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则敦村六月会

介康

<p class="ql-block">同仁六月会,是当地传统的民俗瑰宝,宛如一颗璀璨明珠,闪耀在隆务河流域的村落之间。我们那天去了尕则孰村,是选择四个典型村庄的第三个村庄六月会活动。这天人们换上了华丽的民族服装,佩戴着昂贵的首饰,来到寺庙前广场,在法师的指挥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行祭神,接着法师开山和囗扦,然后跳神舞。 六月会</span>活动表达了人们自古以来敬畏自然、向往和平、祈祷吉祥的美好心愿。 </p> <p class="ql-block">走进尕则敦村寺庙广场,正值六月会的热闹时节。村口的寺庙显得格外庄严,红色的门框上绘着精美的图案,高挂的灯笼随风轻轻摇晃,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穿着了华丽的民族服装,佩戴着昂贵的首饰,带着崇敬心情来到活动广场,先进神庙祭拜,然后献上祭祀物品。</p> <p class="ql-block">摆上祭祀物品,将集中带到山上,祭烧献神。</p> <p class="ql-block">寺庙里,白色的煨桑台在阳光下烟气缭绕,与远处的山峦交相辉映。煨桑台前已有村民正在炉里祭烧祭祀品。</p> <p class="ql-block">我感觉尕则敦村应该是个藏族村,(同仁地区居住民族有土族藏族等)人们穿着和佩戴有浓厚藏族文化。瞧这大帅哥,华丽的藏服和昂贵的首饰,有男性粗壮之美。</p> <p class="ql-block">一座装饰华丽的寺庙吸引了我的目光。橙色和红色的布幔随风轻扬,上面绘有龙凤图案,显得格外喜庆。几个村民正在展开精美布幔横幅装饰,整个场景既庄重又充满节日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寺庙前便看到几位身穿传统服饰的人正在展示一幅色彩斑斓的唐卡。唐卡上绘有宗教人物和图案,旁边旗帜飘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神圣的故事。我们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庄严而美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绿树环绕的角落,我看到两位老人和两个小孩坐在长椅上。老人们穿着传统服饰,孩子们则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静静地等待,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温馨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俩女孩的悄悄话。</p> <p class="ql-block">走进庙殿里,我看到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男子和一个小孩站在装饰华丽的背景前。鲜艳的布料上绣着龙纹图案,旁边还摆放着陶瓷器皿和鲜花。他们似乎正在参与某种仪式或庆祝活动,神情专注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装饰华丽的神庙殿堂,几位身穿传统服饰的人正在为六月会活动作准备。金色和红色的布幔上绣有佛像和经文,气氛庄重而肃穆。</p> <p class="ql-block">一位长老身穿民族服装很有气度踱步在神庙殿堂,似乎正在检视将进行六月会活动各项谁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在寺庙前,一群村民青年正在进行传统的六月会仪式作准备。他们手持色彩鲜艳的唐卡,唐卡上绘有佛教图案和人物,周围氛围庄重而虔诚。</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开阔的广场上,听到一阵打鼓声,我看到两名穿着传统服饰的人在进行表演。一人手持龙鼓敲打,另一人翩翩作舞,背景是一栋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房屋。旁边的村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不时发出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六月会正式开始了,身穿华丽民族服装的青年,高举色彩鲜艳的唐卡作幡旗进行列队前进,唐卡上绘有佛教图案和人物,氛围庄重而虔诚。</p> <p class="ql-block">队伍浩浩荡荡沿着山间小路行走,背景是连绵的山丘和古老的建筑。在山坡上,多面鲜艳的旗帜在山间飘扬,背景是绿色的植被和裸露的岩石。气氛热烈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队伍在山坡平地上停了下来,一些青年围着火堆走动,放入各种祭祀物品在火堆里焚烧,同时还洒酒敬神,助火势高燃。</p> <p class="ql-block">人们围绕焚烧地,播撒满天的白色幡纸。只见迎着上升的烟气带着飘荡的纸片,天空似乎像下着白雪,祭祀活动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此刻还有法师的开山仪式,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法师完成开山后满脸鲜血直流,他仍然指挥着祭祀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祭祀队伍下山后的进行休整,准备第二个的高潮:开口钎。</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男孩手持绘有龙图案的圆鼓,背景是黄色的墙壁和地砖,他穿着传统的服饰,表情专注地等待着。不远处,几位穿着传统服饰的男性站立休息,好像他们在等待着什么,场景显得热闹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边长廊,我看到一群村民穿着各式各样的传统服饰,观众中以女性为主也有儿童,他们神情专注,有的在拍照,有的在观看表演,整体氛围热闹而温馨。</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我看到许多人穿着传统服饰,聚集在一个装饰华丽的帐篷前,似乎在等待进行某种仪式或庆祝活动。背景是巨大民族特色的帐篷,整个场面显得热闹而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在大帐篷前,一群身穿藏族服饰的人正在进行仪式,为首的大慨是村民代表手持酒碗,对法师进行敬酒致意,同时嘴上献词,当然我们是听不懂。</p> <p class="ql-block">参加祭祀活动的男子排着队,依次<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口钎。这是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span></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穿白色上衣和黄色围巾的小男孩正接受法师的开口钎。只见法师右手把六寸长的钢钎刺入男孩的左腮面部,钢扦的尾部还荡着红色穗带。</p> <p class="ql-block">法师在开口钎时,周围有许多人围观,还有人用手机拍摄,场面热闹而神秘。我很奇怪在钢扦刺入面部时,何不见血,何不见受口扦者痛苦状。估计这些钢钎经过专门土方药水处理,止血止痛,后来在汤加村六月会中得到证实。</p> <p class="ql-block">据知同仁六月会有的村庄还有上背钎,上背钎是将10--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这次同仁六月会上四个村庄都没看到上背钎,也许太血腥和刺激吧。</p> <p class="ql-block">一些男孩们上口钎后,在静静地等待参加列队打鼓舞蹈。</p> <p class="ql-block">一群穿着传统服饰的男子都是面部有口钎,一边敲打大鼓,一边列队舞蹈。同仁六月会各村基本有神舞、龙舞、军舞等不同舞蹈类型承担着迎神、祭山、祈福等特定功能。</p> <p class="ql-block">每个村子六月会根据传统选择擅长的舞蹈类型,如郭麻日村的军舞、浪加村的龙舞,通过舞蹈动作和队形传递本村民族历史特点。</p> <p class="ql-block">舞蹈动作不一样感觉不一样,例如军舞模拟古代练兵场景,体现吐蕃文化的军事传统;龙舞则通过动态队形变化象征自然崇拜。 ‌</p> <p class="ql-block">尕则敦村的六月会跳着应该是龙舞。由健壮的青年男子执鼓表演,动作铿锵有力,充满勇武之气,表演者需具备极强的体力和节奏感,舞蹈贯穿祭祀仪式,展现原始宗教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各村六月会舞蹈作为民俗活动重要载体,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符号。特别是年轻一代通过参与舞蹈实践,直观感受传统文化,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民族的凝聚力。</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青年舞蹈,动作铿锵有力,充满勇武之气,有极强的体力和节奏感。场下的女孩子们也看得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女村民们身穿节日盛装,还要精心打扮梳妆,你帮我涂唇膏,我帮你修眼睫毛,她们也要上场舞蹈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女孩子盛装打扮,上场助乐了。</p> <p class="ql-block">舞蹈结束,我们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