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摄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软件大道浡泥国王纪念园</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7-29上午</p><p class="ql-block">拍摄主题:参观浡泥国王墓园——了解大明王朝对外友好的策略和措施</p><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点石成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浡泥国王纪念园简介</b></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座落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浡泥国即今日之文莱苏丹国,地处加里曼丹岛北部,系有千年以上历史之文明古国。明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亲访问中国,染重疾而卒,终年28岁。依浡泥国王生前“体魄托葬中华”之遗嘱,以王礼葬于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在1958年5月12日被重新发现,存神道碑一通,石武将二、 石虎二、石羊二、石翁仲二、石马二、石望柱底座二,石刻6对,规制完整。1982年3月,浡泥国王墓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提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浡泥国王墓规划面积17公顷,景区分为文物保护区、 文物展览区、休闲活动区、入口区以及文莱风情园区。目前,占地8公顷的一期工程文物保护区已建成开放,修复了神道、牌坊、碑亭、墓冢、祭台等景点,并新建了陈列接待室和入口广场等。二期将重点建设文物展览区、文莱风情园区和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后的景区,将成为中国和文莱友好交流的重要场所,成为集文物保护与展文莱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古都南京·十朝史迹寻访之旅明朝系列之二十五期的主题,是参观浡泥国王墓园——了解大明王朝对外友好的策略和措施。众人在主持人云中漫步的组织下聚集于此进行寻访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这段中外交往历史的再见证!</p> <p class="ql-block">众人在集合地点(地铁一号线天隆寺站3号出口旁)的短暂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浡泥国王墓简介</b></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位于安德门外东向花村乌龟山南麓,墓主为古浡泥国(今文莱)苏丹二世麻那惹加那乃。</p><p class="ql-block">永乐三年(1405年),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遣使入贡,明成祖朱棣"遣官封为国王,赐印诰、敕符、勘合、锦绮、彩币"。麻那惹加那乃"大悦",毅然决定亲自访问中国。同行者有王妻、王子、王女、王弟、王妹、亲戚、陪臣等一百五十多人。明成祖听说麻那惹加那乃抵福建,立即"遣中宫杜兴往宴劳之",并命"所过诸郡设宴"。永乐六年八月乙未,淳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来到南京,受到明成祖的热烈欢迎,"帝慰劳再三,命王、妃所进中宫笺及方物陈之文华殿。王诣殿进献毕,自王及妃以下赐冠带,袭衣"。九月,麻那惹加那乃患病,明成祖命御医"善药调理",天天派人去探病,"旦暮相继"。是年"十月乙亥朔,王卒"。明成祖"辍正朝三日",“以礼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发现于1958年。是年5月12日,文物工作者从残碑中辨认出"浡泥王去中国 葬于安德门外石子岗"等字,核查历史资料,确定了这座称之为"回回坟"的佚名墓便是浡泥国王之墓。随后,又在墓前水沟里发现另一段残碑,辨认出"乐六年八月乙未浡泥国王麻那惹"等字,进一步证实了墓主为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第二年,又接合安装神道龟趺和神道碑,遍植青松、桧柏、海棠、桂花等名贵树种,开辟通往墓园的公路。