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网间听闻松赞干布遗训的发现过程,今购得《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一书,先分享其序言的主要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span>史称《吐蕃赞布松赞干布传——遗训金鬘》,又称《松赞干布遗教》《大悲观世音菩萨别记——遗训净金》,缘其掘藏自拉萨幻显神殿(大昭寺)的宝瓶柱顶端(附图),故又名《柱间史》。 该书历来被认为是由阿底峡尊者于其67岁时,即藏历第一花甲子土鼠年(1048年),从拉萨大昭寺发掘“伏藏”而得到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赞布松赞干布遗训秘籍。 </p><p class="ql-block">该书根据甘肃省拉卜楞寺收藏的用蓝纸银字缮写的手写本,委托毛兰木嘉措先生抄写并校勘后,于1989年9月出版。 书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近千年前吐蕃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史实。</p><p class="ql-block">纵览卷帙浩繁的藏族史籍,我们总可以或多或少地从其中看到源出自《柱间史》的一些记载,甚至有些重要史籍引经据典的内容与本书的记述如出一辙。 可以说,《柱间史》一书是藏族史籍早期历史记载的“木之本”“水之源”,在藏族</p><p class="ql-block">古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千百年来,这部“掘藏秘籍”一直没有公之于世,人们只闻其之有,而不知其何在。 直到1982年十世班禅大师视察甘肃省甘南州时,经大师亲自过问,才把该书从甘肃拉卜楞寺的高墙深院中抹去封尘,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委托毛兰木嘉措先生抄写、校勘出版藏文版后,方得以重见天日。</p><p class="ql-block">待阅毕此书后再分享其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