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暑假伙伴领航站公益课堂(2025.7.15-8.10)总第70期

爱我乌苏

<p class="ql-block">8.10曳步舞学习</p> <p class="ql-block">8. 9足篮排三大球</p> <p class="ql-block">8.8参观电商基地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8.1八一老兵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7.25志愿者老师 何文文 卢玉荣 67期</p><p class="ql-block">今天志愿者老师以 “思维闯关回顾图” 带学生回顾课程,串联起快速反应问答、逻辑推理小游戏等环节,引导大家分享感受。有学生说用 “抓关键词法” 后反应更快,还有学生提及逻辑推理时思路更顺了。总结收获时,老师引导学生从“思维变化”“能力提升”梳理。学生们表示听问题后大脑动得更快,小组合作也更默契。老师结合分享,提炼出课程在提升思维反应速度、增强灵活性等方面的成果,为公益课画上圆满句号。</p> <p class="ql-block">7.24大学生志愿者 代亚玲 66期</p><p class="ql-block">为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在趣味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7月24日,团县委携手乌苏之爱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科学实验课。</p><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大学生志愿者由欧蕊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实验课。课堂上,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了“维C奇遇记”“特工密信”“空气炮”“魔力转圈圈”等趣味实验,在亲身体验中直观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康达效应(气流原理)、压缩空气等科学知识。整堂课以“边玩边学”的形式展开,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真切体验到科学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成功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也让他们的探索欲望得到有效提升。</p> <p class="ql-block">7.23志愿者老师 王丽英 王海波 65期</p><p class="ql-block"> 一张薄纸,几番折叠,便能化身翱翔天际的“飞鸟”。7月23日,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折纸飞机动力课堂。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在“飞”与“试”的过程中解锁了空气动力学的奥秘。</p><p class="ql-block">活动伊始,老师借助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将人类飞向天空的多种方式娓娓道来。从古代的风筝到现代的飞机,老师化繁为简地讲解着背后的飞行原理,那些深奥的知识在老师的话语中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们听得格外入神,小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时不时举起小手踊跃提问,现场互动十分热烈,一阵阵清脆的问答声充满了整个课堂。在动手实践环节,孩子们尽情感受着创造的乐趣。他们一次次折叠、试飞,在“飞”与“试”的反复尝试中,悄然解锁了空气动力学的奥秘。随着对飞行知识的了解逐渐深入,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创作设计环节终于到来。他们纷纷拿起长方形A4 纸,循着老师们的指导步骤,小心翼翼地折制起属于自己的纸飞机,每一个折痕都凝聚着他们的专注与期待。到了展示与交流环节,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一场热闹的试飞比赛就此展开。“谁的飞机飞得最远?谁的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谁的飞行路线最直?” 一连串有趣的比赛项目,让现场气氛瞬间达到高潮。看着自己亲手折的纸飞机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满足与自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7.22志愿者老师 薛婉玉 64期</p><p class="ql-block"> 化学知识小课堂上,志愿者老师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化学领域。课堂围绕化妆品化学和食品添加剂展开,将专业知识融入日常场景。讲解化妆品化学时,老师结合常见护肤品,向学生介绍其中的化学原理,让大家了解不同成分的作用。学生们听得专注,还拿起成分卡片相互讨论,对身边的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食品添加剂部分,老师讲解了其功能,重点强调了安全剂量的重要性。面对学生们的提问,老师耐心解答,让大家明白合理使用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关联。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提问交流,在学习中学会从科学角度看待日常用品,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p> <p class="ql-block">7.21志愿者老师 贺长华 孙婧63期</p><p class="ql-block">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培养孩子们的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手脑协调能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志愿者老师开展福袋布艺公益课。志愿者老师向大家对布艺进行了简单地讲解。随后,为孩子们发放了布块、针线、剪刀等制作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气氛活跃,居民之间也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一起交流缝织的技巧。经过1个多小时的制作,一个个漂亮的手工包“福袋”终于完成。