</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坐北朝南,前临池塘,遥对牛首双阙,东、西、北三面环山,从历史上讲究的"风水"角度说,这里凝气聚风,山环水抱,是为"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的神道成弧形,自墓冢往南,分别有武将、石虎、石羊、石马夫、石马、石柱础等石刻,继续往南并东折,有"淳泥国恭顺王墓碑"一通。</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的神道石刻,无论题材、造型或者雕琢技巧,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写实是总的倾向,而且风格简朴,线条圆润。尤具特点的是石人的脸部,均为高鼻梁、拱嘴唇,有须的均呈"八"字形翘起;其胸部还有领结。能够推测出,石工们在制作这些精美的石像生时,是模拟了外国人形象雕琢的。</p><p class="ql-block">198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浡泥国王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浡泥国王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浡泥国王墓被公布为“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点。</p><p class="ql-block">需要提及的是,关于浡泥国王墓的葬仪,南京市博物院研究员邵磊教授认为“实为公侯之礼,并未臻于王礼”。</p> <p class="ql-block">在简介浡泥国王墓之后,主持人又结合活动举办前在群中推送的图片资料,向众人介绍了关于浡泥国王墓被发现和墓园修复的一些故事。尤其是对杨新华兄弟在此事中的经历及贡献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lvHlJeTUEeRjlerZBpSokQ" target="_blank">沉睡六百年的中外见证者—浡泥国王墓</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tu2qDPCyMh2TEz9Y2Umyw?clicktag=bar_share&scene=294&clickpos=0&from_safari=0" target="_blank">海丝云讲堂回顾丨杨新华:《浡泥国王墓与中国·文莱关系研究》</a></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杨新华、杨建华兄弟和浡泥国王墓的关系可深啦!他们1991年合著《浡泥国王墓探源》,首次系统梳理了明朝浡泥国王访华葬在南京的史实,还纠正了之前把浡泥国误认成印尼的错误。他们还推动浡泥国王墓在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995年把神道碑复制品送到文莱展览,2016年又成立中、文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让这段600多年前的友谊被更多人记住!</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链接:</b></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探源》是杨新华、杨建华兄弟合著的历史研究著作,1991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以南京浡泥国王墓为核心,详细记录了明永乐年间浡泥国王访华病逝、葬于南京的史实,还结合考古发现纠正了早期误认墓主身份的谬误。书中也探讨了郑和下西洋与浡泥国的关系,以及两国频繁的外交互动。2001年,浡泥国王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本书为中文友好交往提供了重要文献依据。</p> <p class="ql-block">【《文莱与神州》 杨新华 老冠祥 香港星岛晚报 夏历辛未年(1991年)九月初八、初九日连载】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浡泥古墓</b></p><p class="ql-block">编者按:中国大陆和文莱的外长今年9月30日在纽约签署建交公报,使东盟最后的一个成员国文莱也完成跟北京建交事宜。