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古城之木府

兔侠

<p class="ql-block">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关义街光院巷49号的木府,占地面积30666.66平方米。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府全称木氏土司府衙署,是丽江世袭土司(1382-1390年)扩建的主体建筑,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余年,明末达鼎盛,清代因战乱多次损毁,1996年丽江地震后重建,1999年作为古城博物院开放。据考证,明</span>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朝廷发兵征讨云南,通安州(现丽江)知州阿甲阿得率众归顺了明廷。朱元璋皇帝为了表彰他的忠诚,赐予他“木”姓。同年,木氏家族开始大兴土木,在狮子山麓建造了丽江木氏土司府衙。木得也因战功被封为世袭知府,他的荣耀与木府的建设紧密相连。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木氏土司迎来了巅峰。木增大兴土木,将土司府扩建为占地百亩的宏伟建筑,成为丽江古城的中心。木府的主体建筑群以引玉泉水为河渠,环绕主建筑条中心轴线贯穿整个建筑群。主建筑府署采用宫式一进五套四合院的结构,每个院落的水平线呈梯形坡度,正殿前有大理石阶。正殿两侧是两面厦,正厢两侧有陋角走道相连。四进院和五进院的正房都有楼。木府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之苑,更是明代中原建筑风格与滇西北各民族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它既体现了丽江纳西民族的包容与开放精神,又展现了明代汉族与纳西族、白族、藏族等民族的工艺风格。木府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府内沟渠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又见证了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所在。木府中轴线全长369米,坐西向东,“迎旭日而得木气”,左有青龙(玉龙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狮子山),东南方向有龟山、蛇山对峙而把守关隘。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衙内挂有几代皇帝钦赐的十一块匾额,上书“忠义”、“诚心报国”、“辑宁边境”等。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府被古城环抱,被称为古城心脏。旅行家徐霞客曾赞叹“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世传更有“北故宫,南木府”之赞誉,这便是木府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丽江古城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1997</span>年12月,包含木府在内的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6日,摄者本意要去距昆明430多公里的大理州剑川县的剑湖拍摄彩鹮,不料到达目的地后正逢下雨,据鸟导讲,当日全天都是雨天,彩鹮难以拍到。得悉丽江市离剑湖只有70多公里路程,夫人没去过丽江,就满足她的心愿冒雨驱车去了丽江,遊览了古城,重点遊览了木府。摄者十多年前曾多次进过木府,这次来主要是陪同夫人逛逛,顺便从艺术照的角度拍拍木府风景。不料进木府前因在古城商舖喝了一杯现磨咖啡,进木府不一会居然腹疼内急起来,赶紧去找卫生间,好不容易才找到,差点出洋相。在木府遊览了大约两个小时,拉了两次稀,也没有多少心思拍照了,之前也没曾想做一个木府的美篇,所以也没从记录的角度多拍拍标牌建筑,只是从美学的角度拍了二十多张零碎的点滴片断。回家夫人看了照片后说应该做一个木府的美篇,所以就勉强凑合做一个吧!记事记实的照片不足,就以文字的补述和感怀的诗词来弥补一二。</p><p class="ql-block"> 《遊丽江古城木府感怀》</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有木府,</p><p class="ql-block"> 楼台巍峨亘千古。</p><p class="ql-block"> 宫室华丽比皇族,</p><p class="ql-block"> 民族技艺伸指拇。</p><p class="ql-block"> 万卷楼藏书万卷,</p><p class="ql-block"> 三清殿立道三祖。</p><p class="ql-block"> 古城心脏好魅力,</p><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实名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木府俯瞰丽江古城▽</p> <p class="ql-block">木府楼阁▽</p> <p class="ql-block">纳西族婚房▽</p> <p class="ql-block">纳西族闺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