</p> <p class="ql-block">7.20志愿者 王伟伟老师 62期</p><p class="ql-block">为助力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培育,引导大家深入了解自然界的生命奥秘,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哺乳动物知识小课堂。</p><p class="ql-block">课堂上,志愿者老师生动讲解了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从基本特征到不同种类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老师用丰富的例子让大家对哺乳动物有了清晰认识,还借助图片、视频展示其进化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讲解结束后,老师为学生们找了练习题,学生们认真作答,遇到困惑时相互交流,老师在一旁巡回指导、解答疑问。核对答案时,大家对照知识点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整个课堂氛围轻松,学生们在学习和做题中加深了对哺乳动物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p> <p class="ql-block">7.19志愿者老师:杨蒙 孙婵娟 61期</p><p class="ql-block">志愿者老师带着学生们沉浸式感受《明日歌》这首古诗的魅力。老师先慢速诵读,让学生们在抑扬顿挫的节奏里初步感知诗歌韵味,随后逐字逐句讲解含义,结合“拖延作业”“错过约定”等学生熟悉的场景,解读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的深意,让大家明白珍惜当下的重要性。讲解完毕,老师带领学生们分段背诵。先是轻声跟念,再尝试独立背诵,遇到卡顿处,老师便提示关键词帮助回忆。学生们相互提醒易错句子,在反复诵读中,不仅熟练记住了诗句,更渐渐领会到诗中劝人勤勉、莫负时光的道理。整个过程里,学生们从懵懂聆听,到清晰理解,再到流畅背诵,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将珍惜时间的意识悄悄植入心</p> <p class="ql-block">7.18志愿者老师:范丽红 于娟60期</p><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科学和创新的热情,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日,团县委携手乌苏之爱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光的传播”科普小课堂活动。</p><p class="ql-block">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特意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关于光的传播的趣味动漫。当屏幕上出现绚丽的光影画面,随着动漫角色的生动演绎,光在空气中穿梭、遇到镜子反射、穿过不同介质发生折射等现象一一呈现,原本抽象的科学知识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小朋友们不仅通过动漫直观地了解了光的传播特点,还积极举手提问,分享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活动,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p> <p class="ql-block">7.17志愿者谭先南 刘娟娟 大学生志愿者任晓鑫 59期</p><p class="ql-block">今天大学生志愿者任晓鑫老师先带着大家探寻身体上的隐秘穴位,指着课件里的穴位图,结合日常场景讲解:“大家看这个合谷穴,就在手背虎口处,不小心被小虫子咬了,轻轻按一按,能缓解痒痒哦。还有足三里,经常揉揉它,能让我们的肠胃更舒服。”随后,老师又介绍起部分水果的药品功效,“像我们常吃的梨,可是个好东西,它能润肺止咳,秋天天气干燥,吃点梨准没错。还有山楂,酸酸甜甜的,能帮助消化,吃多了不消化的时候,吃点山楂就会舒服很多。”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争相分享自己知道的水果,课堂气氛十分热烈。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不少身体穴位,了解了常见水果的药用价值,更被中医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智慧所打动,对中医的探索欲望愈发强烈</p> <p class="ql-block">7.16志愿者:王波 于春香 58期</p><p class="ql-block">今天志愿者老师王波带领孩子们开展“饮料知识探索课”。</p><p class="ql-block">活动中,志愿者老师化身“知识引路人”,开启饮料趣味知识之旅。“碳酸饮料像调皮的小精灵,开瓶‘呲’一声,气泡在嘴里跳舞呢!”生动描述让孩子们眼睛放光。接着讲果汁:“果汁装着水果精华,橙汁酸甜如阳光,苹果汁清爽似微风,但有些加了厚‘糖衣’。” 孩子们专注听讲,不时提问。老师又聚焦“饮料与健康”:“糖分像隐藏的小恶魔,喝多了麻烦多;而高山乌龙是健康小卫士,能赶走疲劳。”随后的“自制饮料”环节,老师演示用青提、高山乌龙和蜂蜜做葡萄茶饮,孩子们兴奋围观,跃跃欲试,在实践中锻炼思维灵活性。</p> <p class="ql-block">2025.7.15志愿者:江彩霞 姜聪敏 大学生志愿者任晓鑫(47期)</p><p class="ql-block"> 为激发青少年对中医知识的兴趣,培养青少年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社区青少年对中医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近日,团县委联合乌苏之爱志愿者服务队开展 “学中医・知国粹” 中医知识讲堂。</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志愿者老师借助精心制作的课件,以生动形象的讲解搭配互动问答,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医知识课堂。老师结合生活实例,细致讲解望、闻、问、切四诊法的操作逻辑,重点解析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对应的身体状态,让孩子们在积极互动中快速掌握问诊的基本话术、把脉的正确手法及不同脉象的辨别方法。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不仅系统了解了问诊把脉的基础原理,更被中医诊断的独特智慧深深吸引,探索中医奥秘的兴趣也愈发浓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