但在建交之前,很多人却不知道,南京郊区的一座古墓一直是两国“国民外交”的一项重要话题。文莱外交部常务秘书林玉成在9月访问北京后,还专程来南京看此古墓。本文将分两日介绍此古墓的历史和报道林玉成参观时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辛未仲秋,文莱达鲁萨兰国外交部常务秘书林玉成率领的文莱外交部官员团访问了南京。在南京期间,文莱客人专程前往南郊拜谒了前浡泥国(文莱国之前称)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之墓。</p><p class="ql-block">浡泥国王墓地处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乡东向花村的乌龟山。明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亲属及陪臣一百五十余人到中国南京进行友好访问,同行的有王妻他系邪,王弟施里难那那惹、施里微喏那沙那、那万喏邪,王子遐旺及王女二人等。</p><p class="ql-block">同年8月,麻那惹加那乃一行抵达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受到明成祖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9月,麻那惹加那乃患病,明成祖命御医“善药调理”,天天派人探病,但到了是年10月,王卒,明成祖异常悲痛,因之“辍正朝三日”,并尊麻那惹加那乃之“体魄托葬中华”遗嘱,以王侯之礼义“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同时命著名文学士胡广为之撰写碑文。</p><p class="ql-block">因历战乱,浡泥国王墓曾在历史上一度湮失,“渺不可寻”达百余年。1958年5月12日下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的文物普查人员,在铁心桥乡东向花村乌龟山南麓发现了匍匐于地的龟趺,同时还发现了倒卧于草丛中的一段残碑。碑文虽已大部漫漶,但仍可依稀辨出“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去中国”等字迹。之后,普查人员又在墓前水沟中发现了另一段残碑。经反复查证史料,终于确定此墓便是沉默已久的浡泥国王墓。</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下)贵宾访华</b></p><p class="ql-block">多年来,中共政府和人民十分珍视这一体现中国明代初年对外开放政策和反映中国与文莱两国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遗存。江苏省人民政府将该墓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市和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墓园、神道、墓碑以及通向墓园的道路进行维修。市、区文物管理部门及墓葬所在地的铁心桥乡政府,多年来一直对该墓认真进行保护管理。</p><p class="ql-block">文莱外交部常务秘书林玉成先生对583年前的陵墓保存如此完好表示满意。他对南京市副市长范仁信、南京市政府办公厅秘书长张治宗和雨花台区副区长周莉等官员们说:“我们在南京逗留时间很短,但是我们被南京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不仅仅是你们保护了我们前国王的墓,我们还看到了你们对历史的名胜古迹保证得相当完好,特别是一些明清建筑,南京不愧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p><p class="ql-block">林玉成先生再次强调:我特别要感谢南京市政府和雨花台区政府对我们文菜前国王墓的精心照料,你们对墓保护得非常好,我们知道这个墓是1958年发现的,此后市政府和区政府花了很大的努力来保护这个墓,我们表示感谢!” </p><p class="ql-block">在谈到中文两国关系时,林先生又说:“在我们中国和文莱两国关系的重要一点,就是两个国家不久将要建立外交关系,文莱国王的这个墓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我们在六百多年前已经存在着友好的往来。” </p><p class="ql-block">为了表示南京市和雨花台区人民对文莱人民的友谊,市区有关领导向文莱国的贵宾赠送了刚出版的《浡泥国王墓探源》,同时应贵宾的要求,为文莱国国王、外交部长、王子、公主也带去了这本介绍文莱国历史、地理、文化及风俗民情的反映中文友好交往的专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宋史》 关于浡泥国传</b></p><p class="ql-block">【 《宋史》 卷四百八十九 浡泥传】 </p><p class="ql-block">浡泥国在西南大海中,去阇婆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齐四十日程,去占城与摩逸各三十日程,皆计顺风为则。 </p><p class="ql-block">其国以版为城,城中居者万余人,所统十四州 。其王所居屋覆以贝多叶,民舍覆以草。在王左右者为大人。王坐绳床,若出,即大布单坐其上,众异之,名日阮囊。战斗者则持刀被甲,甲以铜铸,状若大简,穿 之于身,护其腹背。</p><p class="ql-block">其地无麦,有麻稻,又有羊及鸡鱼,无蚕丝,用吉贝花织成布。饮椰子酒。昏聘之资,先以椰子酒,槟榔次之,指环又次之,然后以吉贝布,或量出金银成其礼。丧葬亦有棺敛,以竹为與,载弃山中,二月始耕则祀之,凡七年则不复祀矣。以十二月七日为岁节。地热,多风雨。国人宴会,鸣鼓、吹笛、击䥽、歌舞为乐。无器皿,以竹编贝多叶为器盛食,食讫弃之。其国邻于底门国,有药树,取其根煎为膏,服之及涂其体,兵刃所伤皆不死。前代未尝朝贡,故史籍不载。</p><p class="ql-block">太平天国二年(977),其王向打遣使施弩、副使蒲亚里、 判官哥心等责表贡大片龙脑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龙脑二十家底、苍龙脑二十家底,凡一家底并二十两;龙脑版五、玳瑁壳一百、檀香三橛、象牙六株。表云:“为皇帝千万岁寿,望不责小国微薄之礼。”其表以数重小囊缄封之,非中国纸,类木皮而薄,莹滑,色微绿,长数尺,阔寸余,横卷之仅可盈握。其字细小,横读之,以华言译之,云:“浡泥国王向打稽首拜,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愿皇帝万岁寿,今遣使进贡。向打闻有朝廷,无路得到。昨有商人蒲卢歇船泊水口,差人迎到州,言自中朝来,比诣阇婆国,遇猛风破其船,不得去。此时闻自中国来,国人皆大喜,即造舶船,令蒲卢歇导达人朝页,所遣使人只愿平善见皇帝。每年令人人朝贡,每年修贡,虑风吹至占城界,望皇帝诏占城,令有向打船到,不要留。臣本国别无异物,乞皇帝勿怪。”其表文如是。馆其使于礼宾院,优赐以遣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明史》浡泥国传</b></p><p class="ql-block">【《明史》卷三百二十五 浡泥传】</p><p class="ql-block">浡泥,宋太宗时始通中国。洪武三年八月命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往使。自泉州航海,阅半年抵阇婆,又逾月至其国。王马合谟沙傲慢不为礼,秩责之,始下座拜受诏。时其国为苏禄所侵,颇衰耗,王辞以贫,请三年后入贡。秩晓以大义,王既许诺,其国素属阇婆,阇婆人间之,王意中沮。秩折之曰:"阁婆久称臣奉贡,尔畏阇婆,反不畏天朝邪?"乃遣使奉表笺,贡鹤顶、生玳瑁、孔雀、梅花大片龙脑、米龙脑、西洋布、降真诸香。八月从敬之等入朝。表用金、笺用银、字近回鹘,皆镂之以进。帝喜,宴賚甚厚。八年命其国山川附祀福建山川之次。</p><p class="ql-block">永乐三年冬,其王麻那惹加那乃遣使入贡,乃遣官封为国王,赐印诰、敕符、勘合、锦绮、彩币。王大悦,率妃及弟妹子女陪臣泛海来潮。次福建,守臣以闻。遣中官往宴賚,所过州县皆宴。六年八月入都朝见,帝奖劳之。王跪致词曰:"陛下膺天宝命,统一万方。臣远在海岛,荷蒙天恩,赐以封爵。自是国中雨时顺,岁屡丰登,民无灾厉,山川之间,珍奇毕露,草木鸟兽,亦悉蕃育。国中耆老咸谓此圣天子覆冒所致。臣愿睹天日之表,少输悃(kǔn)诚,不惮险远,躬率家属陪臣,诣阙献谢。"帝慰劳再三,命王妃所进中宫笺及方物,陈之文华殿。王诣殿进献毕,自王及妃以下悉赐冠带、袭衣。帝乃飨王于奉天门,妃以下飨于他所,礼讫送归会同馆。礼官请王见亲王仪,帝令准公侯礼。寻赐王仪仗、交椅、银器、伞扇、销金鞍马、金织文绮、纱罗、绫绢衣十袭,馀赐賚有差。十月,王卒,于馆。帝哀悼,辍朝三日,遣官致祭,赙以绘帛。东宫亲王皆遣祭,有司具棺椁、明器,葬之安德门外石子岗,树碑神道。又建祠墓侧,有司春秋祀以少牢,谥日恭顺。赐敕慰其子遐旺,命袭封国王。</p><p class="ql-block">遐旺与其叔父上言:"臣国岁供爪哇片脑四十斤,乞敕爪哇罢岁供,岁进天朝。臣今归国,乞命护送,就留镇一年,慰国人之望。并乞定朝贡期及傔从人数。"