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老生活交响曲‍——苏园活力区生活掠影

东海老船长

<p class="ql-block">享老生活交响曲</p><p class="ql-block">七月正值盛夏,赤日炎炎,酷暑难熬。但是,座落在南京市栖霞区仙林灵山脚下的泰康之家——苏园,却是另外一番天地。清晨,在各种鸟叫的声音中唤醒你起床,在四面青山怀抱中,你可以漫步,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不远的荷花池塘,万千的荷花争奇斗艳,在绿色荷叶陪衬下,悠闲的轻轻的摇晃着娥娜的身姿,给人一种清凉和美的享受。晚饭后,人们在园区里彩色步道上散步,远处的山头,落日的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空,让烈日下一天的生活,突然变得多彩起来轻松起来。夜幕降临,明月高悬,隐隐约约能听到蛙的鸣叫声,似乎在催促人们早点息歇。 这就是苏园,一个清雅环境的享老的胜地。</p><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七月一日,因病我入住了苏园护理区,经过五个月的治疗和康复,我已经从一个半瘫痪的病人,逐步恢复到生活能够基本自理。二0二四年十二月一日,我正式调整到活力区居住。在活力区,我开始了享受丰富多彩的苏园生活。</p> <p class="ql-block">白头翁(张平先生摄影)</p> <p class="ql-block">荷花(刘萍洪女士摄影)</p> <p class="ql-block">泰康之家苏园是一个老龄社会的缩影,住在这里的居民通常为“三高居民”,即年龄高,知识高,收入高。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是院校的教授(老师),医院的专家主任,政府机关的领导(处以上干部),军队的领导干部,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和领导,还有二位是南京大学的院士。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为国家做出贡献和一辈子的努力。在这里,七十岁至八十岁算年轻人,八十岁至九十岁是中年人,九十岁以上才算是老年人,还有几个百岁以上的老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不少的居民的子女都在国外定居生活,这些老人在国内独居,只能依靠社会的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由于这里的居民原来工作及职务的因素,退休的收入都挺高,基本上月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个别的老人也有依靠子女的资助。</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居民都有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都是有故事的人。所以,在思想上,性格上,生活习惯上都各有不同,特别是经过一些挫折和磨难的人。由于这里的人大多文化素养都比较高,又到了髦耋之年,棱角也已经被磨的圆滑了,所以在交往中都是很温和客气,斌斌有礼。当然也有个别的倔老人,少与人交往而独居生活。</p><p class="ql-block">我在苏园生活了一年,已经基本熟悉适应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可总结为“三个方便”,即就医方便,吃饭方便,娱乐活动方便。医疗:园区内有一个卫生所,一般的看病打针拿药都可以,遇到突发健康情况就会立即送到旁边的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泰康自己的三甲医院。吃饭:居所旁边就是食堂,菜肴丰富,清淡软烂,很适合老年人吃,每天都变换花样。楼上的南山食府可以点菜请客。娱乐活动:这里配备了很多文化和体育设施,老年大学也开设了三十多门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随意选择参加。老人在这里生活的很轻松,家里的人也很放心。</p><p class="ql-block">我是B型血的人,据说特征是“我行我素,独往独来,为人谦和”。我自我评价了一下,好像差不多。所以在苏园的生活基本上也是遵循了这个规律。这里的文化体育活动很丰富,我只参加了一个“苏园之声合唱团” (和俱乐部)学习班,这种老年大学是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的。其他的活动主要根据我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来安排。主要有:素描(自己学),围棋象棋掼蛋,游泳,健身房健身,偶尔也会跳跳交谊舞做八段锦操,每天晚饭后散步,有时也随手拍几张照片(有点基础和爱好)。仅此而已。但我有一个原则,事不可满,适可为好,轻松愉快,充分休息。对了,有时候也会下厨烧点方便的食品,发挥一点厨艺。这就是我在苏园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生活。谓之享老生活交响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我居住在园区的十号楼。我是一个对生活挺讲品味和质量的人,我把我的房间布置的很有文化氛围,除了字画外,还有书吧、茶吧、音乐吧、咖啡吧、酒吧,闲时听听音乐喝杯茶或咖啡,还是很惬意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有时也会下厨,下个饺子或面条,或者做几个小菜换个口味,吃是很重要的哦!</p> <p class="ql-block">张家传统滷面</p> <p class="ql-block">北京炸酱面</p> <p class="ql-block">苏园吃饭很方便,一个居民食堂一个南山食府。南山食府有大厅和包间,来了朋友可以在这里请客。</p> <p class="ql-block">苏园有一个规定,每个月为当月过生日的居民过一个集体生日,然后在每个居民生日当天,由管家小伙伴到居民家中,祝贺居民生日快乐。这种形式还是很暖人心的啊!</p> <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是父亲108岁诞辰纪念,为了纪念和怀念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一起编写了《咱爸咱妈和咱家》。10月1日正式完成。</p> <p class="ql-block">卷首篇</p><p class="ql-block"> 两位平凡老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缘”</p><p class="ql-block">一个祖籍安徽的男青年,一个祖籍山东的女青年,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相遇在一起,组成了社会最小的单元——家。