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嫂是一九六九年的冬天嫁到我们家的。按照我们那儿农村的风俗习惯,男女结婚是要找风水大师依照二人的生辰八字来推算结婚日期的,俗称“查日子”。根据推算,大哥大嫂的结婚日期就定在了农历的腊月初三。</p><p class="ql-block">       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尤其是那一天,真的是滴水成冰。当时我还小,穿着厚厚的棉衣都冻得直打哆嗦,可从心里却觉得高兴、觉得热乎,只盼着这一刻快些到来,只盼着能早些看到未见面的大嫂。</p><p class="ql-block">       记得大嫂进门时,穿了一身红红的衣服,打扮的虽然朴素,却也是端庄靓丽。不知为什么,以前虽然从未见过大嫂,可当见到大嫂的那一刻,就有了很亲切的感觉。心里想着我终于有了大嫂了,而且要比别人的嫂子更漂亮,更值得我在小伙伴中炫耀。从那一刻起,大嫂就成了我们家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  大嫂善良,性格温柔,不喜多话,说话实实在在,从不高声张扬,对几个弟弟妹妹平等以待,相处和谐,从不会偏向着哪一个。邻里之间,尊敬长辈,爱护晚辈,相处的和和睦睦,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总是尽己所能的帮上一把。</p><p class="ql-block">       大嫂勤劳能干,是我的楷模。由于六七十年代农村普遍贫困,柴米油盐十分匮乏,天天做饭烧的煤炭也是凭票供应,一个月的供应量,差不多也就能用二十天,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秋收过后还好,每家可以分到一些庄稼的秸秆,可以坚持用到仲春时节,以后的时间就严重缺柴了。因此,每天大嫂都是带着姐姐和我到田间及路边上薅拾青草,晒干后用作烧柴。大豆田里还好,虽然大豆叶片毛人,但还透气些,可高粱地或玉米地里却闷热难耐,带刺的叶子,拉的脖颈处、胳膊上红痕道道,被汗水侵泡后,及其疼痒;韧性很强的青草,勒得人手掌红肿疼痛,吃饭时拿筷子都有些困难,可大嫂却从不叫苦叫累。虽然嫩绿的青草还不到成熟季节,晒干后燃烧时会产生滚滚的浓烟,火力也显不足,但却较好的解决了家里的烧柴问题。</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雨水特别多,尤其到了地瓜(红薯)的收获季节,切好的地瓜干(地瓜薄片)需要晾晒,可淅淅沥沥的秋雨,却一场接一场,没完没了,人们为避免地瓜干烂掉,只好一次次的将之转移到高处晾晒。而最好的地方就是村前的㞎山,这座山上树木稀少,多是裸露的石板,每次都是大嫂带着我干这个工作,可贪玩的我却时不时就跑到山顶去了,大嫂却从来未责备过我。</p><p class="ql-block">       大嫂善于持家,多少年来,风风雨雨,面对收入不多的农村生活,大嫂总能从容面对。家里的吃穿用度,总是精打细算,使得生活虽苦亦甜;邻里亲朋之间的人情世故,都处理的恰到好处。有时候,虽然手里没钱,可遇到该花钱的事情也绝不含糊,即使需要借贷也要为之</p>  <p class="ql-block">  大嫂就是这么一个人。现在虽然已经步入了老年,以往的时光虽已逝去,可她所固有的优良品德,却从未丢失些许。异居江城的我,每次回到老家,在她那儿,依然会吃到我最爱吃的家乡口味,依然能够享受到满满的叔嫂之情!</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老嫂比母,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的感受到它的含意。面对这样的大嫂,惟愿她能够老来幸福,吉祥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