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世界各国出版物中,阐释和解读马克思著作的各种读物可谓浩如烟海,但大多晦涩难懂,以至于很多年轻读者往往"谈马色变",敬而远之。日本著名学者内田树与石川康宏以书信对话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及著名理论阐述了各自的理解和看法。两位学者文风不同,对同一问题具有不同的态度及视角,书信对话这一创新形式,拉近了读者与马克思的距离,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两位作者通过八封书信,分别就《共产党宣言》《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些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经典问题进行了讨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以书信为舟楫,探马克思之真意</b></p><p class="ql-block">——读《青年们,读马克思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句诗,道出了知识更新与思想升华的真谛。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思想多元的时代,内田树与石川康宏合著的《青年们,读马克思吧!——一位20多岁青年人的探索与热情》这本书,恰似那盏明灯,以独特的书信对话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马克思思想殿堂的大门,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马克思思想的深邃与力量,也让我们在古诗词的滋养下,领悟到人生的智慧与哲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破冰之举:书信对话,开启思想交流新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创新形式,拉近与马克思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世界各国出版物中,阐释和解读马克思著作的各种读物可谓浩如烟海,但大多晦涩难懂,以至于很多年轻读者往往“谈马色变”,敬而远之。而《青年们,读马克思吧!》则采用了两位日本学者内田树与石川康宏以书信往来的形式,这一创新形式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传统解读带来的沉闷与枯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种书信对话的方式,就像两位老友在闲暇时光中的促膝长谈,轻松自然,毫无距离感。读者仿佛置身于他们的对话现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热爱与探索的热情。例如,在讨论《共产党宣言》时,石川康宏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被马克思伟大精神所震撼,并详细地阐述和解读了其中的观点,而内田树则在回信中表达了对马克思的热爱,这种真诚的情感交流,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拉近了与马克思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多元视角,丰富思想解读维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作者文风不同,对同一问题的态度及观点也有所不同,这种多元视角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思想解读。石川康宏较为理性,他结合马克思的政治史、思想史体系,细致地讲解著作中重要之处。在解读《共产党宣言》时,他从历史背景、理论渊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让读者了解到革命纲领诞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内田树则更多地从感性角度出发,由他对马克思的热爱,向读者从一个不同的角度介绍马克思。他在讨论中常常融入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思考,如在谈到马克思对同时代劳动工人悲惨劳动状况的忧愤时,他联想到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引发读者对现实的反思。这种多元视角的碰撞,就像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让读者在思想的交锋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溯源之旅:探寻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脉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早期探索:从《论犹太人问题》看社会批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的早期作品《论犹太人问题》,是他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成果。在这本书信讨论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矛盾的敏锐洞察。当时的社会,犹太人面临着诸多限制和不公平待遇,这不仅仅是宗教问题,更是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问题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通过对犹太人问题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至上的本质。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成为了一切价值的衡量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为金钱关系。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析了社会的弊病。正如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马克思跳出了一般的思维定式,从宏观的社会角度去看待问题,让我们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对于当代青年来说,这启示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深入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革命纲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明确欧洲革命的方针而写成的纲领性文件,它的诞生犹如一声响亮的号角,宣告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书中明确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穿越时空,依然在我们的耳边响彻,给予我们突破与创新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并没有采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进行共产主义革命的态度,而是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只有将不同历史阶段的“当前的运动”进行到底,才会接近“运动的未来”,也就是共产主义革命。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就像郑燮在《竹石》中所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就像那坚劲的竹子,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土壤中,经得起各种考验。对于当代青年而言,我们要学习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行动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经济洞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深度剖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社会的稳定往往需要稳定的经济做支撑,在追求共产主义的过程中,对经济问题的探索至关重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的劳动”是重要论点。读这部分内容,我们能深刻感受到马克思对于同时代劳动工人悲惨劳动状况的忧愤,以及他充满焦躁的使命感,即必须立刻将受苦的劳动者从如此恶劣的劳动环境中拯救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工人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剥夺,劳动变成了异化的劳动,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以及他人都相异化。这种对经济现象的深刻剖析,让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弊端。正如古人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但资本主义经济下的不稳定和不公平却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我们要关注经济问题,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为推动经济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思想奠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伟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品,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本书信讨论中,我们了解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揭示了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错误,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理论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大门。就像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史唯物主义让我们从宏观的社会角度去看待历史的发展,不被片面的观点所左右。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现实观照:马克思思想在当今社会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解决之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今世界,社会阶层两级分化日趋明显,贫富差距加大,这一现象在日本、欧美等国家以及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内田树与石川康宏通过探讨现代社会的政治社会状况与马克思的关系,认为马克思理论是解决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指出,通过联合加共存,建立联合的社会结构,才能破解两级分化。正如《共产党宣言》所写:“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在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邓小平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深刻概括,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都体现了对消除社会阶层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追求。这让我们明白,只有坚持马克思理论的指导,结合本国国情,才能找到解决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立党为公理念的传承与践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认为,如果有所谓的理想社会的话,那这个社会也必须是“对公共福利的关心”超过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的私利私求可言。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多考虑一点“公”,少考虑一点“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默默奉献。就像焦裕禄,他在兰考县任职期间,不顾自己的身体疾病,带领群众治理风沙、内涝和盐碱地,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立党为公的理念。对于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党员来说,我们要以这些优秀党员为榜样,传承和践行立党为公的理念,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担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动机之一就是对那些“贫困的人、饥饿的人、被剥削的人、忍受社会的不公正的人”怀有“愧疚”,并产生必须要实现公平社会的强烈使命感。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使命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还要具备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运行等成功案例,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典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定数量的“成熟的人”,而共产党员就是“成熟的人”的代表。他们有能力、有智慧与世界人民一起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我们要树立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诗韵相伴:古诗词中的智慧与力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阅读《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遇到风浪一样。但马克思思想就像那明亮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在17岁时就写下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样的人生格言,他一生都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理想前进。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我们要从古诗词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反思自我,培养豁达心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句诗,提醒我们要跳出局部,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在阅读马克思著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对某个观点或问题的纠结中,就像身处庐山之中,看不清它的全貌。这时,我们需要学会反思自我,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古诗词也能培养我们豁达的心境。就像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我们要以豁达的心态看待,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更加美好。这种豁达的心境,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在阅读《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的同时,品味古诗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这句诗,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这种精神与马克思思想中所倡导的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理念相契合。当代青年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要传承和弘扬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青年之责:以马克思思想为帆,驶向未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坚定道路自信,勇担时代使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实现人类发展。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学习马克思思想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年轻时就开始思考关于社会构造和历史等高深的问题,并大胆坚定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样,我们也要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积极思考社会问题,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提升思想素养,培养批判思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克思思想具有强大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它鼓励我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在阅读《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马克思的批判思维,不盲目接受现有的观点和理论,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形成独立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就像古人所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游刃有余,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积极投身实践,实现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将马克思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是投身创新创业浪潮,我们都要以马克思思想为指导,关注社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就像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一生都在奔波劳碌一样,我们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