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月沉香里的高安中学</p><p class="ql-block">作者:王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近日与李向阳老师聊起高安中学,是座千年学府,新式学校创办也已近一百二十个春秋,我的心弦蓦地被拨动,袅袅回音,瞬间牵引着我重新踏上那条似新还旧的中学之路。</p><p class="ql-block">1971年3月,我初入校门时,高安中学刚从三波电机厂(现南街清华城)搬到原“红卫小学”(现吴有训实验学校)所在地。我家距离校园足足有三四里地,每日都要走过一条六百多米长的堤岸。堤上榆槐成荫,翠绿的枝叶覆满道路。我慢悠悠地踏过锦江上古老的浮桥,再沿着泥泞的小径蜿蜒前行,小径的尽头便是坐落在小山坡上的校园。那时所谓的学校,只有两排平房教室,七个初中班级都在里面。我被分在了4班,教室后面是一座小礼堂,文艺汇演时,里面人声鼎沸、光影交错,令人心向往之。 与之毗邻的是一幢别具特色的小平房,里面住着从印尼归来的华侨学子。我们满怀好奇与热忱地张望,他们带着异域口音的问候,宛如几缕轻柔的清风,轻轻拂过少年质朴的心田。</p><p class="ql-block">然而,真正让全体师生心潮澎湃的,是学校操场的落成。那是我们入学之后,手持各自带来的工具,一铲一锄亲手平整出来的。跑道上的煤渣,是老师带领我们从酒厂、腐竹厂的渣堆里一担担挑回来铺就的。大风刮起时,黄尘煤灰漫天飞舞,天空仿佛被划出一道道青痕;跑步时,扬起的尘土在脚边打着转,一路跟着脚步直至终点,脚踝上那一圈圈灰痕,好似默默记录成长的印记。那煤渣在同学们日复一日的脚步下,深深嵌入了脚下的土地,也夯实了大家心中那份懵懂却坚定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学校慷慨地将第一块水泥地面铺设成了篮球场。当玩伴们在教室甩沙包、打扑克时,我独自抱球在烈日下一次次练习投篮。奇妙的是,五指力道若均匀送出,便能听得“唰”一声脆响,球空心入网,竟有九成命中!后来我入选校队,代表学校征战奉新、宜春。篮球腾空飞过,仿佛挣脱了泥土气息的束缚,少年的身影,便如此跃入更广阔的疆场。</p><p class="ql-block">彼时,“学工学农”是一门必修课。农场位于五里地外的山坡之上。农忙时节,人们挥洒的汗珠里,倒映着田野的翠绿与金黄。春寒料峭之时,为了进行“小苗带土移栽”,老师带领我们前往黄沙乡松林村的野鸡窝山,去寻觅松林下的腐殖黑土。一路上,惊起了满山野兔与飞鸟,我们偶尔还能拾得“龙骨”(长大后才知道这是名贵中药,可专治跌打损伤)。沉沉的一担土压在肩上,我们三步一晃地前行。等抵达二十里外的农场时,筐中的土竟已溜走大半,只剩下浅浅的一层。点种花生时,我举着高过头顶的尖铲,在刚收割完油菜的地里一行行凿洞。同学们紧随在我身后,将拌了刺鼻“六六粉”的花生种放入洞中,再用脚踢土覆盖。那浓烈的药味,早已与泥土的记忆交织在一起,久久弥漫不散。 </p><p class="ql-block">丰收季总是充满了欢腾的氛围,人们的身影沉浸在金黄耀眼的稻谷和沉甸甸的油菜之间。我们趴在地上,仔细观察落花针是如何没入泥土的;成熟的花生带着泥土的芬芳,香气扑鼻而来;山坡上躺着的绿皮西瓜圆润饱满。约上两三个同学,夜里潜伏在瓜田里,大口品尝着这大地慷慨的馈赠,那感觉畅快极了。 </p><p class="ql-block">初中的农机课令我印象格外深刻。老师带领我们蹲在操场下的水田里,辨认二化螟、三化螟,在农场路边的水田中仔细观察那些身形微小却十分凶悍的水稻害虫。在水塘边,我们认识了随风摇曳的野芹菜、鱼腥草、半边莲等中草药。</p><p class="ql-block">我们戴上安全帽,走进“江西三波电机厂”那轰鸣的车间。我被分配到翻砂组,手持小铲,小心翼翼地将铁砂模具抹平。倘若砂型不平整,铸出的叶片就会出现沙眼——在这看似粗糙的劳作里,竟也蕴含着完整与缺憾的古老隐喻。</p><p class="ql-block">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关键阶段,整个学校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本七个班级的初中毕业生,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和综合评定,最终只有三个班级的优秀学生能够获得继续升学的资格。为了顺利通过这道升学窄门,我深夜刻苦读书。夏夜闷热难耐,蚊虫肆虐,嗡嗡声如雷鸣般响亮。父亲在屋外支起小饭桌,点亮煤油灯,在四周洒上用“六六粉”拌好的稻草来熏蚊子;母亲则用她那件蓝士林布旧衣,裹住我的脚踝以防蚊虫叮咬。我这个连六年义务教育都未曾扎实完成的少年,执着地捧着书本看到深夜,困极了便伏在桌上睡一会儿,惊醒后又立刻拿起书卷……最终,我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录取红榜上,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p><p class="ql-block">步入高中,终于坐进崭新教学楼,可惜此后两年,“学工学农”依然盘踞了大段时光——书本的深意尚未咀嚼,便被田地车间的尘嚣覆盖,知识的沃土,终究未能深耕细作……</p><p class="ql-block">然而,那段看似被“学工学农”占据的时光,却也在不经意间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品格。在农场的劳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在烈日下坚持;在篮球场上的拼搏里,我懂得了为了目标全力以赴。那些与同学们一起挥汗如雨的日子,那些在课堂上为了一道难题争得面红耳赤的瞬间,都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我青春的道路。高中毕业后,我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迷茫离开了高安中学。踏上社会后,我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遭遇过挫折与失败,也收获过成功与喜悦。但无论走到哪里,高安中学的记忆始终如影随形。那些在校园里度过的纯真岁月,那些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我心中最温暖、最珍贵的宝藏。如今的高安中学,早已旧貌换新颜。曾经的平房教室已被明亮的教学楼所取代,泥泞的小径也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但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高安中学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 高安中学,这座承载着我青春梦想的校园,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那些奋斗与拼搏的日子,都已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岁月悠长,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