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五位好哥们儿,相约自驾车到山西忻州市,游览参观周边名胜古迹,于2025年7月28日早晨6点从沧州出发,中午到达山西省忻州市,入住忻州古城边上的农家乐宾馆。</h3> <h3>忻州市,山西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下辖1区1市12县。截至2024年末,忻州市常住人口260.46万人。<br>忻州市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br>。忻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域就有人类活动,虞舜时期为并州领地,夏商周属冀州,秦时为太原郡地,战国属赵,汉初正式建县置,北魏改设肆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境域始称忻州,历经唐、宋、金、元,其间几度兴废,到明朝建国以后,才稳定下来。清雍正二年,升为为直隶州。民国元年,废州改县,称为忻县。<br>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忻县专区、忻县地区、忻州地区。<br>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设立地级市。<br>忻州市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中国杂粮之都”“双拥模范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县”“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多张城市名片,<br>2024年,忻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6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54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9.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281元,按2024年平均汇率计算为7201美元。<br>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兴寺街。<br>占地面积1.92平方千米。<br>2017年,忻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古城保护改造项目。此后,忻州古城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了集忻州14个县(市、区)特色风物、地域文化及典型院落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br>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br>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br>经过历代修缮,忻州古城建筑规范,规制完整。古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 四面城墙,四座城门,各有瓮城,瓮城各有门,形成“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城墙高大雄伟, 44座马面拱卫,城墙上的城门楼二层三檐,歇山顶式门楼多、雄伟。砖、土、瓦、木、石的组合应用,完成与完善了作为军事设施的城墙。21<br>2021年,忻州古城被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br>2022年,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古城文旅休闲生活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br><br></h3> <h3><br>佛光寺是中国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佛光山中的一座唐代木构建筑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重建,以唐代建筑、雕塑、壁画和题记闻名,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随五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br><br>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br>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的佛光山腰,三面环山,坐东向西。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唐武宗灭佛时被毁,857年由愿诚法师主持重建东大殿。金代增建文殊殿,明清时期陆续修缮,形成现存120余间建筑的规模。12<br>以下是关于佛光寺地理位置的视频:<br>建筑特色与文物价值<br>东大殿:唐代木构建筑,七间规模,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实例,其斗拱、月梁等结构体现盛唐营造法式。<br>文殊殿:金代建筑,七间布局,与东大殿形成时代对比。<br>其他遗存:包括北魏祖师塔、唐代经幢、雕塑及壁画,其中宁公遇塑像和墨书题记为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确认唐代身份的关键证据</h3> <h3>唐乾符四年经幢<br>唐乾符四年(877)经幢青石质地,高4.9米。经幢最下部为束腰须弥座,下涩之上是每面两瓣的宝装覆莲瓣。束腰上方刻有8位手持各种乐器正在演奏的乐伎。乐伎以上为两层仰莲。八角形经幢上面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出资人的姓名。八角形经幢上部为宝盖,表面镌刻流苏,八角出狮子头,狮子嘴里衔有璎珞。宝盖上为八角形矮墩,矮墩上是八角攒尖型屋盖,屋盖翼角和翘起显著。屋盖上面为山花蕉叶8瓣,山花蕉叶上为覆钵,覆钵上放置仰莲宝珠。<br> </h3> <h3>直上直下的台节</h3> <h3>千年古松树</h3> <h3>师祖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