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凝眸祖国版图的西部,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你就能找到这里——大美青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高原秘境,去感受她的辽阔与纯净,去聆听她的心跳与呼吸。</p> <p class="ql-block"> 翡翠湖,这颗镶嵌在西北戈壁上的绿翡翠,因湖水颜色如翡翠般美丽而得名。这片约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却因矿物质的不同浓度,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奇观。风平浪静时,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与皑皑雪峰,宛如一面天然的镜子,将天地之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亲身站在翡翠湖边,我才真正体会到那种视觉的震撼。湖水清澈透明,蓝绿交织,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天空湛蓝无云。游客们或驻足拍照,或静静欣赏,仿佛都被这片宁静与壮美所征服。</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大柴旦盐湖的路上,一边是白雪皑皑的雪山,一边是碧绿如镜的湖水,蓝天、白云、雪峰、碧水交相辉映,宛如仙境。那一刻,我仿佛走进了一幅画,又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p> 视频:翡翠湖 <p class="ql-block"> 翡翠绿,天空的蓝与这抹绿交织,幻化出魔幻般的蓝绿色,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是青藏高原遗落在人间的一面“天空之镜”。它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也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湖面如镜,倒映着天空与雪山,仿佛天地之间只有一片纯净的蓝与白。</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一样大。茶卡镇地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客点,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着小火车,缓缓驶入这片白色的奇迹,看着水晶盐、珍珠盐、珊瑚盐、雪花盐等各类盐类结晶,仿佛走进了盐的王国。</p> <p class="ql-block"> 站在茶卡盐湖边,我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湖水清澈透明,倒映着蓝天与雪峰,宛如天地交融。湖边的盐层堆积成独特的盐雕,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壮丽。</p> <p class="ql-block"> 湖水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与湛蓝的天空混为一色;盐湖周边洁白的盐渍地与群山的雪峰交相争辉,美不胜收。茶卡盐湖,风景绝美,被誉为“天空之镜”。</p> 视频: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p class="ql-block"> 天映水,水连天,水天相接处,天光云影共徘徊。踏上湖畔的盐层,脚底传来粗砺的触感。举目四望,世界只剩下纯粹的蓝与净透的白,时光似乎在此停驻,心也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不仅景色绝美,也因盛产大青盐而闻名。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中国首个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景区还送每位游客一包盐,我捧着这袋来自海拔3100米的湖盐,仿佛也捧起了一份来自高原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高原上的蓝宝石。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它不仅有着烟波浩渺的壮丽景色,更有着独特的“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站在湖边,我看到湛蓝的湖水与蓝天相接,海鸥在空中翱翔,远处的雪山静静守护着这片圣湖。</p> <p class="ql-block">青海明珠——【青海湖二郎剑景区】</p> <p class="ql-block"> 亲临景区,眼前的景色令人陶醉:湛蓝的天空,浩瀚的湖水,翱翔的海鸥,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充满生气。</p> 视频:青海湖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据说1000多年前,唐蕃联姻,唐朝的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在离开家乡前,唐王赐给公主一面能够照出家乡景象的日月宝镜。公主一路上思念着家乡,她拿出日月宝镜照看长安的景象,泪水如泉涌。然而,公主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她毅然决然地将日月宝镜扔向天空,结果宝镜落地时散发出金光,变成了青海湖。这个传说,为这片湖水增添了几分神秘,也让我对它的美多了一份敬意。</p> <p class="ql-block">听到音乐就情不自禁的跳起来。</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的美,是一种包容的美,是一种生命的美。它不仅滋养着湖中的鱼群,也孕育着岸边的草场,更吸引着无数候鸟在此栖息。我站在湖边,看着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听着风声与鸟鸣交织,内心一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 塔尓寺是青海宗教文化的瑰宝。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它不仅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藏传佛教的重要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走进塔尔寺,八座白塔庄严矗立,飞檐斗拱的殿堂错落有致,古树参天,佛塔林立,处处透露着神圣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现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经院),藏语分别称为参尼、居巴、丁科、曼巴札仓。塔尔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佛寺。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 白塔是藏传佛教寺庙中常见的建筑。塔尔寺门口,八座白塔一字排开,气宇轩昂,庄严神圣。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塔高6.4米,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有个佛龛,藏有梵文。</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藏传佛教黄教圣地 ,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因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所以在全国3600多座格鲁派寺院中名声显赫。与甘肃夏河的拉卜楞寺、西藏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并成为格鲁派六大丛林。</p> <p class="ql-block"> 相传,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咯巴大师出生在今鲁沙尔镇塔尔寺所处的地方。他出生时滴下脐带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棵菩提树,后来为了纪念他,人们修建了一座塔,包住那棵菩提树,后为了保护塔就盖了一座殿堂,这就是塔尔寺的雏形。先有塔,后建寺。</p> 时轮塔(太平塔) <p class="ql-block"> 祈寿殿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宫殿式建筑,飞檐斗拱,彩绘精美,琉璃瓦屋顶,围墙、门楼饰以“河州”砖雕花饰,殿内木雕是塔尔寺木雕艺术珍品。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及迦叶和阿难两大弟子、弥勒菩萨和普贤菩萨等佛像。</p> 塔尔寺敬老院 塔尔寺印经院 <p class="ql-block"> 步入酥油花馆。酥油花将雕塑艺术推向极致的酥油花雄踞“三绝”之首的宝座。关于酥油花的起源有个动听的传说。在公元1409年宗喀巴大师首次大昭寺发祈愿法会的一天夜里做了个怪梦,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变为鲜花。梦醒后为了再现美妙的梦境,立即组织艺僧用酥油塑造了各种花卉树木,还有珍宝连同酥油灯一同供奉佛前。</p> <p class="ql-block"> 在酥油花馆,我看到了最令人震撼的艺术——酥油花。酥油花的原料是从20斤牦牛牛奶或羊奶中反复搅拌后才能提炼出一斤黄白色的油脂。这种用牦牛乳脂制成的雕塑,经过僧人灵巧之手与虔诚之心的雕琢,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信仰与艺术的交融之美。</p> <p class="ql-block"> 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其中以八个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等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青海的美当得起“大”字。大山大江大河大湖,“大”得磅礴深邃,“大”得生生不息。这片高原,用她的辽阔与纯净,用她的壮美与神秘,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青海,真的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