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晨光里,藏着教育最美的模样——班主任研修培训之三

一抹阳光

<p class="ql-block">  清晨七点半的风,带着夏末的微凉,悄悄漫过教学楼前的台阶。相机快门轻响的瞬间,几十张年轻的笑脸与晨光撞了个满怀——班级照的定格里,有并肩的期许;自由打卡的镜头下,是细碎的欢喜。这一天的序幕,在光影交错中,写满了温暖的序章。</p> 课堂里的故事:解锁教育智慧 <p class="ql-block">  九点的铃声落下,万老师走上讲台,一场关于“教育·智慧的引导力”的分享,便成了今日最动人的注脚。通过万老师讲述“我和我几个小跟班”的故事,把教育里的细碎与深情,娓娓道来。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关注:是发现某个孩子低头时的欲言又止,便蹲下来听他说;是察觉某个学生作业本上的小进步,便用红笔圈出那句“你把这个词用活了”;是面对调皮的“小跟班”,多关注,多鼓励,用充满营养的话语,悄悄点亮他眼里的光。</p> 细节里的真谛:做有温度的引路人 <p class="ql-block">  原来“最高级的关注”从不是口号,是把每个孩子都当作独一无二的星辰,既看见他们的光芒,也接纳他们偶尔的黯淡;是把“认可”酿成具体的教育策略,是带着温度的“你今天主动帮同学捡了笔,这份细心比答案更重要”。万老师说,班主任要做的,是成为“专业的倾听者”“温柔的尊重者”“敏锐的引导者”——我们不必做万能的超人,却要修炼共情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敢在我们面前表达。</p><p class="ql-block"> 她还说,教育者永远在路上。时代在变,孩子在长,我们的“教育工具箱”也该常添新工具:或许是更灵活的沟通方式,或许是更包容的看待“不完美”的视角,或许只是保持“我还能学得更好”的谦逊。毕竟,能赋能孩子成长的,从来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我们说话时的“营养”——那些带着积极、具象、真诚的表达,会像春雨一样,慢慢浸润他们的内心。</p> 暮色里的回响:带着热爱奔赴明天 <p class="ql-block">  暮色漫上来时,翻看手机里清晨的合照,忽然懂了:教育最美的样子,不就是这样吗?一边是晨光里的并肩,一边是课堂上的启迪;一边是我们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边是陪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今天的每一份感悟,都将成为明天站在讲台前的底气,同时,我内心深受触动:优秀的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下“笨”功夫,只有深度学习,汲取能量,用心感受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以未来之名,重新启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