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我又来到了先农坛庆成宫。真没想到,这条被称为"古都脊梁"的中轴线,这一年里竟悄悄融进了我的生活。<br> 在城市图书馆报告厅,自己曾听过单霁翔先生说 ,申遗不只是为了块牌子,是要让它变成老百姓骨子里的文化记忆。这话让我一下子明白:中轴线不只是一堆老建筑,而是活着的文化根脉。于是我和"忆光影队"的伙伴们沿着它边走边看——万宁桥的晨光给镇水兽镀上金边,景山顶上看紫禁城像铺开的金色长卷,钟鼓楼广场上老爷爷教小孙子放沙燕风筝,每一幕都让人忘不了。<br> 这一年,日子里满是中轴线的味道:翻到梁思成当年的手绘图纸,好像能摸到他量那些斗拱时的温度;写先农坛的农田,笔尖总像缠着麦浪的响声;什刹海灯会上,元宵的甜香飘过银锭桥,泰安里画展上,水墨画里的紫禁城仿佛在喘气儿。<br> 镜头里记下的那些瞬间,正跟着中轴线长出新故事。这条脊梁,是北京的年轮,也是我这一年的印记。它就像以永定门为砚台、钟鼓楼为毛笔,在大伙儿心里写下今天的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