奶状。生活如流水,假如你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说明你很快乐,不如把生活的点滴连成串,像长曝光里的牛奶一样,美化生活的画面。 这里应该是碧谷里最大的潭,摸不清水有多深,看不见水从何处来,亦算不透将流向何方。唯有欣赏眼前的一小片景,亦能获得心灵的片刻安宁。走的越久,看的越远,摸的越深,或许,就不再是安宁,而是险恶与恐惧。 从这个叫做“老君驿站”的地方折返,将会沿着另一边朝着来时的方向和来时的位置出发,目标一样,然而,方向不同,风景就不同。 和来时碧谷幽幽、冷气森森不同,回去的路多了许多人间烟火气。 那几间茅草屋称作“巴蛮茅居”,虽略显“现代”,但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回归”本初的感觉,茅草屋里,隐藏着每一个人世外桃源的梦。 这个被称作“巫夷寮舍”的茅草房,红幔垂挂,屋外晾晒着红色的花瓣,我以为在晒花茶,房主人却说用来做胭脂。屋内红红绿绿,胭脂气里卖胭脂,房主人并没有太大的卖货劲头,他只是在过他的惬意生活。只是,景区里,得有足够的钱才能过上这种惬意的生活。 在这个叫做“廪君堂屋”的茅草屋里,我被算(套路)了一卦,不知他算的对不对,要钱却是一点不含糊,几百上千的要,最后我给了100,这样的地方也少不了现代人的财迷心窍。 那些挂满的红带子,代表着每一个被套路的人,不知道他们的生活有没有过好,如果过好了,被套路也值了,也不枉来此一趟。老婆也把写着我们名字的红带子挂上了,如果日子变好了,我们还会来“还愿”。 这个被称为“土司王府”的茅草屋建筑群规模不小,有戏台、面坊、豆坊、糖坊、榨坊、酒坊,讲述着少数民族官员群体的富足又惬意的生活。 天生桥山岩叠嶂,长满野花绿树,因遍生兰草,幽香四溢,又起名为兰花山。这里我看到了兰花,只是现在并非花期,兰花烂漫时,这里应该是另一番动人的景象。 云在等风,你在等我,可我,终究是个过客。轻轻水韵、幽幽碧谷,你消化了我的喧嚣和烦忧,我却留不住你给我的宁静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