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火车向西而行,窗外的景色便如展开的画卷,先是青翠的田亩,渐渐转为黄土的沟壑,继而又是连绵的群山。我们一行六人,相约游这甘青环线,在铁皮箱子里颠簸着,却也不觉得苦与累,沿路美景与视频陪伴关照西行漫记!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留下美好倩影!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甘青环线八日游七彩丹霞之旅,今天是甘青游第二天,早餐后我们六人坐上奔驰小电驴,其实美景一直都在路上,車上美景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旅行的意义。在这个图像泛滥的时代,有人在家没跟上我们这次西行节奏,他们也能随着屏幕视频"游览"美景,他们感觉确实景色美,其实只有亲身站在丹霞面前才能感受阳光洒在脸上的温度,呼吸带着砂砾气息的空气,聆听山风吹过沟壑的声音,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身临其境"的震撼。春兰姐说的好这里景色真的很美,这一次你们冇来确实很遗憾"在现场与视频上看完全不一样哦,体验感好很多,真的这次旅游不虚此行",图片为证,下图是祁连山大草原的美景与七彩丹霞景区与美照,村姑们笑靥如花!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大奔“电驴”驶离景区,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在天际。回望逐渐远去的丹霞群山,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这片土地能让无数游客跨越千山万水而来,又带着满心震撼离去。七彩丹霞不仅仅是一处地质奇观,更是一部用色彩书写的大地史诗,一场持续了亿万年的视觉盛宴,一次直击心灵的自然对话。</p><p class="ql-block"> D3天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地球最华丽的色彩表达,感受了时间最宏大的雕刻艺术,也体会了人类作为自然一部分的谦卑与责任。正如抖音向导所说:"这里的美,是天地的大气魄,也是文明的细沉淀"。七彩丹霞用最绚丽的色彩告诉我们: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敬畏地球,才能获得最深刻的美学体验。</p><p class="ql-block"> 这趟张掖七彩丹霞之旅,带走的不仅是相机里数百张照片,更是一份对自然之力的永恒敬畏,一段难以磨灭的视觉记忆,以及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这片祁连山下的调色盘,将永远在我心中闪耀着最纯粹、最震撼的色彩光芒! ↓</p> <p class="ql-block"> D4天:敦煌一鸣沙山月牙泉一莫高窟,紧跟西游脚步每天同步观看视频,使我初步认识了,敦煌千年故事,在网上查阅了敦煌干年故事,现介绍给亲们:大漠孤烟,黄沙漫卷。敦煌静卧河西,如一颗被风沙打磨千年的明珠。自汉武开边,驼铃便在此摇响,商旅、僧侣、画工接踵而至,在戈壁滩上凿出佛国。 莫高窟的壁画上,飞天衣袂飘舞,佛陀垂目微笑。颜料是矿石研磨的,混合着画工的血汗,在幽暗洞窟中绽放出永不褪色的绚烂。供养人的名字刻在墙角,早已模糊不清,可他们的虔诚却凝固在菩萨的衣褶里。 藏经洞的经卷曾在此沉睡九百年,直到王道士一铲子惊醒千年旧梦。文书四散,如蒲公英飘向世界,敦煌的名字也随之远扬。有人说这是劫难,有人称此为机缘,历史的玩笑总是辛辣。 </p><p class="ql-block"> 鸣沙山的风声呜咽,月牙泉的水波不惊。沙粒从指缝流走,如同丝路上的繁华与战乱,终究湮灭。唯有洞窟里的佛陀,依旧半闭着眼,看尽人间沧桑。敦煌的奇迹,恰在于此——在无常的沙海中,用信仰筑起永恒的城池。请看大屏幕 下页视频,又见敦煌!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你们仔细看看,我的相机看到沙莫只有光头,没有骆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D5天,敦煌一当金山一大柴旦翡翠阳一大柴旦。这是第五天的行程,翡翠记!</p><p class="ql-block"> 下午阳光正热烈但温度不高,我们抵达了这片被盐晶包裹的湖泊。远望如打翻的珠宝匣,祖母绿、孔雀蓝、琥珀黄在阳光下肆意流淌。</p><p class="ql-block"> 湖水极浅,却因富含矿物质而呈现出魔幻的色泽。踩在盐壳上,脚下发出细碎的破裂声,像在咀嚼冰糖。有些盐晶凝结成珊瑚状,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向导说,这里的盐足够全中国吃上百年,我却只关心眼前这一汪翠色能否装进记忆脑海而后回忆。</p><p class="ql-block"> 正午时分,光线直射湖面,整个翡翠湖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宝石。东西湖泾河村姑们,穿着五颜绿色裙子站在湖岸,倒影清晰得仿佛水下藏着另一个世界。风起时,涟漪将人影揉碎,化作万千金粉。</p><p class="ql-block"> 盐湖边缘结晶出雪白的"花边",像是大自然精心缝制的裙裾。我蹲下身,看见盐粒中嵌着细小的气泡——那是亿万年前的水滴最后的叹息。</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夕阳正把盐滩染成粉红色。回望那片翡翠,它已悄悄换上了紫罗兰的晚装。