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纪念馆游观感

保家卫国

<p class="ql-block">图/文 保家卫国 7443121</p><p class="ql-block">配乐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9日</p> <p class="ql-block">  2025年“五一”劳动节当天,我同爱人随孩儿来丹东市游玩,从<b>“鸭绿江断桥”</b>景区走出,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黑色大理石墙体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的8个瑬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台阶向上望去,是抗美援朝纪念塔。其塔高53米,与1953年战争结束的时间节点直接关联,体现了这场保卫和平战争胜利纪念日。正面镶嵌邓小平题写的<b>“抗美援朝纪念塔”</b>七个大字,下面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汉白玉塔花,象征着和平、胜利和友谊。<b>“铭志千秋伟业 ,告慰先烈英灵”。</b></p> <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周边有四尊群雕,分别描绘了战争场景、群众支援、空军作战和运输线。可谓<b>“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b></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一侧摆放着抗美援朝时期运用的各种型号的战炮。</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大厅,迎面是毛泽东主席与彭德怀老总直立握手的巨幅雕像,身后两旁是两组群雕,上方<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8个金色大字浮现于曙色背景。</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委主席签署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兼政委。周恩来乘专机秘密飞往苏联,并寻求军事支援。</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率十三兵团所辖4个野战军,3个炮兵师、26万第一批次志愿军将领、战士,由出征地——丹东出发,<b>“雄纠纠,气昂昂”</b>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第一线。</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p> <p class="ql-block">  1950年8月27日美军飞机入侵东北领空,疯狂轰炸边境城镇和乡村。图为安东市被炸毁的情景。 </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署命令手稿。</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决策出兵保卫和平</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誓师大会</p> <p class="ql-block">  1950年,美国经济规模远超中国,其工农业总产值高达2800亿美元,而中国的产值仅为100亿美元左右。这一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军事层面更加明显。</p> <p class="ql-block">  提起朝鲜战争,先要说说美国五星级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中国有句颜语<b>“成也萧何败也萧何”,</b>用来形容世界现代军事史上极富争议的美国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再贴切不过了。他策划了仁川登陆,成功切断了朝鲜军队补给线,极大地扭转了战局。他曾在抗美援朝初期祈祷中国军队参战,曾嘲笑中国人个子矮,工业、科技落后,称其为<b>“劣等民族”,</b>并扬言<b>“圣诞节让孩子们回家”,“一只手就可以应对朝鲜局势”,</b>其结果,因其狂妄不羈的性格败走麦城,断送了他本该继续<b>“辉煌</b>”的军事生涯。</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纪念馆<b>“抗美援朝战争全景沙盘”。</b></p> <p class="ql-block">  三八线就是北纬38度线。上北是朝鲜,下南是南朝鲜(现指韩国)。</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进行了五次战略性战役和若干著名战役,包括第一次至第五次战役,以及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云山之战和金城战役。</p> <p class="ql-block">  上甘岭战役为期43天。1952年10月14日~1952年11月25日。战报如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  上甘岭战役是在仅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展开。坑道是志愿军战士反击侵略者的主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  上甘岭战役使我联想到志愿军卫生员王兰在坑道内演唱<b>《我的祖国》</b>的片段<b>“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b>通过柔美旋律与残酷战争对比,成为战争史与艺术史的双重经典,在物资匮乏的战场上,歌声成为凝聚士气的精神力量,与坑道中展示的钢枪炮弹形成刚柔并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关键战役。1950年11月27日~12月24日,朝鲜东北部长津湖地区,当时遭遇50年一遇的严寒(夜间最低零下40度)。志愿军第九兵团125名志愿军战士成连建制寒冻牺牲仍保持战斗姿态。</p> <p class="ql-block">  面对视死如归的<b>“冰雕连”</b>战士,以血肉之躯,手握钢枪,保持着战斗姿态,抵挡着敌人的钢铁洪流,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震撼之余,执笔洒墨,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b>《七绝 戍国忠贞》</b></p><p class="ql-block"><b> 作者 保家卫国</b></p><p class="ql-block"><b> 蛰雪长津十万丁 ,寒风冻骨志如钉。</b></p><p class="ql-block"><b> 捐躯冰塑强人汉,戍国忠贞赛卫青。</b></p> <p class="ql-block">  奇袭白虎团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b>“金城战役”。</b>电影<b>《奇袭》、</b>样板戏<b>《奇袭白虎》,</b>真实再现了战役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激战云山城发生在1950年志愿军入朝初期,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中关键战斗,被国际军事界评为<b>“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遭遇战”。</b></p> <p class="ql-block">  我们熟悉的电影<b>《英雄儿女》,</b>以抗美援朝为背景,通过王成、王芳兄妹的故事完美地展现了志愿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影片中王成高呼<b>“为了胜利,向我开炮”</b>并壮烈牺牲的情节,成为英雄主义的经典表达。</p> <p class="ql-block">  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历经两个阶段,共828天。把联合国军打过<b>“三八线” </b>以南,迫使侵略者不得不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的胜利,保卫了朝鲜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也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出了军威、国威。用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b>“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b></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b>“并肩作战”,</b>谱写了一首首<b>《中朝友谊之歌》。</b></p> <p class="ql-block">  移步换景,我们来到了<b>“向最可爱的人致敬”</b>的展览厅,看到文字下两组数字<b>:“2900000”、“197653”。</b>一组数字指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参战的总人数共计290万人次;另一组数字显示19.7万人牺牲并长眠朝鲜。<b>“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b></p> <p class="ql-block">  <b>“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b>抗美援朝,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趴冰卧雪,为保家卫国吃冰土豆、炒面粉,涌现出像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  总结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将士在卫国戍边的行动中,展现了极高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刻、诠释了自己的观点:<b>“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b></p> <p class="ql-block">  走出<b>“抗美援朝纪念馆”,</b>已近傍晚,天空深沉暗红,我站在纪念馆广场,凝视着纪念塔和四周的雕像,目光随红旗飘动,心情复杂而沉重。傍晚的天空如同战争留下的血色印记,让人不仅想起纪念馆内的展品和历史照片,每一件展品、每一张照片,都有它鲜活的故事 ,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回头再看看<b>“抗美援朝纪念馆” ,</b>心中充满了对那些为国捐躯将士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值得我们倍加珍惜。<b>“山川不改仗英雄,军史钩沉泛中华”。</b></p> <p class="ql-block"><b><i>  热烈祝贺“抗美援朝”胜利72周年!</i></b></p> <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致谢原创者。</p>