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16名高分考生被误录,谁来为他们的命运买单?2025-7-29

自然雨滴

<p class="ql-block">近日,一条“贵州16名高分考生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误录取,被迫集体复读”的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舆论的深潭,激起千层浪。这些学生原本憧憬着进入理想学府,开启人生新篇章,却因一场志愿填报系统的“乌龙”,命运轨迹陡然转向。</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今年高考,这些贵州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贵州省招生考试志愿填报系统未明确区分“厦门大学”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仅以专业代码区分。考生填报时,系统仅显示专业编号,办学地点一栏也未标注“马来西亚”分校字样。而他们收到的官方短信,也只显示“投档厦门大学”,未提及海外分校信息 。就这样,他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录取。当发现该校每年学费高达4.9万元,且校区远在马来西亚,全英文授课时,这些寒门学子及其家庭陷入了困境。</p> <p class="ql-block">这起事件中,考生自身或许存在未仔细核对纸质招生目录分校代码的问题,但系统的责任同样不可推卸。作为考生唯一的填报渠道,志愿填报系统未对海外校区做显著标识,明显违反信息透明原则。对比其他高校,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系统中均有单独地域分类选项,而厦大马来分校却无此设置,这无疑给考生带来极大误导。</p> <p class="ql-block">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招生考试工作更是关乎考生的前途命运。此次事件中,16名考生因系统失误被迫复读,不仅浪费了他们一年的青春时光,也让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考试院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考生,而应深刻反思,积极改进志愿填报系统,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p> <p class="ql-block">这起事件也为所有考生和家长敲响警钟,志愿填报关乎命运,一定要多方了解信息,不能仅仅依赖填报系统。同时,相关部门和高校也应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招生流程和信息公开机制,让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