帝悉从之,命三年一贡,傔从惟王所遣,遂敕爪哇国免其岁供。王辞归,赐玉带一、金百两、银三千两及钱钞、锦绮、纱罗、衾褥、帐幔、器物,馀皆有赐。以中官张谦、行人周航护行。</p><p class="ql-block">初,故王言:"臣蒙恩赐爵,臣境土悉属职方,乞封国之后山为一方镇。"新王复以为言,乃封为长宁镇国之山。御制碑文,今谦等勒碑其上。其文曰:</p><p class="ql-block">上天佑启我国家万世无疆之基,诞命我太祖高皇帝全抚天下,休养生息,以治以教,仁声义问,薄极照临,四方万国,奔走臣服,充凑于廷。神化感动之机,其妙如此。朕嗣守鸿图,率由典式。严恭祗畏,协和所统。无间内外,均视一体。遐迩绥宁,亦克承予意。</p><p class="ql-block">乃者浡泥国王,诚敬之至,知所尊崇,慕尚声教,益谨益虔,率其眷属、陪臣,不远数万里,浮海来朝,达其志,通其欲,稽颡陈辞曰:"远方臣妾,丕冒天子之恩,以养以息,既庶且安。思见日月之光,故不惮险远,辄敢造廷。"又曰:"覆我者天,载我者地。使我有土地人民之奉,田畴邑井之聚,宫室之居,妻妾之乐,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以资其生,强罔敢侵,众罔敢暴,实惟天子之赐。是天子功德所加,与天地并。然天仰则见,地脊则履,惟天子远而难见,诚有所不通。是以远方臣妾,不敢自外,逾历山海,躬诣阙廷,以伸其悃。"朕曰:"惟天,惟皇考,付予以天下,子养庶民。天与皇考,视民同仁,予其承天与皇考之德,惟恐弗堪,弗若汝言。"乃又拜手稽首曰:"自天子建元之载,臣国时和岁丰,山川之藏,珍宝流溢,草木之无葩花者皆华而实,异禽和鸣,走兽跄舞。国之黄叟咸曰,中国圣人德化渐暨,斯多嘉应。臣土虽远,实天子之氓,故奋然而来觐也。朕观其言文貌恭,动不逾则,悦喜礼教,脱略夷习,非超然卓异者不能。稽之载籍,自古逖远之国,奉若天道,仰服声教,身致帝廷者有之。至于举妻子、兄弟、亲戚,陪臣顿首称臣妾于阶陛之下者,惟浡泥国王一人;西南诸蕃国长,未有如王贤者,王之至诚贯于金石,达于神明,而今名传于悠久,可谓有光显矣。</p><p class="ql-block">兹特锡封王国中之山为长宁镇国之山,赐文刻石,以著王休,于昭万年,其永无羁。系之诗曰:"炎海之墟,浡泥所处。煦仁渐义,有顺无忤。慺慺贤王,惟化之慕。导以象胥,通来奔赴。同其妇子、兄弟、陪臣,稽颡阙下,有言以陈。谓君犹天,遗以休乐,一视同仁,非偏厚薄。顾兹鲜德,弗称所云。浪舶凤樯,实劳恳勤。稽古远臣,顺来怒趋。以躬或难,矧日家室、王心亶诚,金石其坚。西南蕃长,畴与王贤。矗矗高山,以镇王国。镜文於石,懋昭王德。王德克昭,王国攸宁。于万斯年,仰我大明。"八年九月遣使从谦等人贡谢恩。明年复命谦赐其王锦绮、纱罗、彩绢凡百二十匹,其下皆有赐。十年九月,遐旺偕其母来朝。命礼官宴之会馆,光禄寺旦暮给酒馔。明日,帝飨之奉天门,王母亦有宴。越二日,再宴,赐王冠带、袭衣,王母、王叔父以下,分赐有差。明年二月辞归。赐金百,银五百,钞三千锭,钱千五百缗,锦四,绮帛纱罗八十,金织文绣、文绮衣各一,衾褥、帏幔、器物成具。自十三年至洪熙元年四入贡,后贡使渐稀。</p><p class="ql-block">嘉靖九年,给事中王希文言:"暹罗、占城、琉球、爪哇、浡泥五国来贡,并道东莞。后因私携贾客,多绝其贡。正德间,佛郎机阑入流毒,概行屏绝。曾未几年,遽尔议复,损威已甚。"章下都察院,请悉遵旧制,毋许混冒。</p><p class="ql-block">万历中,其王卒,无嗣,族人争立。国中杀戮几尽,乃立其女为王。漳州人张姓者,初为其国那督,华言尊官也,因乱出奔。女主立,迎还之。其女出入王宫,得心疾,妄言父有反谋。女主惧,遣人按问其家,那督自杀。国人为讼冤,女主悔,绞杀其女,授其子官。后虽不复朝贡,而商人往来不绝。</p><p class="ql-block">国统十四洲,在旧港之西,自占城四十日可至,初属爪哇,后属暹罗,改名大泥。华人多流寓其地。嘉靖末,闽、粵海寇遗孽通逃至此,积二千余人。万历时,红毛番强商其境,筑土库以居。其入彭湖互市者,所携乃大泥国文也。诸风俗、物产,具详宋史。(2334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浡泥國恭順王神道碑</b></p><p class="ql-block">明永樂六年(一四O八) 殘高四OO厘米寬一〇九厘米現存南京浡泥王墓</p><p class="ql-block">文配述浡泥王麻惹加那乃從一百五十人泛海來中國,受到永樂帝的禮遇;同年十月國王病逝,遗属安葬於中華,明廷遂以王禮將其安葬。碑文係明代胡廣所撰,今《胡文穆公文集》所載碑文與原碑拓本對校將原碑中缺失的字用括號框出。