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寺真身殿

水哥

<p class="ql-block">今聊聊湖北黄梅五祖寺真身殿</p><p class="ql-block">真身殿又名祖师殿,是五祖寺的主体建筑 。唐咸亨五年(674年),五祖弘忍圆寂前令弟子玄赜修建,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移至今址重修。宋亡后,东山五祖寺毁于战火,弘忍肉身可能因此被迁移他处 ,五祖寺一度冷落萧条。</p><p class="ql-block">宋亡后,东山毁于战火,五祖寺一时冷落萧条,</p><p class="ql-block">至元十九年(1282年),了行禅师再入东山,清扫寺院故基,重新兴建土木 。</p><p class="ql-block">皇庆二年(1313年)三韩万奇上人从渖王请,奉弘忍肉身还东山。</p><p class="ql-block">(意思是: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来自三韩(今朝鲜半岛)的万奇上人,应渖王令,迎禅宗五祖弘忍肉身回东山五祖寺 。而下令请回五祖肉身的渖王名王璋,是高丽国王子、驸马太尉,诚心崇佛。)</p><p class="ql-block">至治二年(1322年),法式禅师作大殿,奉祖师,此时真身殿得以重建。</p><p class="ql-block">1927年,五祖真身被毁。</p><p class="ql-block">(真身因何及被何人所毁,查边网络均未有明确记载。)</p><p class="ql-block">据记载,五祖弘忍大师圆寂后,肉身千年不腐,被供奉在五祖寺真身殿。1927年,真身被毁,仅存遗骨舍利。民国21年(1932年)建成五祖大宝塔,塔藏五祖舍利。1932年修建大满五祖宝塔,将五祖的骨灰下葬于此。</p><p class="ql-block"> 真身殿依山势高低建于五祖寺中轴线上,前部左为钟亭,右为鼓亭,两亭造型一致,相互对称,内与正殿相通。中部为正殿,正面门上方挂有“真身殿”匾额,门前两旁大柱上塑有金色巨龙,门头横梁雕成空心二龙戏珠,屋顶有九龙盖顶,两侧用雕花砖砌。</p><p class="ql-block">五祖寺真身殿内有多块牌匾,其中,“法雨塔”门额(题写人无考);其下有“正法眼藏”木匾,为晚清黄梅秀才于甘侯所书原物。</p><p class="ql-block">此处顺便介绍一下于甘侯:1874-?,字树棠,晚号幸叟、东山居士,湖北黄梅五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于甘侯考中进士,后历任江西宁都知州、国史馆顾问。辛亥革命后,担任湖南宜章县知事,后在北京交通大学工作,曾在哈尔滨海军学校任秘书。于甘侯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痛恨俄寇、倭寇。于甘侯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贤,担任过黄梅县各界人民大会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正法眼藏”木匾之上为阴刻手书“阎浮藏海”匾额,落款“万历丁酉年九月吉日立”,为明荆王朱常泴所赐。</p><p class="ql-block">荆康王朱常泴,为朱元璋的八世孙,是荆恭王朱翊钜嫡三子,初封安城郡王。万历四年(1576年)七月,其兄荆敬王朱常㴶去世且无子嗣,朱常泴受皇帝敕命“管府事”。万历七年(1579年)四月,正式被册封为荆王,在位十八年,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过世,谥号为“康”。</p><p class="ql-block"> 梢间边柱两侧墙面分别有阴刻题词“皇图巩固”和“帝道遐昌”,传为唐武则天御书。</p><p class="ql-block">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真身殿后殿内供奉的只是五祖弘忍的塑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图拍摄于五祖寺及五祖寺真身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