他们就是我们的父亲张凯镇和母亲田玉华。这个“缘”让他们厮守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初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反封建反帝制,军阀混战;反侵略反列强,争取民族自强。那是一个觉醒的年代,社会青年们发出了自己的“呐喊”。父亲说的真,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主义,有的只是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期待,我们在《新生》上呐喊。直到共产主义火种点燃了我的激情,从此我加入了共产党,走上了一条义无反顾的革命道路,“这是我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为此,他走了整整一辈子。</p><p class="ql-block">“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我们在太行山上”。这是父亲最喜欢的歌曲,也是他唱了一生的歌曲。在歌声中,他翻跃在太行山中,参加了百团大战等诸多大小战役;在歌声中,为解放全中国,他逐鹿中原,参加了孟良固战役和莱芜战役,参加了淮海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在歌声中,他雄纠纠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歌声中,他为祖国的和平与繁荣,亲赴福建参加了“炮击金门”的战斗。可谓是戎马一生,荣获了几十枚各种奖章和荣誉。</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的七月,在古城西安黄埔军校大院里,爸爸和妈妈结为了伉俪,在哪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伊甸园的浪漫,也没有世外桃源的安逸,有的只是枪林弹雨的洗礼和革命爱情的诗和远方。几个月后,母亲挺着怀孕的身子,翻越蜀道之难的秦岭,向解放大西南前进。晚年的父亲在回忆这段事情时写道:“我们花了5元钱,吃了两桌饭,一块门板、半条毯子就结了婚。之后生了二子四女,都已成材”。父亲和母亲共同生活了一辈子,相儒以沫,互敬互爱。六个子女被父亲自豪的称为“基本队伍”。</p><p class="ql-block">父亲转业到地方,主要在军工科研单位做领导工作。在国家高科技的研究所,在群山峻岭中的科研基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为国防科研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职务上在生活上从不向组织伸手。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和那个特殊的年代,被批斗打骂,仍然始终相信党相信国家,坚守自己的信仰,服从组织,任劳任怨。父亲一直工作到六十七岁才离休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家是一个开明、民主、和谐、团结的家。慈父严母始终是孩子们的榜样。他们对孩子从不说教,总是潜移默化以身作则的以自身行为来影响孩子。父亲曾经的“一巴掌”使孩子一辈子记住了做人的正确的道德原则,终身受益。孩子们从小生活学习都很独立,张涪宁少年从军,在祖国的东海劈风斩浪二十年守卫海疆;张小蓉刻苦敬业几次晕倒在医院工作的手术台前;张亚林八岁夜行几十里,从卫岗小学走到南京郊区的花旗营的家,锻炼了自己坚强的性格;张小滨从一名普通工人做起,成长为南京供电分局的领导;张小玲下农村,吃苦耐劳,一年多时间就被农民选为妇女队长,之后参加高考上大学,成长为国家级公司高管;张建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军地两用的外语人才。全家六个孩子都在自己的努力下,在家庭和事业中取得了成功。</p><p class="ql-block">父母亲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在孩子们孝顺的照顾下,生活条件和质量都很好。每年大年初二的家庭聚会,儿孙满堂的欢乐都给老人带来对生活生命的满足。当父亲粗糙的大手第一次握着重孙细嫰的小手时,老人的眼睛里含着幸福的泪水,脸上透出了甜美的微笑……。</p><p class="ql-block">本书在大家提供的宝贵图片、资料和文章中展现了父亲母亲的人生经历和真实的形象。</p><p class="ql-block">二0二四年是中国农历甲辰龙年,父亲属龙,正好是父亲108岁的诞辰纪念,孩子们一合计,要为生我们养我们辛苦一辈子的父母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咱爸咱妈和咱家》这本书就诞生了。大家在父母亲的遗物中翻出了很多历史的照片和资料,张小玲根据这些照片和资料整理汇编了父母亲的生平和事迹,写出了综合性的首篇《父母生平》,大家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出了在生活中对父母亲的回忆与思念,真实多角度反映了父母亲的思想、生活和人格品质,反映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经历。通过这本书的资料,使我们及后代能更真实地了解前辈的一生,並全面地保留了这些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父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孩子们都深深地思念他们,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带着鲜花,在他们的墓前深深的鞠躬,並汇报一年中每个家庭发生的变化和喜事,感恩与思念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在父母的墓碑上,他们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投笔从戎奔太行走四方跨绿江守国防</p><p class="ql-block">龙腾虎跃出生入死改天换地永流芳</p><p class="ql-block">铸剑为犁入浦江战友情伉俪意儿女爱</p><p class="ql-block">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青山绿水长相伴</p><p class="ql-block">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我自学素描,把画画做为业余生活的一个爱好,以艺术养心养身,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做肉松蛋糕。