盐湖之美,恰在于这永不停歇的变幻,像一首循环播放的光之变奏曲。 ↓</p> <p class="ql-block"> D6天.南八仙雅丹一水上雅丹一东台吉乃尔湖,汽车在315国道上飞驰,戈壁滩一望无际,单调得令人昏昏欲睡。忽然,远处的地平线上凸起一些土丘,这便是南八仙雅丹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土丘,说是"仙",倒更像是大地被烤焦后结出的痂。风刀霜剑将它们雕刻得奇形怪状,有的如蹲伏的骆驼,有的似倾颓的城墙。烈日下,它们静默地立着,显出几分倔强,几分凄凉。游人三三两两,在土丘间穿梭,拍照,喧哗,与这亘古的寂静颇不相称,继而到了水上雅丹。水在这里竟成了稀罕物,蓝得刺眼。那些被水半浸的土丘,边缘已被泡得松软,不知名的水鸟在水中戏水。我想,不出十年,这些雅丹大约就要被水完全吞噬了罢。</p><p class="ql-block"> 东台吉乃尔湖更显出几分诡异。湖水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蓝绿色,像是掺了化学药剂。湖边结着厚厚的盐壳,踩上去咯吱作响。姐妹们蹲在水边摆Push拍照,湖水倒映着她们鲜艳的衣衫,显得格外刺目。这湖据说正在萎缩,不知何时会彻底干涸,只留下一片盐碱地,我还听说:她们要带一块盐给我,这让我兴奋的一晚没睡好觉……。</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所谓的U型公路。其实不过是一段起伏较大的路面,却被冠以"网红"之名。路旁停满了车辆,人们排队在路中央拍照,全然不顾疾驰而过的货车。为了拍一张"震撼"的照片,姐妹们竟连交通安全意识都全然不顾,回程时,夕阳将雅丹染成血色。这些地貌终将消失,或因水的侵蚀,或因人的践踏。而人们来了又走,只带走几张照片,留下这美好的回忆!荒原依旧沉默,它见过太多这样的过客了。下有图片作证。 ↓</p> <p class="ql-block"> 察尔汗盐湖我们来了,它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湖水呈现翡翠般的碧绿色,与洁白的盐晶形成鲜明对比,景色十分震撼。盐湖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一眼望不到边,部分区域湖水颜色还会随光线变化,从深蓝到湖绿,甚至金黄。</p><p class="ql-block"> 青藏铁路和公路甚至直接修建在盐盖之上,一条用盐铺成的公路,表面覆盖沥青,外观与普通公路无异,但极具特色。今天是甘青西游D7天。 </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察尔汗盐湖的景色令人惊叹,使我们体验更丰富的盐湖风光,此時此刻,它让我们留下最难忘回忆! ↓</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西游最后一天。站在青海湖的黑马河边,远眺日月山。湖水是蓝的,天也是蓝的,蓝得几乎要融为一体,却又分明地划着界限。湖水不时拍岸,发出些微声响,像是低声絮语,又像是无意义的呢喃。</p><p class="ql-block"> 游客颇多,三三两两,或拍照,或嬉笑。他们穿着颜色鲜艳的衣裳,在湖边移动,宛如一群彩色的蝼蚁。我想,他们大约都是来"放松心情"的罢。人们总是如此,平日被生活搓揉得紧了,便想到这水边山下来舒散一番。然而回去之后,生活照例还是要搓揉他们的。</p><p class="ql-block"> 河水流淌,日月山静默地立在那里,不知已经立了几千万年。山自然是不会说话的,倘使它能言,大约要嘲笑我们这些短暂如蜉蝣的生物了。人们看山,山也在看人;人们赞叹山的永恒,山却看着一代代人来了又去。</p><p class="ql-block"> 湖面上有几只水鸟,时而飞起,时而落下,自在得很。它们并不理会岸边的人群,只顾觅食、嬉戏。鸟儿比人聪明,它们从不思考什么"人生意义",却活得比谁都明白,天色渐晚,游人散去。我独自站在湖岸边上,看着湖水由蓝转黑。忽然觉得,这湖、这山、这河,其实与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并无二致——它们都在那里,不因人的来去而有丝毫改变。所谓感悟,不过是人自己骗自己的把戏罢了,站起身来,鞋子上沾了些泥土。我拍了拍,泥土却不肯轻易离去,就像那些我们以为已经释怀的心事。青海湖是此次西游最后一站!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甘青八日游即将结束,西北的土地教会我们用脚步丈量时间,用皮肤感受风的方向。当城市人沉迷于"打卡"式旅游莫式,我们幸运地找回了"在场"的珍贵体验——不仅是身体的在场,更是心灵的沉浸。</p><p class="ql-block"> 八天太短,短到来不及深入每个角落;八天又足够长,长到那些草原的风、丹霞的光、戈壁的星空已经重塑了我们的感知方式。六个人的笑声留在了奔驰车的每个角落,而西北的壮美则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或许旅行的真谛就在于此:不是收集景点,而是让风景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不是逃离生活,而是找到继续生活的勇气与诗意。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这次西游甘青平台给我学习机会,感谢王姐,张姐,孙军“摄郎”拍了这么多视频,还有两位美丽如花似十八的小妹,同时感谢司机师傅八天的陪伴,也让我勉强完成西游漫记美扁!谢谢!再次谢谢大家,再见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