</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碑文</b></p><p class="ql-block">浡泥國恭順王神道碑</p><p class="ql-block">(永)樂六年秋八月乙未,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来朝,率其妻子、弟妹、親(威、陪臣凡百五十餘人至闕下,上表貢方物。/上御) 奉天殿受其獻,退即奉天門召與語,象通其言日:『僻壤臣妾,誕被(聖化,思觀清光靡知忌畏,輒敢塵瀆。』又日:『天以覆我,地以載我, /天子以)又寧我。我長我纫,有安居,食有和味,衣有宜服,利用備器以資其(生。 強不敢凌弱,衆不敢欺寡,非天子孰使之然也!天子功德暨於我者同乎天地:然天地仰而見,而履:(惟/天子邀)而难見,是故誠有所不通, 僻陋臣妾不憚險遠,浮海闕以達其誠。」/(上日:『嘻!/谁天、惟皇考付予)以天下子養民,天與皇考視民同仁。予其承天與皇考付(之重,惟恐弗堪,弗若汝言。一則又頓首日:『自)天子改元之初載,臣國屢整和, 山川之蕴珍實者害然而星,草木/(之不華)者霍然而實,異禽鳴而走默率舞也。臣國之老日「中國聖人,德教(流溢於茲」, 臣上雖遠京師,然為天子氓故,矜奮而来觀。)」上嘉其誠,優待禮隆,賜予甚厚。初賜宴于華蓋/(殿,既連)宴于奉天門:每宴則命公夫人宴其妻于内館;宴能, 太官厚具飲(食:日命大臣一人待於所舍,中貴人事接伴盛其共張,豐其,入朝班次上公,寵渥至矣。月,王忽感疾, /上命醫賜)善藥調治:遣中貴人勞問,且暮相继;又命大臣視王疾差劇,開小,喜見顔色。王疾篤,語其妻以下日: 「我疾貽天子憂念,脫有大故,命也。我僻處荒徽,幸入朝觀,天子寵光,即死(無憾死)又體魄託葬中華,不為夷鬼:所憾者, 受天子深恩,生不能報,死誠有(負。」指其子日『我即不起,其以兒入拜謝天子,誓世世毋忘天子恩。若等克如我志,瞑目無憾矣。一十月乙亥(朔,王卒) 得年二十有八。上甚悼之,輟正朝三日,劫司治丧具、厚如,賜議(日『恭順』,遣使論祭,又遣)使撫慰其妻子。王之妻拜使者日 『乃下臣祚(薄,弗克負荷天子深恩,不能終事,且有遺命『以)世世毋忘天子恩,克守其言,則死猶不死矣。』王之妻之言,亦可(謂賢也已。是月庚寅) 以禮葬王于安德門外之石子岡,為文誌其。王(父日麻那惹沙那旺沙)母日刺失(八的: /妻日他係邸:子一人日遐旺,甫四歲:女二人。以遐旺襲王爵,賜以冠服、玉帶、儀仗鞍馬、服物、器皿)及金銀、錦綺、錢幣甚厚:賜王妻以命服、珠冠、白金、錦綺、錢幣諸物:其餘賜各有差。官王之(弟施里難那那惹施里微喏那沙那、那萬喏邪三人,輔遐旺,韶有司立祠於王墓,守墳者三戶 )建碑祠下,命臣廣製刻文。(臣廣仰惟皇上綏寧宇内,茂揚天德,溥博周。凡日月照臨之地,皆心悅誠歸,惟恐或後“奉琛秉之國,綴集)于庭,以萬數。浡泥王去中國累數萬里,一旦舉(妻學弟妹、親戚陪臣浮鉅海來朝,不以為難,叩陛陳辭, 忠誠溢發,其心堅確有如金石:至其臨終之言,尤倦倦屬其下以不忘天子)恩,聖德漸清,感動於人心,其(深如此。於乎盛哉惟王賢達明,忠順之節始終一致,宜其身彼寵榮,澤延後嗣, 用紀其實,為銘詩,昭示無極,以彰王之所以受恩深厚者,由其誠也。銘曰:</p><p class="ql-block">大明御天,臣妾萬方。孰不来享, 孰不来王!猗浡泥,處炎。感化來歸。風騰雲。日婦日子) 弟妹陪臣。秩秩 抃牲。(日天子,作我父母。我生我樂,天子之祐。戴天履地,疇此幪。翘首大明,通來獻誠。天子日吁, 予統宇內。爾於寧惟德罔逮。王拜稽首,萬歲歡呼。服)德懷仁, 奉育海濡。國有山川,若其實物。靈發其藏,不(愛而出。荏草木,惟葉。煌煌者華,有實其。異禽和音,鳴拂其羽。走,亦以舞。國黄者日,聖化所漸。臣國雖遇,臣心仰)瞻。天子嘉悅待以異禮。宴勞锡,有厚而旨。云胡月,疾(忽及之。奄然而喪,復悼而悲。臨終之言,謂其遘。死有弗忘, 天子深恩。於乎賢王,卓特超逸。西南諸蕃,堪王匹。 生者誠欵,殁有)銘。爵於王嗣,世世(其承。有墳如堂, 有祠翼翼。以妥王靈,其永無。王雖不歸,王聞孔彰。天子恩隆,萬世有光)。</p><p class="ql-block">翰林脩撰、承務郎臣沈粲奉書。</p> <p class="ql-block">文字资料为云中漫步(萌爷爷)收集整理。</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明史》、《南京通史》、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杨新华《金陵碑刻精华》、杨新华《南京市雨花台区文物志》、杨新华 卢海鸣《南京明清建筑》、仲跻荣 杨新华《郑和》、邵磊《南京历代陵墓》、《南京老地图》等。</p> <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短视频源自群友:云中漫步、金牛、朱国屏、当当、玮祎、老羊、王秋华、好丽丽、随缘、王凤、桥桥奶奶、萍缘、大雁、阳光、冰雪、点石成金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