</p> <p class="ql-block">每天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帮助肌肉的恢复。</p> <p class="ql-block">有时会去跳跳交谊舞。</p> <p class="ql-block">掼蛋是现在流行的活动,在苏园第三届掼蛋大赛中,和邻居姜国平先生搭档,荣获了亚军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练八段锦</p> <p class="ql-block">向袁晓国老师学习下围棋。</p> <p class="ql-block">和百岁老人下象棋。</p> <p class="ql-block">游泳是我这个老海军的最爱,从2025年7月1日开始恢复游泳。</p> <p class="ql-block">打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阅览室阅读</p> <p class="ql-block">在苏园老年大学参加了“苏园之声合唱团”学习。合唱团在参加南京市老年大学2025合唱大赛中荣获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打台球</p> <p class="ql-block">拍拍照片,搞点摄影也是挺开心的</p> <p class="ql-block">拿到了苏园的居民护照,成了真正的苏园人。</p> <p class="ql-block">潇洒的人生,潇洒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苏园之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城外,灵山下,</p><p class="ql-block">栖息着落日的晚霞。</p><p class="ql-block">泰康人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多彩绽放。</p><p class="ql-block">苏园,苏园,</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我们享老的新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p><p class="ql-block">头上飘着缕缕的银发;</p><p class="ql-block">我们</p><p class="ql-block">弯曲的腰背,蹒跚的步伐;</p><p class="ql-block">我们</p><p class="ql-block">曾经是各行各业的精英;</p><p class="ql-block">我们</p><p class="ql-block">曾经是祖国建设的脊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尺的讲台,</p><p class="ql-block">培育着万千的学子;</p><p class="ql-block">科学的基地,</p><p class="ql-block">研发出世界一流的硕果;</p><p class="ql-block">大国的工匠,</p><p class="ql-block">制造出国之重器;</p><p class="ql-block">无影的灯下,</p><p class="ql-block">挽救了无数的生命;</p><p class="ql-block">五尺的钢枪,</p><p class="ql-block">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哨卡;</p><p class="ql-block">破浪的战舰,</p><p class="ql-block">驶向深蓝的远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室里流淌出涓涓的钢琴曲,</p><p class="ql-block">沙哑的嗓音仍然在高声歌唱,</p><p class="ql-block">《卡秋沙》站在峻峭的岸上,</p><p class="ql-block">《紫藤花》见证着心灵的爱情,</p><p class="ql-block">《太行山上》留下革命的足迹,</p><p class="ql-block">还有《莫斯科郊外》静稍々的晚上,</p><p class="ql-block">假如回到往日时光,</p><p class="ql-block">哪怕只有一个晚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洲的鼓,民族的舞,</p><p class="ql-block">飘逸的裙衫走秀的步,</p><p class="ql-block">八十九十岁不算啥,</p><p class="ql-block">秋天的格桑花儿更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台球、门球、乒乓球,</p><p class="ql-block">骄健的身影仍依旧,</p><p class="ql-block">碧波泳池划动的水,</p><p class="ql-block">乘风破浪不减当年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宣纸上龙飞凤舞,</p><p class="ql-block">传承了历史文化篇章;</p><p class="ql-block">画笔下水墨丹青,</p><p class="ql-block">尽显出祖国山河壮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举棋</p><p class="ql-block">楚河汉界难分解;</p><p class="ql-block">手谈</p><p class="ql-block">黑白分明熬战急;</p><p class="ql-block">围城</p><p class="ql-block">春夏秋冬杠上花;</p><p class="ql-block">掼蛋</p><p class="ql-block">斗智斗勇斗运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啊!苏园,</p><p class="ql-block">人杰地灵的家园。</p><p class="ql-block">啊!苏园,</p><p class="ql-block">颐养天年的福地。</p><p class="ql-block">夕阳在这里落下,</p><p class="ql-block">染红了半边的天际。</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放声歌唱,</p><p class="ql-block">革命人永远是年轻!</p><p class="ql-block"> 张涪宁</p><p class="ql-block">二0二五年七月一日於苏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