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青海秘境(一)金银滩草原 原子城 冷湖石油小镇

乐一

<p class="ql-block">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南面是烟波浩淼的青海湖,东穿湟源峡谷与西宁市相接,西边是苍苍茫茫的柴达木盆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天高气爽,景色绮丽。这里很美,美得让你震颤,这里很高,高得让你感觉蓝天和白云伸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天高云淡,山峦起伏,偶有雄鹰飞过的身影,莲花般的蒙古包散落在白云深处,让人乐在其中无法自拔。无意间低头看见星星点点艳丽的红色小花徜徉在青草丛中,喜欢花的我忍不住与它近距离拍了多张合照。</p> <p class="ql-block">有说金银滩草原的野花要么黄色、要么白色,怎么有如此艳丽的红色小花?回上海一查才知道这花名叫狼毒花,俗称断肠草,它是一种全株有毒的草本植物,由于它开的花非常的漂亮,所以容易被人和牲畜误采和误食,从而导致人畜中毒,所以人们认为它比起野狼更加可怕,这才有了“狼毒花”这个名字。想到我在金银滩草原与它多次的亲密接触,不禁吓出一身冷汗。</p> <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这首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民族音乐家王洛宾70多年前在金银滩草原创作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灵感源于他在金银滩草原采风时与藏族姑娘卓玛的短暂相遇。</span>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搭载。今天在金银滩草原矗立着萨耶卓玛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佛塔在冈头肃立,经幡在风中飘舞,《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不朽之作,从金银滩出发,唱遍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风靡海内外,使得金银滩草原广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金银滩草原还曾是鲜为人知的神秘的军事禁区,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它孕育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被称为“原子城”。</p> <p class="ql-block">50年代末,来自全国各部队的第一批2000多名转业干部和战士,同一批优秀的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们一道,隐姓埋名来到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p> <p class="ql-block">经过艰苦努力,生产出了第一批浓缩铀,并加工出了第一套核部件,在几千次小型试验和八次大型试验的基础上轰爆成功,然后奔赴千里之外的罗布泊试验场而引起世界上的轰动。</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颗争气弹,因为1959年6月苏联就单方面撕毁了帮助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合同,结果金银滩上的221厂真的自己搞出了原子弹,而且在之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还搞出了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消基地的决定。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将这里命名为西海镇,并确定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p> <p class="ql-block">金银滩,因王洛宾的歌声而享誉海外。金银滩,因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诞生,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里。</p> <p class="ql-block">冷湖石油小镇遗址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这里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早期的重要油田之一,甚至一度跻身全国四大油田之列。</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无数热血青年怀揣梦想,在这里生产生活。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冷湖油田逐渐陷入低谷。</p> <p class="ql-block">最鼎盛时,冷湖有自己的电影院、医院、学校,甚至还有“冷湖油田文工团”,每周放映最新的苏联电影,比很多县城都洋气。</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随着西部尕斯库勒油田的诞生和80年代敦煌七里镇青海油田石油基地的建成,数万名石油职工家属相继西进东迁,冷湖油田逐渐从沸腾走向沉寂。</p> <p class="ql-block">在废墟的墙上,看见了褪色的涂鸦:“工人万岁”很是感慨,“工人万岁”的核心内涵是劳动者作为历史创造者和社会主体的至高地位宣言‌。联想到前一阵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幽默道尽了工人阶级的坚韧与智慧,用轻松语言消解压力,体现劳动人民特有的乐观精神。</p> <p class="ql-block">2017 年,一部电影让冷湖石油小镇重回大众视野。现在这里成了青甘大环线的必到打卡点,每天有上千游客涌入。这个曾经被石油照亮的小镇,现在成了戈壁中的“工业墓碑”,却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站在废墟上,远眺冷湖镇遗址,突然理解了它的魅力 —— 这里不是单纯的“鬼城”,而是一代人青春的注脚。那些生锈的管道、褪色的标语、斑驳的砖墙、碎石上的解放鞋,都是鲜活的历史切片。</p> <p class="ql-block">1998 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能源开发重心西移,冷湖被边缘化。曾经的“石油摇篮”,变成了地图上的一个小点。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因为被遗忘,冷湖的废墟才得以完整保存,成为研究中国工业史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冷湖石油小镇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所有的繁华都是暂时的,但人类的奋斗痕迹永远值得被铭记。当我们在废墟中拍照打卡时,更应该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下一个“冷湖”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下一篇探寻青海秘境(二)青海湖断崖景区 天峻石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